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和老虎,早已殊途同归 | 老虎日

2016-07-29 老虎日 猫盟CFCA

本文首发于果壳网

作者:三北大猫、光阴几何、老黄

编辑:巧巧、花蚀、Ent


写在前面:

老虎在中国有四个亚种(原有的第五个亚种里海虎已经消失),除了因“周老虎”声名大噪的华南虎、终于被保存下来的东北虎,你是否还知道孟加拉虎和印支虎?

我们都知道老虎需要被保护,然而,那些因情怀、触动而生的保护意识,在知悉八达岭虎袭人事件的一刹那,在你决定消费虎制品,在地区需要扶贫、经济需要发展的选择时刻,是否还一样坚定?

那些自认为“我们和大自然站一边”的保护念头,是否经得起利益的考验?

乔治·夏勒说过,所有保护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因此,我们想聊聊真实的中国野生虎现状,和真实的保护难题。

Truth hurts, but it's real.



猫盟CFCA志愿者 伴水 绘


每年的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在今年的老虎日到来之际,出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击游客,一死一伤。

在这个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最后都会成为闹剧的互联网资讯时代,再去分析游客行为是否得当、老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无意义。但我们需要从中得到一个教训:老虎不是猫,是一种能轻易杀死人的猛兽。

人 虎 之 战


是的,人与虎在进化的长河中一直存在战争。这里有一组数据:在爪哇,1820年代有400人被老虎杀死,1850年代为200人,1860-1870年代是90人,1880-1890年代是50人,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740人命丧虎口;而同期在印度,死于老虎袭击的人更多,仅1880-1890年代就有900人被老虎杀死。①

你也许已经见过这张图很多次。此事发生于印度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索性该象夫还活着。

很惊人吧,其实在中国,老虎也是类似的角色。“再不听话老虎就来把你吃掉”这句吓唬小孩的戏言,显然不是老祖宗凭空杜撰,而是以充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现代虎大约出现于200万年前,人类则是300万年前。悲剧在于生态系统金字塔越往上,共存的物种就越少,人与虎的战争从一开始似乎就不可避免。


10万年前,现代老虎种群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亚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而人类此时尚处于旧石器时代,人虎之战中并未占据明显上风。但石器意味着人类选择了另一条进化之路:文明。随着人类的跨越式进化,老虎在这场战争中即将一败涂地。

同样是在爪哇,1820年代,350只老虎被杀;1850年代,350只;1870年代,400只;1900年代,65只 ——1982年,爪哇虎被推测野外灭绝,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最后一只圈养的爪哇虎死亡,宣告了这一老虎亚种的灭绝

当年,这些捕杀爪哇虎的人会被视为英雄。一如我们的武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1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超过10万只野生老虎,如今它们只剩下3000多只。在20世纪约50年的时间里,基于地理分布和形态定义的九个老虎亚种中有三个从地球上消失: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如今仅存于世的还有六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马来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事实上就在爪哇虎走向穷途末路的同时,华南虎也已悄悄从野外消失,幸运的是动物园里的华南虎解决了繁殖问题,人工种群存活至今;不幸的是我们连华南虎在野外究竟是什么时候灭绝的都不知道。2007年,中国政府承认没有华南虎存在于野外的证据了。


于是,地球上的野生老虎,只剩下五个亚种了。

中国老虎的美丽与哀愁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野生印支虎。这张前所未有的中国野生印支虎的野外照片,本能成为云南老虎保护的历史性契机。然而,同年却爆出了臭名昭著的“周老虎”事件,丢人现眼之余,假老虎的负面声浪也使真老虎错失了适于广为宣传的时机和土壤,通过媒体以及公众意识的倡导来促进对云南南部残存的野生虎种群进行及时保护的契机覆没了。2009年2月,就在同一区域,一只印支虎被非法猎杀,此后云南再无确切虎踪。

左图:中国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拍摄到的印支虎照片;右图:周老虎。

令人倍加绝望的是,与云南接壤的几个邻国情况并不比中国好。2016年,WWF公布了最新的老虎普查数字,其中柬埔寨为0,老挝为2只,越南少于5只,缅甸缺乏数字(缅甸政府2010年公布的数字为85只,但并未被采纳)③——很显然,如果以上数字属实,就说明中国云南及邻近区域的印支虎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绝

