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寸挑灯刮目看,无骨清奇誉艺坛




2020年8月8日,“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来到位于浙南地区的台州市仙居县皤滩古镇,展开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骨花灯”的调研实践。



“临海的城,仙居的灯,黄岩的乱弹呀呀声。”台州民谣中,早就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印记。仙居“无骨花灯”又称“中华第一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闻名,工艺独特,制作精美,被人们称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明清时技艺日趋精湛,在民国初期发展到鼎盛,花色品种多达80余种。解放后,仙居“无骨花灯”曾因种种历史原因几乎失传,后经文化工作人员抢救挖掘,截至2007年,先后整理出27个传统品种、52种分枝品种,在文化传承者与历史洪流的不断较量中,失传50多年的“无骨花灯”终于重放异彩。



走进古商埠皤滩,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与路边错落有致的木屋寻访古灯的踪迹,在这里,古镇古灯相映成趣,静静享受着繁华过后的静谧。

在“五方探非遗”的一路中,团队成员们总能发现每项传承至今、蕴含着中华灿烂文化的非遗周围,总有一群为其奉献毕生的人。毕淑敏在描写花灯的散文中写道“无骨的花灯,有骨的仙女” 。住在古街上的一位84岁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汝兰,在与花灯的朝夕相伴中度过了六十余年的光阴。

“一村闹花灯,闹遍四邻村。”在仙居,闹花灯作为仙居民间主要的风俗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闹灯,花灯与佳节水乳交融,也是王汝兰老人与花灯缘分的起点。“小时候过元宵节,看到这花灯这么好看但又做不来,想知道怎么做也找不到师傅教。”尽管当时无处学习花灯的制作技艺,但老人仍然保持对花灯的热爱,当村里的老人协会开始组织大家学做花灯时,她也积极地参与其中。


(王汝兰老人接受采访)

(王汝兰老人家门前的牌匾)


她坦言刚开始做的花灯完全不如现在,只是每年元宵做来挂在门檐,在不断的熟悉与精进中,与花灯建立了更为亲密的关系,手感才日臻娴熟。在老人的家中有一盏巨大的花灯,上面悬挂着几十盏由老人亲手制作的各式花灯,在灯光的映衬下,走马的戏剧人物与各色精致的花灯一起带着我们回到了热闹的元宵,花灯的盛世。


(王汝兰老人家中的花灯)


方寸玲珑,无骨清奇。谈及花灯制作的一十八道工序,老人的眼中都有了更多神采,伴随着手上虚做的制作动作,她开始从第一道工序“绘图纸”为我们娓娓道来她人生六十年的精神伴侣,中国古代历史长河的明灯。“听名字就知道,针刺是全部工序里最难的一步,刺疏了不好看,刺密了又要弄破纸,在针刺这道工序要很细心才行。”说着便为成员们简单地展示了针刺的手法。


(体验针刺)


老人的家经常有人因花灯而慕名前来拜访,也常有人来认真学习花灯的制作。但凡有人来问,她总是倾囊相授,盼望着能够为培养无骨花灯的下一代传承者继续奉献自己的所学。假期时经常有美术院校的学生来到皤滩,住在古镇附近的宾馆,每天到老人家中学习花灯制作,最后带着一盏自己制作的花灯离开。“我这个花灯非遗,国家非常重视,既然国家重视,我也要尽我一切的力量去响应,一定不能让这个花灯失传,只要有人来学我全部都教。”到目前为止,总共有二十多位学徒从王汝兰老人这里“结束深造”,开始在各地以各自的方式传承花灯的光芒。

这光芒中,有像老人的女儿陈彩平一样作为“无骨花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获奖无数、助力传承的“耀眼的光”,也有城区一个学美术的初中生在爸妈的支持下为了钻研花灯十几趟往返的“虽未闪耀但蓄势待发的光”,还有将花灯运用于当地公园路灯装饰,在夜晚的风中飘荡、印刻在当地传统文化读物向学生传颂、屹立在当地中学的高三楼前成为祝福的象征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星星点点的光”……正因为有光,花灯才闪亮。


(古镇中的花灯展厅)



此次皤滩非遗旅为同学们架起了通向非遗的桥梁,连接新旧,连接未来和过往。愿所有的珍宝都不被埋没,有人传唱。


文字:徐婧茹 辛昊航

摄影:徐婧茹 吴俊庆

视频:吴俊庆 辛昊航

排版:廖嘉琪

审核:于骏







推荐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