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野03-真正的抑郁症?
因为一些资料暂时找不到,我就很不想去弄毕业论文。
远在大洋彼岸的同学让我读读The Loss of Sadness,恰好这个书半年前老师也推荐过。那就读吧。之前不读的原因是它自己标题起的太好,一下子全部剧透完了,搞的人一点悬念都没有。这次读,是因为看到它第一章就是The Concept of Depression, 这恰好也是让我一提到就比较烦的事情。所以就看看他怎么说的吧。
作者反复提到了作为人之常情的抑郁,和作为精神障碍的抑郁,是不太一样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苦不苦,当然苦啦。作者就是说,咱那种人在社会上跌倒了的悲伤痛苦啊,比如失恋了心都空了比如工作丢了吃不下饭,那种人被社会洪流压倒的痛苦啊,比如上个世纪一批人的美国梦碎了,虽然症状跟诊断标准一样一样的,但这不能说就是病了啊。
那是不是抑郁症就不存在啦,也不是。除了人之常情(normal sadness)之外,也有那种真正的抑郁症(genuine depressive disorder)。这个也好理解,就是说,没病没灾的,风调雨顺的,咋就不高兴了呢。有的人抑郁了能找到个现实因素,比如经历了生活事件的打击,但有的人他找不到现实理由。师出无名啊。这种抑郁更加持久稳定,更加偏向于内在,也更加强烈。
作者看到的是过去被我们当做对生活合理反应的东西在现在被当做了病,批评的是我们现在这个流行的诊断标准一不小心就把咱们的人之常情变成了精神失常了。
作者说的这些东西我很有共鸣。尽管在国内,医生也会强调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两回事,也会说大家不要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在症状为基础的诊断标准下被诊断为抑郁症。不过我今天的重点并不是来复述作者的观点,也不是来批评DSM的,而是想做个对话。
实际上,在我自己做田野的过程中,“真正的抑郁症”这个词并不少见。
说个很好玩的事情,我在网上问大家,确诊的感觉是怎样的。有个人说:
有种恍然无措的感觉,但是,如果真是抑郁症的,恐怕不会有任何感觉,无措感都很低,你只会无所谓,然后莫名心情低落,甚至不知道为何心情不好,你会对一切失去兴趣的。。。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啊,这位朋友已经在分享被确诊的感觉了,但是同时呢,又表示还有一种更加抑郁症的情况。他也给出了“麻木”“无感”这种形容词。
在生活和网络中,也会有“热心”的人们来给一些求助的人指点迷津,
你这个不是抑郁症,真正的抑郁症跟你这种很不一样的。
真正的抑郁症不是矫情。
其实当抑郁者在说“真正的抑郁症”的时候,想表达的意思是,这种抑郁的情况“病”的程度更加严重,或者说,更加靠近天平“不正常”的那一端。所代表的立场也更加严肃。
但是我的感觉是,实际情况很复杂。
一个被认为真正的抑郁症的人也可以有人之常情的那部分悲伤和痛苦,一个被认为只是因为生活不幸而沮丧的人也可以有着彻骨的绝望和冷漠。换句话说,normal sadness 和 abnormal sadness可以是纠缠在一起的。
人的生活是流动的,即便是抑郁兮兮的人也是如此。那些听起来像特点的东西是否就能够成为一种标准。何况在这些事情里面,许多被认为是事实的东西更多的是来自于当事人本人的自述。我觉得抑郁症这个东西,有时候并不是一个靶状圆环。我们不能说在中间的人就是最抑郁症的,在最外面的人就是最不抑郁的。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人们可能都在最好和最不好之间穿梭。那些所谓的贴板上钉钉的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也有矫情的时候(人自己说的你别打我),那些自称是抑郁症的给自己贴标签的人里也不乏重度患者。
以前和老师聊天,提到说一心求死的人是帮不上忙的。这样的人和你一样笑和你一样哭,未必见得就是所谓的伪装(伪装与否旁人说了不算)。和你一样上班和你一样上学,社会功能良好。但总是想死的。死亡成为了可选项,死也是一种活法。请问,这样是抑郁症呢,还是不算抑郁症呢?请问,抑郁指的是一系列的症状还是对于生活的信念?请问,他是正常的人,还是不正常的人?
如果他自杀死掉了,那么妥妥的和“不正常”靠的比较近。是不是就可以拿到真正的抑郁症的入场券(毕竟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人家的自杀意图不仅仅持续了两周,还持续了半辈子)。如果他就这么蹉跎到老,或者偷偷死过但是没死成,那么是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正常人?
又或者,一位饱受躯体不适困扰但是生活无忧家庭幸福的人,他没有心理上的不开心,但是就是身体常年没劲。他也被诊断为抑郁症,吃抑郁症的药也能管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想,这个放在过去估计就是神经衰弱,我也觉得,他的这个麻烦没有那么麻烦。直到有一天他说也想过自杀——在找不到合适的药觉得没办法治疗的那会。当“治不好躯体障碍型抑郁症”这个事实本身成为所谓的trauma,所谓的life change时,并且导致他很难受时,似乎真正的抑郁症又变回了人之常情的抑郁了。
在作者那里,真正的抑郁症是缺少社会归因的,是莫名的,是令人困惑的;
在医生那里,真正的抑郁症得先做心电填量表过五关斩六将后还得符合诊断标准;
在自己觉得自己程度比较轻的人那里,真正的抑郁症会更加麻木更加没有感觉。
当不同的人在使用“真正的”这个词时,他们指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要不我们模仿一下LGBT那边的说法?
*生理女性,心理女性,偏爱男性——妥妥的直女
(意思就是身体是女性身体,心理自我认同也是女性,喜欢的是男性)
*生理女性,心理男性,偏爱女性——把自己当男性,爱的是异性恋女人
(比如李银河现在的伴侣)
那到精神障碍这边就这么说,
*医生说是,自己认为不是,社会学(人类学)家认为不是
(推销员之死里面的推销员)
*医生说是,自己认为是,社会学(人类学)家认为不是
(人家不带社会学家玩了,社会学家吐槽说这是一个被“规训”的患者)
*医生说是,自己认为是,社会学(人类学)家认为是
(哎呀恭喜你,连中三发,这下你真的是抑郁症了)
但是这个方法可行性太低。因为涉及到精神病的东西比性取向麻烦多了。Facebook给了56个性别给人家选,但是到精神状态这边,56个哪用的过来啊。
我一直觉得,当某个领域出现了“真正的”这个词时,就说明这个领域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做起事来更加麻烦。而所谓的真正,可能也只是一种用于暂时沟通的“战时信号”,而非定论。随手举个例子,“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权”“真正的爱国”。
话说回来,我们讨论这个东西在当下的环境里有点脱节,可能是太靠前了,也可能是太边缘了。
不过那本书还是可以一看的,文笔很好!
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