此时,已很难评估周老虎事件对中国野生虎的保护造成的损失。同样在2007年,北师大团队也在吉林首次拍到了野生东北虎的影像,尽管也同样因周老虎事件而被雪藏。然而,通过多方力量在东北的不懈努力,中国野生东北虎和远东豹得到了国家最高层的重视,时至今日,中国首个虎豹国家公园已经于2016年5月正式宣布建设,中国东北共记录到野生东北虎约30只。

2011年9月19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吉林野外拍摄到远东豹。拍摄者:秦隆

但这可能并不是中国野生虎唯一的希望。在中国,我们还有一种对其了解尚不如印支虎的野生老虎:孟加拉虎。这个世界上现存数量最多的虎亚种过去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南部及东南部,1996年墨脱县一只频繁袭击家畜的老虎被政府批准射杀,此时墨脱的格当乡被认为存在着中国野生孟加拉虎最后的残存种群;然而,格当乡的这个老虎种群因为人为捕杀等原因还是没能保存下来,2000年以后,格当乡和整个墨脱县的老虎已鲜有踪迹。2007年墨脱县一只雄虎在德兴乡巴登村附近被捕猎黑熊的钢丝套套伤后射杀⑤,此后中国的野生孟加拉虎再无可确认的信息,近年来在藏东南地区一些利用红外相机进行的野外调查中也从未拍到过老虎。

但一些民间信息显示墨脱老虎可能还在。2012年-2016年,来自墨脱当地村民的一些消息仍然报告了一些老虎的蛛丝马迹⑤:

  • 2012年,达木朱村发生过两起老虎吃牛事件;

  • 2012年初,背崩乡布琼湖下的玉米地附近,有人发现老虎吃了一头牛、一头鬣羚和一头猪;

  • 2012年冬天,向导罗布在恶玛附近哈哥河边看到老虎脚印;

  • 2013年,80K几位村民进山采药时见到老虎;


既然藏南地区依然有已知的老虎种群,那墨脱也应该有。

2012年冬天,距离墨脱娘母措湖大约50公里的丹巴山谷,三只失去母虎的幼虎被发现围困在一个村庄附近的水渠中并最终获救;2013-2014年,调查人员在该区域拍到了老虎④,证明这一带确实存在一个老虎的繁殖种群,颠覆了过去的认知——藏南山区的老虎数量极其稀少,相当于已经孤立了墨脱的小种群②。2013年,一名当地人在丹巴河谷与墨脱相接的区域拍摄到一张老虎足迹的照片,这似乎意味着老虎正在回来的路上或者已经回来了。

丹巴山谷被困在水渠中的三只幼虎,其中一只已经死亡

这张当地人拍摄的老虎脚印照片或许就是老虎重返墨脱的证据⑤

可以认为,在藏东南出现老虎是迟早的事;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孟加拉虎再次出现(或已经存在)于墨脱时,我们该如何留住它?

至于华南虎,如果没有那场臭名昭著的“周老虎”事件,恐怕时至今日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尽管它依然没有被正式宣布野外灭绝,但我们已经至少20多年没有在野外发现它的踪影。学术界及民间关于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的发现时间说法不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亦或是2000年前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不再可能在中国的野外看到它矫健的身姿。

虽然中国的各个动物园和繁殖基地还圈养着100多只华南虎,2000年民间人士全莉成立了“拯救中国虎基金会”,2003年开始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试图在南非野化圈养的华南虎并计划放归中国野外,但十余年过后,该项目并未能按计划进行,出国“留学”的华南虎也依然滞留南非。

不少科学家和环保人士并不认可该项目,因为此前没有圈养若干代的老虎野化并成功放归野外的例子,且中国华南虎圈养种群全部来源于6只野生个体,遗传起源尚有疑问,近60年的圈养繁殖史中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混入了其他虎亚种的基因。


2007年,全莉与华南虎。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将中国虎带到了非洲。

目前,圈养华南虎处于高度近亲繁殖的水平②,最新的华南虎繁殖信息表明,现有圈养华南虎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36,“这意味着整个种群都是近亲繁殖。”(殷毓中,2016)遗传多样性的缺失导致新生幼崽夭折、短尾、弓背、畸形、不孕不育等案例逐年上升。而从栖息地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目前就算不存在基因问题也不可能被成功野化放归,因为在华南虎的历史栖息地里已经找不到适合老虎种群繁衍生存的区域了


与中国广泛的老虎历史栖息地不相称的是,如今老虎对我们而言只存在动物园中那懒洋洋的印象——我们甚至开始淡忘语言中“谈虎色变”、“虎视眈眈”、“虎啸风生”、“虎口余生”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老虎展现出的危险本质,以至于八达岭虎袭人事件发生后引发了老虎是否危险的讨论——如果是在100年前,该讨论绝不会出现,因为那时候还有“虎患”一说。

胜者为王,败者灭亡?


