查看原文
其他

小田野01-当患者青睐精神病学主流话语

憎恨托福的小卡 社工学生小卡 2020-08-25
说明

我试着写一些和抑郁症相关的小文章,不小在篇幅,小在切入点。大故事难说,慢慢来。活得不痛快,与“黑狗”周旋久的朋友,你们最有发言权。专业助人者、泛心理学爱好者,请多拍砖便是。其人其事,莫不从书、课堂、田野中来。尽管我在字里行间会小心,但还是得提醒您这些有限的经验并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所有带有“大多/多数/很少”的句子都有其定语。


1、现象和问题


在我所认识的/有抑郁症医学诊断/同时也确实遭受身心痛苦的人们当中,不乏科班出身的,他们本身就来自心理学或者相关学科,所以当他们像个咨询师或者医生那样侃侃而谈时,我并不吃惊。但有趣的是,更多的人不是科班出身,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很好地接受了自己在精神卫生中心取得的标签,也能够熟练地运用术语来描述和讨论自己。这个现象本身并不稀奇,久病成良医,尤其是在一些器质性疾病上面。


但别忘了,抑郁症在多数时候还是面临着“污名化”“病耻感”这些我们说滥了的概念。很多人不愿意就医,即便就医也出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不乐意承认,让精神卫生工作者们很是头疼。为什么这些人就能够接受下这个标签呢?


同时,抑郁症并不是那么典型的一般意义上的“病”,或者严谨一点,导致它的原因并不全是生物基础的。它是复杂的一类状况,关于它不同学科贡献了不同的知识,有着诸多的论述。我遇到的这类抑郁者们,为何在光顾知识超级市场时更加青睐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准确的说是心理咨询要用到的心理学)呢?也许你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过只要我们睁开眼睛,就会发现这样的理所当然只是某一部分人的选择,关于抑郁症这个现象,从社会科学到民间文化,从不缺乏各种解释。也有不少饱受痛苦的灵魂从宗教寻找答案,在哲学里安身,站在社会学人类学里面观变,在艺术里遗世独立的,还有非常多的人不以病事之


我所要说的人们,多数在大城市生活,年轻,大学及以上学历,家境中等偏上,吃得起药,做的起咨询。在不那么糟糕的时候,他们热爱思考,关心社会,关心人类,也关心自己。他们吃这一套。





2、为什么会吃这一套呢?


首先,是客观环境。客观环境是说,这玩意儿被当做病,而精神病学在这个病上有绝对话语权。尽管精神病学的内部也有争议的声音,但并不妨碍它一家独大,它研究新药,它制定诊断标准,它给你看病。当然,尽管这些年它也开始提倡更为有效的心理疗法,但当下我们面对的心理咨询师、社工等,还属于打辅助的好队友。下结论有效力的,能开处方的,对付极端情况的,有权力的,是医生。同时要补充的是,中医也有自己的治疗方式,但在台面上不占主流。我私心想这和科学和现代性有关,不表。客观环境还包括,抑郁症呈高发趋势,相关社会新闻时有发生,社会讨论更加广泛,舆论导向也从过去的猎奇转为近些年的科普和去污名化,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在提高。我所认识的这些人多为大学生或都市白领,不乏相关的教育和支持渠道



其次是主动意识,毕竟问题中的点不在于他们为什么会去而在于为什么会主动去。本身大学生和白领本身就有良好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他们可以过滤掉百度上的各种声称治疗抑郁症的广告信息径直走向知乎、KY、科学松鼠会、TED演讲、NHK/BBC纪录片,乃至学术网站,这些更加靠谱的渠道。他们相信科学,相信专业。当然,“被认为科学的=对的=有用的”这个想法本身科学与否,咱们另说。




