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橙里橙外】新闻学子:持之以恒,融合创新,他们始终在路上


它,是宇宙中一颗独特的星辰

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它,是传媒人才的摇篮

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传媒学子

它,是踏浪逐新的风帆

指引传媒人持之以恒,追求创新

新闻的学子们

笔下道尽人间烟火

镜头记录世间百味

也有更多跳出传统的窠臼

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不断谱写新篇

今天,我们要看新闻人的

大时代与大智慧

看他们永远在路上

也看他们与新闻的不解之缘






01


因努力而收获绚烂


郑露,新闻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中共党员,第十三届媒党员之家副主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第十一届传媒先锋,目前就职于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曾获省政府奖学金、专业精英奖学金、杭州市微课比赛大学生组二等奖、第十届大学生摄影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会展策划大赛三等奖、学业优秀二等奖学金、学科竞赛个人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实践教育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第十一届传媒先锋、2018中期实习汇报会一等奖、2018传媒微型党课一等奖等。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拨开心底迷茫的云雾之后,郑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开始做起,这是最好的答案。我开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执行者,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一直持续着这样的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作为一名党员,郑露始终认为,作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担负起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新闻专业的她,为做出一篇深度报道,连续两周在杭州城里东奔西走,白天采访、记录,晚上查阅资料、写作。牺牲双休日,步履不停地街采,以求得更全面的素材;不远千里地多次前往小岛采风,只为拍出最满意的参赛作品。“用网上那句很流行的话来说:“每一个高光时刻有多绚烂,高光周围的阴影就会有多寂寥。只有自己本身才会知道,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才会成就这一刻的辉煌。”郑露笑着说。




郑露称自己为一个“博爱”的人,话剧、摄影、古筝、主持,她样样涉猎,积极尝试。但要做一个“博爱”的人并不容易,郑露的方法是,用舍弃换取收获。“你想要有所获得就必须要有所舍弃。如果你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知道自己能舍弃什么。”如果有一个表格记录着郑露的时间分配,“舍弃”这一栏上,一定会是娱乐休闲时间。“不是说不需要娱乐,而是把大部分娱乐时间挪给和社团同事交流、拿着相机窜街走巷、策划活动、参加比赛。”过往的表彰和荣誉证明,郑露确实用这个方法收获了惊喜。




02


遇见,更好的自己


宫宇,新闻学专业2017级学生,中共党员,新闻1701班班长,第十二届传媒先锋,曾任传媒党家新闻部部长。曾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实践教育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在传媒先锋的演讲台上,宫宇曾经这样说道:“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他一直奋斗和努力着,就是为了成就星光璀璨的人生。关于专业,他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努力,他出于兴趣和优秀的学长学姐的指引,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新闻。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仅体会到负责的老师对他的个人能力的综合提升,还有整个新闻学课程的丰富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很多人都说现在是一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社会,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有了这样一个体系化的培养过程,对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就是在提升新闻学子的核心竞争力。”他也曾跑大半个教学楼找一间自习室,也曾在零下两三度的天气把自己关在寝室厕所8个小时背传播学,也曾跑遍大半个杭州的书店只为了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报道。



大一独自去到人民日报江苏分社进行采访的经历使他收获良多,在采访编辑部的主任时这样一句话令他铭记在心,久久不忘:“学本领,创价值,遇见更优秀的自己。”学本领多实践这两个关键词,也在他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陪他坚持了很久。作为新闻1701班的班长,他对这个班级用情至深。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说新闻1701班,那就是当之无愧的优秀。这个优秀体现在专业综合能力、思想和班级凝聚力上。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每当遇到需要以班级为单位的任务时,全班同学都会非常积极的配合完成,效率非常高。“我觉得也优秀在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


新闻1701班

新闻1701班获得学风优秀班级评选大会二等奖


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和出色的管理能力,他更乐于服务他人,伸出援手。在大二那年,他成为了家乡居委会的一份子,每次回南京时,只要社区有活动,我都会扛着设备帮他们留下回忆。在2020的疫情返校工作期间,他也加入了返校志愿者的行列。






