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学术会议 | 传媒与人文学院2022年新闻传播学术交流会召开
为进一步增强院内学术氛围,5月27日下午,由传媒与人文学院主办的2022年新闻传播学术交流会在文二504召开,本院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范雪主持,教学副院长顾杨丽做开幕致辞。
会议第一场“新闻报道与传统媒介”主题专场,发表人王晓梅通过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介消费使用和满足分层,揭示“迷“身份在媒介使用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帮助理解受众奥运媒介消费的前置因素,同时为体育赛事传播和营销提供参考。
唐濛报告了《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她总结出六条教学内容与重点,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点,包括注重学生实验成果点评与完善期末大作业多个环节的指导等。赵金红从“作为记者的领导”切入,讨论担任管理者与领导者长达四十年的著名记者穆青的媒介管理思想与实践。李晓鹏解读了2021年浙江报业发展调查报告。此报告是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联合浙江省报业协会首次对浙江报纸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李晓鹏指出,报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深化媒介融合,重建与用户的连接涌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创新案例。张佳佳讨论了2021浙江省新闻发布评估的报告。
“信息传播与舆情分析”主题专场,首先由郭晴教授发表她关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的研究。此研究为赛事组委会正确应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风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范红霞的报告从极化、共情与赋权的角度分析丰县事件中的自媒体信息流爆与舆论效应,反应了当下舆论生态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建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传播时代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治理的新机制、新思路。方玲玲的发表深度剖析“隔离”的隐喻,反思疫情中的“风险共同体“。霍文博的研究讨论了微博辟谣的媒介叙述机制。马小懿以河北省为例,分享了她关于冬奥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区域化表达的研究。
“数字化治理与新媒介”主题专场,顾杨丽从“文旅绿码“的产生和迭代过程,分析“文旅绿码”的创新和对于数字社会治理的实践意义。
王佳以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讨论信息干预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溢出效应的影响效果及过程机制。江根源的报告从媒介隐喻的理论视角,通过日常有机空间与数字空间之间互动建构模型的构建,探求数字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周佳的研究基于媒介基础设施视角,解读互联网平台的公共性功能。孟茹讨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网络消费者隐私的价值与困境。她坦言,我们既应看到区块链的积极作用,也应理性地看到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朱滨的研究以正念信息传播为例,讨论讲好健康故事的“亲民“策略。金月成教授的报告围绕近年来在新闻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误区,进行清晰的梳理与深度探讨。张雅楠的研究以“杭州2022年亚运会”抖音短视频为对象,考察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赛前短视频。王艳的发表讨论了“两河理论”对中国大运河科学治理的实践探索。李典的研究则关注“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战略性国际传播新方式的现象。
会议闭幕式由顾杨丽主持,郭晴和方玲玲两位教授做总结发言。郭晴教授希望以本次会议为良好开端,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争取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方玲玲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交流会自由平等的气氛,对未来找到合作契机,在交流中提高学术寄予厚望。
文字、图片、排版:传媒记者团 李文静
指导老师:范雪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