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根特大学的国际私法之旅:从欧洲的十字路口看世界│青年国际法学人

张文亮 国际法促进中心 2023-07-10

欢迎阅读“青年国际法学人”频道第九期!本期文章的作者是毕业于比利时根特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张文亮博士。本文介绍了他在比利时根特大学研习国际私法的学术经历,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选择如何读博”是一种更为重要的人生选择;其次,他分享了在根特大学法学院学习的经历和感悟;然后,对于读博期间的论文写作问题,作者分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经验;最后,作者建议读博一定要保持健康的心魄和体魄,这是顺利完成博士学习的重要保证。希望张文亮博士丰富的求学经历能够为在犹豫是否读博或者已经读博的你带来更多的启发。


张文亮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


选择了就应积极去面对

读博是一种选择,不管这种选择是基于由衷地慎重考量还是因为随波逐流的意外。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也许选择读博更多的是出于情势所迫,或因为迷茫,而非出于真心地喜欢做研究。我们暂且不去关注读博到底是为了什么,尽管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而时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读博的群体规模不小,希望或即将加入到这个群体中的人也不少。我本人选择了读博,并磕磕绊绊地从博士生的大军中走入另一队,成了博士“后”的群体。几年来的总体感受是,读博就像干细活,需要耐得住性子。其实中间并没有多少惊天动地或特别难以释怀的往事,要不是早已答应写点东西,我还真怠于回顾下自己的博士生涯,但我也绝非应付。在此,我就挑选我记忆中的一些零散经历和些许感悟,作为我行军途中的一个例证。我读博的专业是国际法,目前主要致力于国际私法方向的学习和研究。


“选择读博”本身是我们有限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而“选择如何读博”则是随之而来更为重要的一个选择。读博的缘由可能很多,但不管怎样,进入博士生的群体而不行博士生“应行之事”并非可取。诚然,对于何为博士生应行之事,我们很难给予公认的界定。成为一名博士生之后,我也曾经彷徨于要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我们敬爱的导师们也会施予我们这样或那样的珍贵教诲,但那些东西都是需要内化的,内化效果如何更是因人而异。一路走来,我认为,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努力搭建起相对来说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并在自己的专业或兴趣领域洞悉、掌握相对前言的信息。这些看似浅显、朴实的道理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持之以恒地坚持、推进。我觉得,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博士生都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而这一点是否能够做好,会直接影响到博士论文及其他论文的写作,以及长远的科研发展。


的确,我们在读博时已经享有了较为优越的学习、科研环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可获取的学习、研究资料甚为丰富,获取资料的手段越来越多样,方式亦越来越便捷。有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出国,或是短期交流,或是攻读学位,这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博士生们最为珍贵的资源和财富之一。根本的一点是,资源都是外在的,其与能够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距离实在太大。值得注意的是,眼前的出国浪潮日益高涨。我认为能有机会出去看看,还是要出去。国外的法律和社会都大不一样。当然,对于出国这件事来说,除了我在前面所指出的,这其中的利弊也很难说清楚;况且出国能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的收获,更准确的说是短期收益,也难以很快、很明显地展现出来。相反,出国的经历只是读博道路上的一个选择,我们选择是否出国读书都会有好多支撑性的正当理由。在我看来,读博的本意应是要建立并丰富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这确实需要依靠一个坚实的训练基地。从理论上讲,国内、外的各大高校都可提供达致此目的所需的重要平台。当然,一些国内、外的名校在研究资源的诸方面更为丰富,社会的整体认可度更高,尤其是在国内,这可能会深刻影响到将来就业这一重要的现实问题,所以选择进名校无可厚非,而能进名校也是一种先前实力的体现,更容易得到认可。但是,无论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读博,外部条件的优劣只是相对的,在社会流动性和互动性日益白炽化的时代,资源的相对丰富或匮乏本身的重要性日趋降低。这就意味着,读博其实更多地需要自己的踏实投入。换句话说,外部的因素绝不可能直接复制到我们的内在,我们更需要踏实的行动。


我与根特大学的缘分



根特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一角

我在武汉大学读博期间获得了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并在多种机缘的促成下于2009年赴比利时根特大学读书,201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此,我简要介绍一下我曾经呆过近四年、并由此产生了深厚感情的地方。在欧洲,根特大学的历史算不上久远,其成立于1817年,该校拥有11所学院、120多个系,在校生约为41000人,其中4150名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教职工约9000人。 根特大学位于弗拉芒语区,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根特市。根特大学在包括法学(尤其是国际法和欧盟法)在内的诸学科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竞争力。与中国的合作是根特大学国际合作事务的重要部分,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根特大学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和众多优惠政策。


较为特别的是,2006年根特大学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了“中国平台”(China Platform,网址见:www.ugent.be/en/ghentuniv/internationalisation/china.)。“中国平台”成立以来,已经同中国内地众多院校建立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了根特大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并一直推动和促进与中国伙伴大学的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通过“中国平台”来到根特大学求学并从事科研活动。从资金支持上来说,中国在根特大学的留学生可得到较好的保障。与中国留学基金委提供的奖学金(1200欧元/月)相对应,根特大学通过遴选的方式为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中国学生提供适当的生活补贴(5400欧元/年),保险(500欧元/年)和板凳费(3720欧元/年)。


