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大讲堂|俞虹“讲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举行
俞虹“讲座教授”聘任仪式
12月25日晚,浙大城市学院俞虹“讲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在学校文科楼六号楼101教室举行,出席本次聘任仪式的有校党委书记洪庆华、校长罗卫东以及人才人事处、传媒学院有关师生代表。聘任仪式由传媒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兰欣主持,常务副院长孙福轩致辞。
图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右)为俞虹(左)颁发聘书
图 | 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兰欣(上)主持 常务副院长孙福轩(下)致辞
站在学院转公元年和踏上百强征程的重要节点上,脚下的热土赋予我们不可推脱的历史使命,媒体创新和数字化浪潮推动我们主动探寻传媒学科建设的新方向。院长孙福轩在致辞里,用“激动”和“感动”二词,表达了城院人、传媒人对于俞虹教授加盟的感谢与欢迎。“念兹在兹,无怨无悔”,孙福轩感谢了校长罗卫东的引荐和对传媒学院的支持,感谢了俞虹教授对城院的信任和炽热的教育初心。孙福轩表示,作为在新闻传播和传媒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知名学者,俞虹教授的加盟与支持,将会进一步推进学校传媒事业的发展,也为城院学子带来了开阔视野的宝贵契机。
致辞结束后,校长罗卫东为俞虹教授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
“媒体变革时代的传媒教育”学术讲座
聘任仪式后,俞虹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媒体变革时代的传媒教育”主题讲座,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梦新主持了会议。本次讲座包含了四个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再认识、媒体变革时代对传媒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融合教育:传媒教育的坚守与创新、他山之石: 北大的新闻传播教育。
“新媒体改变了什么?”互联网技术下新媒体带来了传播渠道、接受方式、传受边界的改变,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媒体生存的认知成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俞虹指出,融媒体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现实存在,互联网的出现不会改变主流媒体作为喉舌与桥梁的使命与担当。面对互联网的发展,主流媒体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是助力国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
谈到现下教学理念的局限、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的冲突、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时,俞虹认为人文学科的老师除了应该具有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外,还应该学习西方教育中顺应媒体变革的优秀举措,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深度挖掘、追求真相、巧妙叙事的能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环境,俞虹指出,在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媒体变革的不确定性中存在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常量:即文字、口语、视频、数据处理、市场营销能力。强调了这些常量是在新闻传播教学人才培养中要坚守的专业能力根基。
讲座的最后,俞虹简单介绍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和教育的主要做法,分享了自己在北大任教时宝贵的经历和经验。
讲座结束后,校长罗卫东总结发言。罗卫东再次表达了对俞虹教授加盟城院的感谢和欢迎,并展望未来:城院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家国情怀培育出合格的传媒人员,在城院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专业前沿的视角,阐释独到深刻的见解,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讲述教书育人的历程。俞虹用同源、同心总结了与城院的缘分。在互联网、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面对传媒教育的挑战与问题,思考“变与不变”“坚守与创新”,是俞虹教授带给我们的启发,更展现了一位传媒人真诚而炽热的初心。
俞虹教授介绍
俞虹,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视听传播、媒介文化与媒介影响、媒体融合与创新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兼任中国记协理事、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多项政府奖评委: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等。
文字|传媒记者团 沈嘉炜 孙文凤
图片|苏歆海 王鹏
排版|传媒记者团 张清岚
审核|陆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