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请问,怎样的论文才算“很社工”?
经常听人说,社工专业化任重道远啊,我觉得不尽然,至少在一件事情上面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专业化——毕业论文。
很奇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些人眼里,衡量一篇论文好不好,标准竟然只有一句模糊的“社不社工”。
你这个论文哪里社工了?你这个是社会学吧?个案小组社区这三大方法,怎么你一个没写啊?
如果这个时候反驳一句,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还三大方法,不知道会不会被立刻开除学籍。
得了,咱搞清楚两个事情先:
1、社工的文章是怎么样的?不社工的文章又是怎么样的?
2、一篇文章社不社工,谁说了算?
打听了一圈,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约定俗成”的标准。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比较社工的论文,应该是一篇充满实务取向并用学术话语写作而成的“研究”。比如,最经典的那一种,把暑期实习整理一下,然后套一点理论,完美!虽然这个实习可能也就是断断续续做了几次。 或者,XXXX视角下的XXXX问题研究——以XXXX为例,第一个XXXX就不说了,主要承担着让标题看起来更唬人的作用,第二个的XXXX最好是妇女老人儿童,后面的XXXX一般是本市某社区,如果适当涉及到单亲家庭、流动儿童、空巢老人就更棒了,一般会配合使用定量(发问卷)和定性(做访谈)两种方法,但是最好不要是和劳工、毒品、精神病联系太紧密,不太主流哦。实习报告式的论文,妙在既有理论又有实务,两者精妙的结合。问题研究式的论文,不仅在群体方面体现了社工最经典的关怀,还充分融合了两种研究方法。
我们先不说这两类的论文实际质量如何,先问一个,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写法?用某儿童服务机构的个案记录做二手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不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充满自我反思的行动研究案例可不可以?做某个服务使用者的口述史可不可以?甚至,着眼点独树一帜的女性主义研究可不可以?
最开始说的那两种形式并不是说就不好,真的带着研究设计去做实务,真的去严格抽样而不是网络转发真的去访谈而不是粗浅采访,也很不容易啊。当然如果都是水论文的话,那搞不好这两个主流像是只是方便写的人好写读的人好读而已。
我们的确还有更多的可选项。以社工研究方法和社工关心议题的多样性,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去选择一个自己能上手的题目。
扯远了,那不社工的论文呢。不社工的论文经常会被问到,你怎么没有实务啊?你这个是社会学还是社工?你这个跟社工有什么关系?
其实定义书上都有不赘述,我自己觉得标准很简单,和社工现有实践联系是否紧密,对社工有没有用。一些描述性知识可能乍一看不那么社工,但他们往往能够为一线社工提供知识,奠定社会变迁基础。比如在精神健康方面做服务使用者的抑郁叙说(Sian Lewis,1995),它没法告诉你怎么治疗抑郁症或者用什么方法最有效,但是可以为理解抑郁对于个体意义的重要性提供洞见从而为提出更好的方法提供基础。比如性侵研究(龙迪, 2007),她用和社工理论紧紧相关的多个概念建构框架收集资料提供多个家庭的整体经验,由此去挑战责备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实践。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因为人家没有“直接干预”,只是因为人家做访谈做得多就来一句就把人家拍死,未免过于固步自封和妄自菲薄了。
反过来说,那些看起来很社工的论文,对于争议概念不加筛选的运用,行文之间充满研究者的高高在上,难道就有社工的敏感了吗?搞不好只是给光明伟岸的东西打辅助罢了。
再到谁说了算的事情上。
自其变者而观之,谁说了都不算;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答辩委员会和导师说了算。
可是老师就说了算吗?这话问的冒犯了一点,但是社工教师也只是整个社工队伍里的一部分而已,其他的社工同学说算那算不算,一线社工说这个文章对它有用那算不算? 我感觉现在社工发展真的非常快,很多新鲜事物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了,甚至感觉实务界里发生的事情要比课堂ppt上面的东西新的多。老师如果长期不去做的话,那也只能老是把三大方法奉若圭臬了。
然后再拉个外援吧,在被许多社工老师当做洋大人来看的西方社工界里面,也是百花齐放的啊,社工的外延和内涵也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大的多,我们在啃风老师方法书的时候,人家关于社工研究方法的教材都出好几本了,还动不动就反思这反思那。
好玩的是,发现做事情的人是不会开口就社不社工的。即便我们给出的想法老套,创意可笑,他们也能弯下腰跟你好好说话。到了“扶手上的社会工作者”那里,躺的太舒服的话,起身可能就不太方便了。
一些概念去一趟图书馆就能搞清楚,耐心对话一次就可以互相理解,一叶障目没意思。也许有时候是老师对社工的概念还停留在很久以前,所以拘泥于跑社区做好人的那种社工;也许有时候是老师对学生已经没有了期待,觉得你一个社工专业还搞啥研究,都学社工了也没指望你能写什么论文,所以连对话的机会都不给;也许有时候是老师不想去好好看论文,所以只能抛出一些谁也没法界定的东西吧。只是,假设人家真心是来读这个专业的,花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应该得到一些尊重和关注,死在萌芽期实在可惜。假设对话双方不是权威和菜鸟,而是伙伴呢?去鼓励一下,肯定一下,扶一把,是不是更社工?
现在是一片荒地,有外来植物落地不久,也有自家野草野蛮生长;
现在是一片荒地,可以去开荒造林,也可以用名为社工的篱笆封住,挂一些塑料花朵假装春天已经到来。那恐怕不是迁徙至此的先民本来的意愿。
抱歉这个文章没有好好写,只是看到一些事情有感而发逞口舌之快。
之后可以细化开来慢慢讨论。有些走在前面的朋友看了这些字可能会觉得很荒唐。
天气阴晴不定,希望赶紧暖和起来。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