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级专业巡礼】融合精英,业界翘楚——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   Journalism 







新无止境,闻听天下。

把握脉搏,把握方向。

把握真实,传递热点。

成为了解社会,

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




专业介绍

新闻学是浙大城市学院首批创办的专业之一,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重点学科,2019年,新闻传播学科入选杭州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并拥有一个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文化创新传播研究中心”,目前依托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办学,正在为创建“浙江省一流学科”而奋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忘初始心,奋进新时代。新闻学专业创办20年来,为媒体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新闻传播精英人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阿里影业公司、浙江卫视、“浙江在线”、《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省内媒体,以及中新社、人民网、网易、澎湃新闻、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凤凰卫视等诸多省外知名媒体和新媒体领域均活跃着我院新闻学毕业生的身影。



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立足杭州,深耕浙江,服务社会,旨在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熟悉新闻传播政策法规、适应智能媒体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优良的新闻职业素养、深厚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能熟练运用新闻专业器材拍摄、编辑和制作全媒体新闻节目,培养具备实践智慧、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批判意识的“三观正、逻辑强、学养深、能力全”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类人才。

新闻专业学生用无人机制作融媒体报道



师资团队

本专业依托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助力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还聘请了中央电视台、浙报集团、澎湃新闻、杭报集团等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的兼职教授。

2020年,浙大城市学院转公之后,在杭州市政府、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师资建设、学科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不断优化,更多优秀的名校教师、知名业界精英,加盟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近年来,陆续引进了浙大新闻系主任沈爱国教授,原钱江晚报评论部主任、高级记者李晓鹏,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陈荣辉等人才。2023年,浙大城市学院又迎来了一位重磅级加盟者,李冬冬作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旨在积极推动创建“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广聚人才、广开创研渠道,提高创研能力,努力形成长三角纪录片创研的新高地。

在教学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提升方面、教师队伍的年龄层次结构、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团队梯队建设方面、专业的国际化接轨等方面得到优化,凝聚了多学科、多专业背景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加了学科发展的厚度和可持续性,为本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沈爱国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李冬冬

新闻传播系系主任 李晓鹏

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陈荣辉



专业特色

新闻学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方向,积极贯彻国家融媒体发展战略,践行“数字浙江”改革举措,响应“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立足杭州数字之城,服务浙江传媒产业,着力凝练出融合新闻、数字媒体、公共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专业特色。

新闻学专业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增强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塑造掌握融合技能的全媒型传播人才。

新闻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从“校园记者”到“实习记者”到“社会记者”的人才培养链。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媒体创意大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微视频大赛”等活动,以参赛促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策划和动手能力。

秉持“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在办学条件、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本专业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合作交流,举办“密苏里教学周”,由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授讲授媒介融合课程和强调实践为核心的“密苏里方法”,每学年都有教师和学生被选派到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学习;举办“香港浸会大学交流周”,选拔优秀学子参与交流学习活动。

由李冬冬老师领衔的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依托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创作科研机构。中心将秉持“求是创新”的宗旨,以创作为特色,以科研为重点,双轮驱动,学用并举,尝试“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

“厚植基础、明确方向、强化素养、注重实践”为整体思路,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反复打磨课程体系设置,增强学生获得感和市场满意度。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脉络,形成传播学、新闻学、数字媒体与网络传播、全媒体采访与写作、全媒体编辑实务、全媒体新闻评论写作、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介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设立“融媒体报道记者”“数据新闻与智能媒体”“数字媒体与视听传播”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组,以对应融媒体国家战略和“数字浙江”建设的需要,强调融合新闻和数字媒体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及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处理、编程技术、可视化设计和事实核查等技能的强化,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并形成产、学、研多方联动的一体化模式。

以通识课和选修课为主,包括但不限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专业知识等,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素质,养成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领悟力和持续的学习力,以适应更为广泛的行业和社会需求。

为强化课程实践,建立和完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造性设立“融媒体中心实训课程”,作为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并以此为依托,形成沟通校内外,实现产教融合的平台,构建“课堂+平台+校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融媒班师生走进橙愿文化策划公司参观交流



专业风采

“增四力·向未来”项目是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沈爱国策划推出的大型融媒体访谈实践活动,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力”要求,让新传学院学子们在访谈浙江新闻界风云人物的过程中体悟四力,在制作融媒体访谈作品的过程中增强四力,传承新闻职业精神,延续和传播红色根脉。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创设传播公众号“新闻派”,并推出系列访谈作品。

“增四力·向未来”项目师生合影

2023年3月,作为浙江省高校首例,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浙江省记协”)合作开办的首届“融媒创新传播特色班”正式开班。特色班将致力于与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共同授课并指导学生实践,跨界融合、形式创新,依托行业协会和地方媒体,以强实战的教学策略育人。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授课的

融媒创新传播特色班课堂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杭州之声、华策集团、浙江省广电集团、杭州文广集团、红旗出版社等业界一流单位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强强联合,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项目联动、共同提升”的基本原则,共建产学研基地,形成人才培养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著名电台主持进校招聘



就业趋向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在媒体融合时代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专业素质,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采、写、编、评、摄、信息处理等基本技能,能够在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岗位,以及在其他新闻宣传部门和企事业机构从事策划、采编等工作。

新闻学专业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3%以上,每年选择继续到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30%左右,近几年国内考研的多为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到境外深造高校的多为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



优秀校友

不躺平,不“佛系”,新闻后浪推前浪!办学多年来,新闻学专业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如摩拜单车创始人前CEO胡玮炜、《人民日报》优秀记者景玥、潮新闻编委成员葛熔金、获得香港报业公会“2019年香港最佳新闻奖”最佳经济新闻(中文组) 冠军的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浙江记者站高级记者俞昼、衢州日报首席记者吴江怀、香港Focus Media Network Limited中国媒体项目高级经理张真、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获得"亚洲小姐中国赛区总冠军"称号的吕晶晶等。

排版:新传记者团 符若晗

指导老师:李晓鹏、陈荣辉

责任编辑:王琦

审核:陈荣辉

终审:李晓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