人虎之战早已胜负已定,近2000年来就是人类对老虎的屠杀史,从罗马的斗兽场到非法饲养及虎制品贸易,老虎野生种群遭到毁灭性打击,所有现存有野生种群的老虎亚种都为濒危(EN)级或极危(CR)级(华南虎为野外灭绝<EW>);如今的野生老虎分布于亚洲72块分散的“虎保护区域”中,面积仅为其历史栖息地的7%②。

中国是同时拥有老虎亚种最多的国家: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在老虎保护中地位显著。然而背后却又覆着一层非常尴尬的阴影:虎制品主要市场所在地

国内某虎园知名的虎骨酒缸,里面泡着4具成年虎骨架,缸上赫然写着虎骨酒780元一斤。

虎皮暂且不说,这玩意儿不光中国人喜欢。如果上世纪5、60年代中国大肆灭虎尚有对“害兽”的憎恨之情,那么时至今日,虎骨入药就成为中国保护老虎最难以启齿的话题。虎制品合法化支持者认为圈养老虎不但可维持中药这一古老传承,同时也还能扩大老虎数量,有利于保护老虎。而传统的保护者则认为保护老虎不单是保护这一物种本身,而且更意味着保护老虎所代表的完整生态系统;且圈养老虎对于老虎的野外种群扩大毫无作用——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圈养的老虎超过4000只②,对于中国野生老虎种群没有任何帮助。


就中国的老虎保护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不在栖息地面积,盗猎或者人兽冲突等环节。而是在这个基本以经济价值为唯一价值观的年代,老虎对人类而言到底重不重要?这更多地体现在公众对老虎的态度上:公众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宽容或者接受这一物种?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死人后,就有了要处死肇事老虎的声音。

处死老虎的思想依然源自人虎之间古老的战争——虎是敌人,人类已经将其击败,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在这种思想背景之下,老虎保护向经济建设让路、向扶贫开发让路都将是可被接受的,甚至虎制品交易合法化也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反过来,保护老虎对我们又有什么价值呢?在大多数老虎消失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不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比过去生活得更好了;而在有老虎的地区,似乎它们带来的麻烦要更多一些。在今天的价值观下,保护老虎这件事情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情怀。

乔治·夏勒说:“一个物种为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奋斗,再困难也坚持不懈,这是进化史上的新事物,这一点比所有人类技术都更值得人类自豪。”对于老虎而言,似乎只有到了我们真的愿意接受与这个物种共存、并尊重其权利的时候,我们才会甘愿为它们让步,它们才会得到永久的保障。曾几何时,在人类这个物种内部也曾经出现过分出等级、将奴隶看做物品和利益的时期,然而,文明始终在前进。

乔治·夏勒,我辈的典范。拍摄:Doron Gild

据英国《卫报》2016年4月11日报道,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称,最新的全球普查结果显示:野生老虎的数量现已达到3890只,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野生老虎数量首次出现增长。③


参考资料:


①《Tigers of the world》

②《中国猫科动物》,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虎的概况,罗述金

③ 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④ 《A RapidField Survey of Tigers and Prey in Dibang Valley District, Arunachal Pradesh》,2015

⑤ 个人通信


PS: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搜罗了很多数据,其中,光阴贡献了墨脱老虎的章节,老黄则担纲华南虎的部分,力求真实全面。

老虎的明天早已握在我们手上。而老虎的象征,也不仅仅是丛林之王,它指代的是老虎和人类共同的起源:自然。

自然不需要保护,老虎也无所谓灭绝,但我们必须以虎之名,保护我们的过去和根基。因为,一旦背弃,我们便也放弃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曾经完整、充满生机的栖息地。

这不是我们对其他物种居高临下的关怀,而是唇亡齿寒;人类和老虎,殊途同归。

以上。


猫盟CFCA守护野生大猫

※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我们 chinesefelid@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