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丨【艺术乡建田野实践(之四)】天台县:和合文化,艺术乡建的践行
以|人|为|本|共|同|富|裕
艺术赋能乡村建设
2022年8月
我们走进台州天台
感受和合文化的传承
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艺术乡建
“艺术乡建”即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艺术乡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文化根脉,用艺术去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乡村振兴局、浙江省文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充分说明“艺术乡建”对于乡村发展重要性。
关于团队介绍
传媒与人文学院“共同富裕背景下的艺术乡建”暑期实践项目为浙大城市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由王艳与李典老师联合指导,广电、中文等多专业同学共同参与,旨在深入基层,探讨如何用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之路的发展。
传媒与人文学院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以诗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浙东唐诗之路乡村文旅潜力挖掘”,由王艳老师指导,新闻、广电、广告等多专业同学共同组成,深入挖掘浙东唐诗之路上丰富文化资源,以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能性为宗旨,促进浙江诗路乡村文旅结合的进一步发展。
图 课题组师生在天台县和合街
《全唐诗》中,2200位诗人就有近300位将它加以笔墨描饰,还有1000多首诗曾出现过它的倩影。这座让诗人们毫不吝惜才情与墨水的宝地便是台州天台,8月20日实践小队探访唐诗背后的天台。
二圣
壹初识“和合”:践行艺术乡建
和合文化作为天台县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哪怕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依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座隐匿于龙溪乡的寒岩村,与和合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闻中唐朝隐士诗人寒山子就曾在此处寒岩洞中隐居。
上午,尽管天气炎热,但浙江盈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敏超还是坚持带实践小队在寒岩村进行参观,与我们讲述寒岩村的艺术乡建规划。
“我们希望能打造
出一个民宿标杆”
在走访寒岩村的时候,我们所见的房屋大多尚未竣工,有些用地还是荒地树林。但庞总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希望能打造出一个民宿标杆,我们的民宿规划了艺术空间、西餐厅、咖啡厅、茶吧、小吃街、小酒吧、特产展示厅,同时我们还会保留一栋房子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
其中有些民宿还是在山上建造的,实践小队乘车来到山上,颇有一种“山路十八弯”的感觉。更别提山上的民宿建造、材料搬运等等都是费用不菲的成本。
尚在建造的民宿
“那为什么要花这么
多的场地给艺术空间呢?”
庞总告诉我们,老村的用地规划中文化艺术空间的总量占了一半。“那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场地给艺术空间呢?”我们追问道。“因为我们想开展文化展示街,展示艺术、历史资料、书画作品。同时还会有乡村文化展览、美术展览、摄影展览。我们另外还规划了一个区域作为艺术家工作室,便于他们在当地创作。”
寒岩村
“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困难”
下山的路上,庞总还在继续和我们分享着寒山村的规划。他说,在规划中也有困难。比如有时候和当地的村民沟通用地规划,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正因为我们现在为寒岩村所做的努力,现在很多人提到寒岩村都来找我们商量。”他这么说道,话语中充满了骄傲。
传承
贰和谐之美:读懂和合文化
寻访和合文化博物馆
天台和合文化博物馆是一家民营博物馆,由当地民营企业家沈中明、沈盛钢父子联手打造。
课题组来到博物馆时,沈盛钢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这座博物馆。他说这里原本是公司的老厂房,后来因为工厂搬迁,便开始着手旧厂空间的规划改造。“当时我和父亲商量,改成酒店没有意义。天台作为中华和合文化主要发祥地,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和合文化。”
在博物馆里,伴随着沈总的讲解,我们逐步了解到了和合传承、和合民俗、和合建筑等多个版块。馆内陈列着诸多与和合文化有关的藏品,而这些藏品都是沈总团队逐年来从世界各地搜集的。
图 馆中藏品
/////////
“一根藤”与“满江红”
除了对天台和合文化的保护,园内还成立了“一根藤”艺术馆与满堂红婚俗馆来传承保护天台传统木艺与婚俗文化。
“一根藤”是浙江天台山一项独特的传统木作技艺,它由长短不一的木条以榫卯,不见首尾,犹如生命顽强的山间野藤而得名。馆中藏有100多件“一根藤”经典作品,并设立“一根藤工坊”用于培养传承人及衍生作品开发。这也是因为现在老一辈的师傅已经很少,需要年轻一代去传承;“我们的生活空间也在变化,可能就不太需要那些门窗之类,所以也要开始新尝试,比如做成椅子或茶空间的家具。”
"五福临风"柜屏
满堂红婚俗馆
长期以来,寒山与拾得被民间奉为婚神、喜神。天台婚俗则是天台山和合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旧时,天台嫁妆大多漆成红色,故称“满堂红”;还有婚礼之日必悬挂“和合二仙”神仙图于新房中的习俗,寓意婚姻美满,以图吉利。馆内介绍了天台传统婚俗,展示陈列了许多嫁妆。
子孙桶
振兴
叁对话:传媒人的艺术乡建之思
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离不开年轻一代。如何让传统和合文化走进年轻人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要和年轻人讲设计。”沈总告诉我们。他们设计了“和合二仙”的年轻化传播形象,也尝试过文创产品,“但现在的文创大同小异,想要做成功并不容易。”为了把和合文化传播出去,他们还尝试了民俗婚礼,计划与民政局联合举办节庆活动,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和合文化。
此外,沈盛钢还提到,去年中国外文局、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台州市政府联合还举行了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政府层面可能更多是从全球化战略角度讲和合,我们从民俗角度传播老百姓的一个和合的理念,就是不同角度去尝试传承和合文化,殊途同归。”
图 课题组同学采访中
此次“和合文化”之旅,进一步启发了课题组关于艺术乡建的思考。
文化之于艺术,是需要创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勘察地方民情风俗;艺术之于文化则是艺术可以用来进一步唤醒、激活、赋能乡土文化。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独特的乡土文化会为艺术创作带来灵感的火花,而艺术能加强对乡土文化品牌挖掘,有利于传承乡土文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并放大这些艺术特色装饰乡村,加强文化建设,在大众媒介平台上传播展示乡村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乡村振兴助力。
图文记者:徐鑫睿 崔佳珂 余晓彤(广电21级)
版式编辑:叶萌萌 余晓彤(广电21级)
指导老师:王艳、倪佳佳(文创所)
策划: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课题组
以诗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浙东唐诗之路乡村文旅挖掘
胡陶卉子、陈林儿(新闻20级)
王心月( 广告20级)、蒋咏(广电20级 )
特别鸣谢:
浙江盈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浙东唐诗之路体验中心
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