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世存 | 我们对于饥饿的态度

2016-11-16 余世存 余世存工作室

我们对于饥饿的态度

文 | 余世存 (微信公众号:yuge005)


聂荣臻和叶挺

南昌起义失败后,叶挺和聂荣臻流落香港。漂泊数日,囊中羞涩,为了省钱,他们选了一家靠近池塘的早茶店吃饭。 当时小饭馆都靠数桌子上的盘子算账。叶挺一边吃,一边偷着把吃光的盘子扔进池塘。



黄永玉

三年困难时期,黄永玉带着几十个大学三年级学生和女儿下乡到辽宁省一个村子,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特别喜欢黄的女儿,专门从五里外的一个村子来看她,并带她回自己的家,说要给她一个“好东西”。到家后,女孩拆开一个包袱,里面是一个鸡蛋大小、干硬了好些时候的白面馒头。



冯骥才

冯骥才生活条件不好,每隔一段时间,李景峰就叫冯去家中包一顿饺子,开开荤。李每次倒香油时,最后都要再倒一点香油, 然后用食指一抹瓶口的残油,再抹到自己嘴唇上,吧唧两下嘴,笑嘻嘻说一句: “真香,馋馋大冯这个馋猫。”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在民众的生计问题上很纠结。一个寡妇来找他,他事后激动地说:“我的天哪,她这一冬该怎么过呀——我给她的3个卢布能顶什么用啊!”他常独自去走访村民,回来就讲他们的饮食:“我到村子里去了一趟,我发现他们从早晨就吃干巴巴的土豆,一点儿面包也没有……”



曼德尔施塔姆

有一次,饥饿的曼德尔施塔姆忽然想吃砂糖拌蛋黄。他有39个卢布,一点砂糖,没有鸡蛋。在花了7卢布在女摊贩那儿买了一个鸡蛋往回走时,他碰见一个卖巧克力的, 40卢布一块,他被吸引住了。但他的钱不够。他忽然灵机一动,对小贩说:“我只剩32个卢布,再添上这个鸡蛋行不行?”刚一成交,在远处盯着他的女摊贩便尖叫起来:“快抓投机倒把分子!他7卢布买了我的鸡蛋又8卢布卖出!”



捷尔任斯基

“契卡”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铁腕人物费利克斯”。在1919年闹饥荒的时候,有一次捷尔任斯基到他姐姐家做客,当时他瘦得皮包骨头,疲惫不堪。姐姐给他烤了他爱吃的软饼。他问姐姐从哪儿弄到的面粉,当他听说是从投机倒把商那儿买来的时,勃然大怒:“什么?我没日没夜地跟他们斗,你可倒好……”他抓起软饼就扔到窗外去了。



希特勒

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开始后,希特勒正在一辆专列上,他的心情很沉重。当列车东驰时,希特勒把秘书林格叫到餐室内,令他此后为他准备更简朴的饮食。“请你注意,”他说,“普通德国人能有什么吃的,你就给我吃什么。我有责任作出典范。”



西蒙娜·薇依

1943年 8月24日,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辞世。她执意分担仍生活在法国本土的人们所经受的磨难,以致拒绝医生因她过度疲劳而特别规定的食品供应,她严格地按照法国国内敌占区的同胞们的食物配给量领取食品。她的健康因此严重恶化。她最后的告白是:“教学的最重要方面=对教会的认识(从科学意义上说)。”



袁世凯

马其昌是袁世凯时代总统府的“典膳”,负责袁私人厨房。袁的伙食费本来每天一百元,某日问马:“我一天饭费花多少钱?”马据实告之,袁连声说:“要减要减。”遂减至每日六十元。



山口良忠(左一)和家人

1947年10月,34岁的日本法官山口良忠因饥饿而死,临死前,他在病榻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粮食统制法并非良法,但它一旦作为成文法,每个国民都应该绝对服从,自己宁愿饿死也不能违反法规购买黑市商品。平素我非常羡慕苏格拉底那种明知是孬法仍然竭诚服膺的精神。因而,我毅然决定向黑市挑战,直至饿死。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走向死神的行动。”



阿马蒂亚·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作过大饥荒研究,他的结论是,在现代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



-更多阅读-


主流越屏蔽鲁迅,鲁迅的偶尔现身越是惊艳(9月25日)

鲍勃·迪伦:他的音乐成就使一般人忽略了他的诗歌和思想成就

我看北岛

钱理群:幸存者的精神突围

凤姐足以令大多数中国人汗颜

反义社会里的反动者

曾经热烈地拥抱恨的人如今热烈地拥抱爱

蒋介石:为革命炒股两年获利800万

汉奸汪精卫有善的动机,有烈士的心地

骨气:匹夫不可夺志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等。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合编)《立人三部曲》《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等。微信公众号:yuge005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