同时,精神病学提供了理性的语言来形容原本情绪上的难以捉摸,不能辨识或者无法说出的情感通过“双相障碍I型”这样的语言表达。原本折磨自己的道德不安成为了“病”从而合法化,有生物基础的抑郁症要比逃避生活的废柴更加让人接受心理学帮助人们则通过解释把自我形象理性化,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这样的术语对危机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解释,同时咨询师提供了有效倾听和陪伴,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创伤,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隐痛作为可能的原因被重新发掘,抑郁症成为了和过去对话的机会和自我成长的契机。当然,最不可忽略的一点,药物起到了疗效。总的来说,合理的解释和明确的处理方式让人们感到可靠和安心。


甚至我觉得医生给我确诊我是躁郁症的那一刻 我终于解脱了……我二十多年一直不知道自己三五年出现的这些症状是怎么回事,我朋友看我觉得我很特别,我自己看自己充满了迷茫,现在终于有了解释,反而觉得比懵逼的时候更踏实。就像你有个对手,它藏在暗处的时候你总是会很担忧而且不知道如何应对,但是它在明处你至少能够有个大致的方向去应对它了。


这样的流程是科学合理的。


不专业的人来开导我们都说不到重点上。那样就毫无意义了。


毕竟还是他们专业,学得越多我越相信他们(医生)。


当然,这些除了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来确保对于现代医学的接受和保证求医问药的效率外,还需要经济基础来确保能够长期稳定的接受靠谱的治疗。三甲医院和小医院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和医术上,科班出身的咨询师也往往比网上的情感专家更对得起不菲的咨询费。即便有主动意识,被庸医和不对症的药物折腾久了也有可能就此作罢;即便有主动意识,家人对抑郁症概念的难以接受也会让当事人陷入更加为难的境地。这里就不得不说亲友支持,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叙。


这么说来,就透着一股“怎样的人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的味道,还有一种“万事俱备,水到渠成”的感觉。实则不然,吃这一套不代表喜欢吃,吃这一套不代表能消化。使用不等于拥蹙,三好学生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主动也有可能只是策略。



3、未完待续,主动患者的副线故事


尽管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接受医生给自己的诊断,肯定“药物和心理治疗结合”的金科玉律,也承认医学的权威。他们是会向别人给出“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建议的那些人。但是,大家多多少少的,都没有在吃药这件事情上面乖乖听话;也只有少数几个,会完全肯定咨询的积极作用。


有时候谈着谈着就变成道理我都懂,你现在是想和我共个情,但我不吃这套,这就是你职业,都玩过心理学谁不知道谁那几招啊。


PTSD这种说法没什么多大用处。这种说法可能会把人和人区隔得更厉害。


因为太影响生活了,所以自己把XX(药名)停了。


我想吃药就吃药,想咨询就咨询!


当我发现医生改的剂量和我自己的判断完全一致的时候我觉得很失望,当天我就停药了。


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虽然说我自己没这么做,哈哈。


我并不指望咨询能够带给我什么,他们的东西我知道,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话而已。


他们告诉我怎么回事,把我的过去切碎了给我看,然后呢?


主动地从各种渠道去寻求相关知识,久病成良医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得患者从被动就医到能够评头论足,比起做一个定期领药的乖患者,他们更加期待平等的医患关系和深入的对话。至于心理咨询方面,大概不少咨询师朋友们又要对刚愎自用的来访者表示头疼。患者的专业(或者看起来专业)倒逼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化,并对舆论有了正向引导的作用。



也有人在主动之后生活搞得一塌糊涂。即便是最有名的医生也会告诉你他关于抑郁症所知甚少。有人反复换药疲惫不堪,也有人在迷恋心理咨询以后将之弃如敝履。他们中有的会直接把矛头对准现在的治疗方式乃至对准精神病学本身,但也有人只是说一句“不是他们不好是我不适合”“没有遇到好医生”就缄口不语。


但这是当回事的玩法,也有不当回事儿的玩法。获得标签,吃药看病,只是一个让亲友和同事放心的做法,努力让自己显得“积极寻求改变”,给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至于药有没有吃,咨询时敷衍与否,又是另一回事了。是不是在一次次的风波中学会了做一个正常人,学会了情绪不外露,走向更加隐秘的孤独,谁都不知道。


该收笔了,今天的废话就写到这里。


祝你的心情和季节一样冬去春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