宫宇参加疫情返校工作的志愿者服务


心向星光,自在远方。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03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金莉娇,新闻学专业2018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新闻1801班学习委员,校学生会主席,曾任传媒党员之家新闻部部长。曾获省政府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









她获过省政府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她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任何很小的事情都想尽力做到最好,而且在认定的事情方面也算比较容易坚持。“所谓勤能补拙,我肯定不是最有天赋的那一群人,但我一直在成为最努力的那一群人。”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经常为同学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也经常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他人不同的是,她习惯于默默站在台侧,甚至班级合照中,她也是那个站在相机后面为大家拍照的人。




新闻1801和1802


在渐渐适应了和同学们的相处之后,她发现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意见交换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他们的鼓励下,开始试着走到台前,更加自信,也更加从容。谈到专业,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她的认知里,新闻学是一项特别有正义感的学科,真正走进采访对象或者是走进社会事件,我们总是能看到很多黑暗很多利益,也能看到温暖和光明。喜欢认识、尝试很多新鲜、新奇的事物使她坚定地选择了新闻学专业,相比于诉说,她更擅长做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她表示:“新闻学能给我很多机会走进他人的故事,其次就是我坚信自己的品质,能够始终保持正义,希望我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哪怕是一个家庭,一个人带去什么帮助,我会感觉十分有意义。”在她的未来规划里有一家书店、几只狗的无忧无虑的不为世俗的慢生活,热爱生活,也给自己可行的目标,正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




04


你终会发光


俞律弘,新闻学专业2019级学生,现任传媒学生工作联合会智媒中心新闻部副部长,全媒体中心摄影部记者,新闻1902班生活委员。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会员、南航全国航模公开赛团体大学组第二、大一一学年累计在校院公众号平台中编辑30多篇推送,拍摄一万三千余张照片,十余篇新闻稿,包括各类讲座、晚会、行政会议、时事报道等多种题材。



很多人都说“江苏女孩子特别娇气”,但在她看来,江苏女孩也可以多一份“独立”、“随性”“毅力”。回顾前19年的学习生涯,也曾因为偶然看到无人机“飞手”这个职业,便学习了焊电路板等无人机组装技能,正式成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会员中的一员;也曾因为向往背包客的生活。便在刚满18岁的时候一个人前往北京旅游;也曾因为“突然萌发”的志愿者理想,在防疫期间当了30多个小时的志愿者。在她的想法里,她认为,新闻人,不应人云亦云、随风而文,更不应该被所谓的“稿件”“论文”所束缚,应该多一些“说走就走”的勇气与“想做就做”的决心。作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她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自愿协助班级公众号的相关工作。她竞选这个职务的初衷是想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去接触更多“有趣的灵魂”。“认真负责,平易近人。”这是班级的另一个班委对我的评价,谈及班级工作时,她这样提到。在班级工作中,有这样一件特别的事,也是她觉得自己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为了找到转专业来的同学,她对着名单一个一个手动查找添加,再把他们拉入班级群、年级群,她风趣地将这件事称作“海底捞”。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在旁人看来觉得“耗时”,但她表示:“我抱的最初希望便是想让新同学感受到新闻1902和传媒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热切的欢迎,也是想让他们更早感受到那份集体的归属感。”



新闻1902班的新公众号


关于专业,她也有很深刻的看法。选择新闻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新闻理想”,而在她眼中,“理想”二字并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相反, “理想”是可以落实到人在某一个阶段之中想要做的事情的,它可以随着时间推移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而现阶段,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或许没有作为记者的经历,但我们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多走出去看看,比起改变世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识世界。





作为一个传媒人,她也有很清晰的理想规划,她坦言:“希望在未来我都能用责任和担当守望新闻理想,践行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即使是在再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用双脚仗量大地、用镜头记录社会,一直葆有‘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的价值追求。”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浙大城市学院官微或由被采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学生工作联合会 平懿涵

排版:学生工作联合会 张璐

审核:学工办 于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