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树画画:既然琢磨不透别人,不如琢磨自己 | 朋友圈

2017-07-10 身度文化 余世存工作室


老树画画

画家,资深摄影策展人,大学教授


九岁那年六一,父亲送一书包,晚上搂着睡觉,梦中到处睡觉。

2007年,早过不惑之年的老树,得知父亲被诊断出胃癌,“知道这件事后,心里特别乱,什么也做不下去,睡不着觉,就找出过去用过的笔墨旧纸来画几张画,权当是解闷消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彻夜的画画,“让我重新享受到画画的快乐,让我从一种焦虑中解脱出来了。……庆幸的是,这个目的我达到了。至于画得如何,那是以后的事,或者那根本不是个事儿。”


独立江岸沙洲,春水浩荡东流。谁知千古岁月,湮灭多少哀愁。

艺术家对我来说,既不是身份也不是职业,如果说职业我就是教书,我做的行当很多,自个儿都不好意思说我干嘛的,比较好说的就是我是一个老师,我不喜欢艺术家的幌子。93年我因为工作关系去圆明园画家村采访,陆续在那边三个多月,跟那些先锋艺术家走得很近。93年底圆明园撤走,我还去喝酒了呢,觉得对他们那种生活方式有点儿幻想。那年我才31岁,有梵高的理想,结果到了那个地方,吸毒的、泡妞的,打架的、到圆明园河塘里把古董挖出来搬回家的,各种各样的人,就这么一帮人,我一下子就失望了,一个多月幻觉就没了。


仲夏的午后,浑浊的河流。前去拜访修拉。

一个人的成就感来源于他的存在感。有些人没有解决自己的存在感。比如,有钱人最后会发现自己是不存在的。他仿佛是一滴墨水,钱仿佛是好多水,把他稀释得没了。很多人是这种状态。


图像和文字是两种媒介,文字承载的是深度信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构成主要通过阅读书籍得来,文字信息的传递是从前往后的,是纵向的。而图像是没有深度的,永远是平面的,它的优点就是直观。


晨来酒醒何处?手机查查日期。眼前荷叶田田,好像身在西溪。

90后这一代知识构成就是图像,然后是网络。网络最大的特质就是碎片化,而且无穷丰富。我在大学上课体会很深。你给学生讲任何东西,他们都从网上看到过,但那永远是碎片式的,缺乏体系,最后导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萋萋铜钱草,江湖居一角。顾盼若有思,至今青未了。

“但是唐以前的,比如六朝,特别是再往上溯汉赋尤其《诗经》,我一直说那像是地里到了春天像草一样自然就长出来的,很自由。像‘风雅颂’里‘风’,那就是民歌啊,老百姓说的话。而且‘风’在整个《诗经》里占的量是最大的。那不就是白话吗?干吗你不能用白话说?我现在经常说的话——‘人间的事情,都能用人话说清楚’。而且白话也可以说古意。”


我有农村生活十几年的经验,那时经历的很多镜头都和诗经里一模一样。记得小时候春天打柴,坐在山里休息,正好看见一个新媳妇回娘家,挎着大牡丹花的包袱,原本走着直路,突然绕到旁边地里劈了一枝桃花,别在包袱上面。后来我就画了包袱皮上别了一枝花。这些美好的场景并不是不存在,可能很多人没有感受或熟视无睹了。


放下贪世念,一蒿赴江湖。无可无不可,天下皆通途。

我们自己也是所有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的个性深入到人类的共性,到那个层次,人人都一样,没什么你我他之分。所以说,既然琢磨不透别人,不如琢磨自己,往自己心里走,而不是往外看。也许走着走着到某个程度之后就能发现隔阂被打通了,年龄、性别或者国籍这些都不重要了。你会发现,人和人之间并没有这么多差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65addso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相  关  书  单 


《老树 作品的背后


作者:刘树勇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绘画、思考、艺术、人文的多层次图书。诗有趣、画好看。随手翻阅,诙谐的诗文轻松解压;深入细读,隐藏着机敏睿智的深刻哲理。

这本书是让那些艺术爱好者通往心中桃花源的一个渡舟,也可通过老树的作品共同感受他画中那个“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江湖……


相  关  阅  读

高氏兄弟:所有的人都彼此拥抱,我们能否拥有那一天?

尚扬:我生活里有很多思绪像在民国

尹朝阳:你最终要把自己积淀成为一个人


欢 迎 关 注

余世存工作室

商务合作或转载

请联系微信号:yushicun005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余世存作品签名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