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EDIA·招生 | 生活因诗意而精彩!——202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巡礼



亲爱的朋友,又快到一年一度的大学专业选择时间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果你还在对专业选择犹豫不决,不妨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一番巡礼。本专业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我们紧密联系实际,践行着从传统基础专业向创新应用专业转型的探索。本专业着眼于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现代政务与商务办公技能,以及文化创意、语文教学、国际文化传播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图:中文系教师集体照

图:学生在电影大世界观摩艺术电影


图: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主讲《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赏析》课

图:中文系与书锦教育合作研发创新语文教学课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文系的学习,让你既能领悟完善自我的修养,又能学到报效社会的技能。了解它之后,也许你会说:诗意的中文,成就更美好的人生,正是我理想之梦启航的地方……

这里,就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拥有“资深教授+优秀博士+业界专家”共同组建的复合型优质师资团队。近年来,我们坚持学校“应用性、复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专业基础上扬长发展,逐步形成了“中文基础+应用特色”紧跟时代的专业设置、“立体复合+产教融合”层级推进的实践体系、“个性化+国际化”灵活开阔的培养思路,一大批优秀学子正在这里成长、成才,充满自信地奔向锦绣前程……



中文基础+应用特色:紧跟时代的专业设置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应用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有特色的培养方案成就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秉承“策略思维+技术呈现+沟通表达”三种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及“中文基础+应用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坚守传统中文系的文学和语言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所在的传媒与人文学院“大传播”的优势条件,鼓励学生选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的相关课程,用以形成厚实广博的知识结构;此外,在专业设置上也突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即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学习中文和传媒类的基础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年级朝着文化创意、公共文化、语文教育等专业特色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在本科之后的应用型专业硕士深造,以及融媒体就业创业环境中,学生们的行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

图: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意舞台剧

图:中文系系刊《文心》杂志发刊



立体复合+产教融合:层级推进的实践体系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系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具备较强的办文、办会、办事技能和文化项目的文案策划和运作实施能力,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文秘工作,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策划、营销工作,能够胜任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语文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对接。

中文系学生还创办文学社团,编辑文学杂志,举办各种笔会、讲座、沙龙。我们提倡“三位一体”层级推进的实践体系:一是校内系列实务课程和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文化创意实验室、融媒体采编实验室等教学平台;二是从国家到学校多元的科研立项、学科竞赛、校内研究所等拓展平台;三是深度整合的校外实训资源,联动政产学研,引入丰富的业界和学界等社会平台。这三者之间协调互动,形成一个实践培养的有序系列。并且,本专业积极开展创意写作、诵读辩论、媒体制作等活动;推行“双导师”建设方案,积极推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政府、企业、媒体等)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一支稳定优秀的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发展指导。老师们在学生实习就业、考研深造、海外留学、公务员、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方面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中文系还承办了浙江省教育厅中学语文师资培训,开设了“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课程,助力学生语文学科教学深造和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启。

图:师生参加美丽乡村文化采风活动


1.

图:师生参加中国网络文学周活动

图:师生参加网络文艺IP大会

图: 中文系学生创作的长篇小说(2020年出版)



“个性化+国际化”:灵活开阔的培养思路


在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不是“单面性”的“职场人”,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全面素质提升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提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除了注重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中文系“五个一工程”(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参加一个社团、取得一项资格证书、进行一项科研活动)之外,在低年级就实施“导师制”,强化导师在学生专业兴趣、个性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以导师为中心,依托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以及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融媒体采编中心等专业学生社团,组成“个性化学习小组”,进行采访报道、科研项目、文学写作、戏剧表演、影视编导、文创生产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发展个性特长优势,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图:中文系学生参加MV主演(优酷视频播映)

图:中文系学生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研发的少儿研学手册

图:中文系承办浙江省教育厅中学语文师资培训项目

国际化办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另一重要特色。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原则。中文系曾经连续六年承办国外大学生“中国浸濡学习”留学生班,积极进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的学生也多次赴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境外高校展开交流和研修,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素质。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出国深造、国内考研录取率等方面都逐年攀升。多名学生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被英国伦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有多名学生进入名企开启职业生涯,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另有不少学生走上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成为学生心目“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图:中文系学生参加美国交换生计划






我们的校友:创业新锐与学术才俊


陈安妮

图:陈安妮(2020届)

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浙江金华禾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大三曾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担任一学期交换生,在美期间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禾居文创荣获“婺城区2019年度十佳优秀文化企业”等称号。2020年,禾居文创旗下诗画岩头非遗文创研学基地被认定为金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年,禾居“婺州染坊”项目获首届诗路婺文化创意大赛一等奖。

 余天放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先后获得浙江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曾访学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他现为扬州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主要从事外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理论探讨》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图:余天放(2011届)




千年文脉,运河之滨,我们在“人间天堂”

 ——浙江杭州主城区的花园校园等候你! 

欢迎报考浙大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供稿:汉语言文学专业

排版:传媒记者团 郭嘉

往期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