从具体的科研环境来说,根特大学法学院为每位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办公室,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获得奖学金的博士生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博士论文,院系不会为博士生安排任务,博士论文是否达到答辩的标准主要掌握在客观公正的导师手中,而这也不需要以博士生发表相关的论文为前提。法学院是根特大学建校时即成立的院系之一,规模较大,法学院图书馆规模甚大,国际法方面的图书也较多。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24小时随时出入;在上班时间,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提供借阅服务。宽敞、安静的图书馆以及固定的办公室为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特大学法学院和国内一些法学院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根特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们极为尽职尽责,他们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东方学生还是特别关照的,这些关照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突出表现在生活中。我的导师Johan Erauw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在学习、工作上要求严格且生活中特别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从第一天踏上比利时那片土地时,我就深深感受到了他的热切关照。在毫无事先安排的情况下,2009926日我在北京机场T2航站楼第一次巧遇了Johan Erauw教授,并搭乘同一航班前往比利时;他从机场开车载我回根特,且事无巨细地把我安顿到他早已帮我租好的房子去,甚至当天亲自跑去商店帮我买毛毯。Johan Erauw教授担心我因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而产生种种不适,便时不时地约我去他家或带我去外地走走,我也因此坐了不少次他心爱的跑车,那可是他引以为豪的少数几样东西之一,比利时的同事们也为此相当羡慕。学习上,我也是紧随我的导师;回想起来,我和Johan Erauw教授是当时我们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上座率最高的两个,尽管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当我的博士论文得到导师的充分肯定时,时光已经距我初次踏入根特过去了三年半之久,这中间满是坚持和努力。在此,我还想说的是,Johan Erauw教授只是根特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教授,一个代表和侧面


如何对待论文

博士论文的写作应区别于小论文或在国内通常被称之“资格论文”的写作,后者不应是读博的制高点,更不可能是读博的全部。这或许是为什么在国外,大多数高校并不将论文的发表作为获得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但不管怎样,能够静下心来花一些时间去写点小论文,会成为读博期间的美好插曲,也会对博士论文的完成和升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在根特大学读博期间,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为在国内谋业的需要,结合博士论文的写作,试着写了几篇尚不成熟的小论文。在我看来,中、外文的写作都是我们博士生可以去尝试的。在跨国交流日趋重要的大背景下,通过外文写作和国际同行建立起一定的沟通、交流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就外文论文的写作来说,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恐怕是我们初始步入这个领域的最基本的和最核心的要求。用非母语去完成一篇论文,我想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以一种相对地道、通俗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你的观点,哪怕只是一个小观点也无妨。我有幸在一些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总的感受是要在文章中突出信息和观点的传递,并借此不断地进行语言的磨砺。作为一名初涉研究的年轻人,我觉得需要做的和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而坚持用外文写作或许是一个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特别提及的是,英语已经毫无争议的成为使用最为普遍的国际语言,能够以此为写作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能够用其他语言写作那会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从更为具体的视角来说,对于外文的写作,我们最好将我们的观点搭建在充分考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对我们初学者而言,我们没有必要去试图构架宏大理论;相反,通过细致地实证性考察,我们微小的观点可能更具说服力,更容易为别人接受。对于发文期刊的类型,国外并没有那么多的区分;论文的好坏并不必然取决于期刊的所谓的层次,尽管国外也有一些公认的期刊。当然,对于我们要在国内谋职的一族来说,可能最好还是需要结合考虑一下实际的需要。除了外文的写作,我们应同样重视中文论文的写作,我们国内的科研环境可能需要我们在该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钻研。


健康的心魄和体魄不可或缺

读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我想,除了保持内在的强大毅力之余,外在的好身体也许是我们为读博所要准备并持续保障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若因读博而赔进去了一辈子的身体,很不划算;相反,如果由于身体的原因影响了读博,也是件足够悲哀的事情。在国外,锻炼身体还是蛮有保障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有着清新的空气,人性化的公共健身场所,浓厚的全民健身的氛围,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也应是出国留学的题中之义。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欧,借助读书的间隙四处走走也是个大福利。一来可以一饱眼福,增长我们的阅历。二来,有助于放松心态。西欧本身面积小,从最北边到最南边坐火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廉价航空更是多得很,票价低得你都不好意思在飞机上不消费,这样的条件对我们通过参加一些学术性的国际会议甚为有益;尤其是对于学习国际法的学生来说,众多国际组织机构坐落于西欧,也激励我们多走走。在国外读书也有一番别样的生活体验。除了把大把的时间放在看书,写论文之外,我们还可以学学西欧人无论何时都会享受生活的心态。西欧的很多城市,处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惬意。随便一个城市,你都能找到想逗留的原因,都能找到值得回忆的片段。这都会促使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智。比如在根特小城,一座古色古香,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很容易让人把急促的步子缓下来,紧绷的神经松下来,多吸口气。其中,Blaarmeersen公园及其附近的Watersportbaan就是我曾经经常运动的地方,我觉得那里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它成为我在根特多年生活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根特市Blaarmeersen公园


结语

我们的一生一直处于不断的选择中,读博只是千万个选择中的一个。如果想要去读博并顺利站到博士生队伍中的话,那么还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读博这件事。我们最好不要忘记读博的本意,读博是为了更像或更接近于我们曾经想象过的那种博士;或者说,我们读博至少要使得我们可以博学一点,钻研一点。对于令我们博士生敬而远之却又不得不去尝试的论文写作,我的建议是要放松点态度,多做一些积累,夯实一下基础,说不定会写出一些水到渠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反而可能是货真价实且更具意义。


读博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需要我们对之定好位,并不断地去勘正,甚至矫正。读博的历程艰辛、平淡,需要我们太多的毅力和坚持。在上文中,我将我读博的几个侧面描述给了大家。我想每个读博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故事版本和经历感悟,但我们走向的目标应是一致的:我们不要在读博的征途上迷了路,尽量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博士吧。


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之“青年国际法人”频道负责人:徐奇

频道编辑:单沁彤 常玲毓

--------------------------

Chinese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Law | 国际法促进中心

微信公共账号: ciil2015

把中国人带到国际法的前沿,把国际法带到世界华人的身边

Any international justice without Chinese participation will not be a true global effor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