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说 | 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桥乡遗梦)

海曙统计 2019-05-05

浏览新海曙地域的历史长河,你会惊讶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可以被证实的历史可回溯至5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第三层,芦家桥遗址地,就位于现在的古林镇蜃蛟村附近。


夏商时代,这里被称为鄞。秦之后,归属会稽郡。自唐始称明州。唐长庆元年(821年),时任明州刺史的韩察,将明州州治从海曙区鄞江镇小溪迁移到海曙区鼓楼,完成了第一次城市中心的东迁。


历经千年风雨,海曙的文化遗产格外的丰厚。据统计,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109个,还有文物保护点220个,分别占全市的25.8%、18.4%、22.7%和20.6%,的确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发展定位。


宁波是水乡,有水就离不开桥,因此就有数不清的古桥,后来大都因为她们的肩上已背负不起现代人的车水马龙,逐步消逝了。剩下的几座古桥,不是因为他们依然能通行,而是人们想留下一点美、一首诗、一段梦给自己。桥上三三两两的人,或快或慢的踱过去,古桥则安静的横卧河面,聆听着水声,低俯着倒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所以,第二期的“数说 | 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小编就带你探寻那些风格独特的古桥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自古以来,桥总以别样的风情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也因此在其担当的建筑意义之外,更增添了情感的承载。


宁波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桥为渡,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梁文化。据有关专家调查,宁波境内现遗存的古桥梁415座,是名副其实的 “桥的王国”。


而新海曙地域古桥数量众多,小编逐一查阅了宁波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的名称,统计出海曙区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桥梁多达49座,其中百梁桥、高桥和惠明桥等三座桥梁被评为“甬上十佳名桥”。



龙眠蕙水百梁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海曙区洞桥镇蕙江村,南北横跨鄞江中游。

宁波民间有一副趣联:“七塔寺七座塔,塔塔朝天天朝塔;百梁桥百根梁,梁梁映水水映梁”。说的是宁波两处有名的古建筑———七塔寺和百梁桥。百梁桥位于洞桥镇蕙江村,古时鄞江两岸野生蕙兰甚多,春夏季节,桥堍水滨蕙兰竞放,鄞江因此又被称为兰江、蕙江。而横亘在鄞江中游的百梁桥,似一条黑色巨龙卧在蕙江之上,因此,桥头黑色木匾上书 “龙眠蕙水”四个金色大字。

百梁桥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年),绍兴十五年(1145年)和明成化八年(1472年)两次重建;清代嘉庆、咸丰和光绪年间再经多次修护;1983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当地百姓捐款上千人次,修护百梁桥。2003年,政府对百梁桥桥体腐朽构件进行更换,并恢复了桥体两端石阶,还全面按照原始色彩油漆,达到 “以旧修旧”的古朴风貌。经过多次修护的百梁廊桥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现桥长77.4米,宽8米,6墩7孔,桥上建有瓦屋桥廊,桥梁由124根大木架设,是省内现存最长的石墩木梁廊桥。1998年被评为 “甬上十佳名桥”之一,200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词解释】

分水尖:桥墩进水的一面砌成锐角,迎击洪水和冰凌,保护桥墩和桥身。



久负盛名的高桥

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海曙区高桥镇,东西横跨大西坝河与后塘河汇合处。

高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以高大而名,为鄞西平原最雄伟的古桥。高桥始建于宋,年代无考,宝祐四年(1256年)重建,后历经修缮。现桥修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桥长37.8米,桥面宽4.65米。桥两侧有浮雕荷叶纹栏板24块,栏板间设双复莲望柱26条。1982年,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评为 “甬上十佳名桥”之一。

高桥之所以久负盛名,一是因为历史悠久,桥身高大,雕饰精美。二是因为古时从宁波出发,由水路北上,或赴仕或赶考或商旅,必经此桥,高桥寓意高升、高中,深合人心。三是因为高桥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历史上的高桥之战使宁波 “滑子”(草席)名扬天下。

据记载,高桥曾是南宋首次大败金兵的战场。相传在南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冬,宋高宗赵构经鄞州逃到海上以后,高桥景安铺驿道上发生了著名的宋金 “高桥之战”。那年腊月三十,明州城内的百姓忙着过年,金兀术的大将阿里浦卢浑率4000铁骑,从陆路过高桥,气势汹汹临近景安铺。宋将张浚、杨沂中指挥士兵,将宁波 “滑子”(草席)铺设在地上,顿时金军人仰马翻,被杀得血流成河。自此,“高桥之战”成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胜仗,而宁波草席,被称为 “滑子”也由此传开。

数年后,宋高宗回到临安,降旨嘉奖张浚、杨沂中 “高桥之战”有功,在桥边为张、杨建起了宁德庙、锋庙,百姓们为表示庆贺,每年的三月都会举行 “高桥会”,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会期一般持续三四天,聚众数万,队伍长达数里。迎赛队伍从高桥出发,先至望春桥石将军庙,行至城区望京桥折回,至凤岙过横街头返回。到了民国时,庙会被禁至今,最近,听说高桥镇计划复办“高桥会”,真是值得期待啊!



神定气清惠明桥

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东西向横跨在南塘河北岸与惠明港支流的汇合处。

始建于晚唐,宋治平年间 (1064~1067年)倾圮,明正统五年 (1440年)重建,清同治七年 (1868年)再修,为浙东现存最早的双孔高拱桥,也是宁波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桥。惠明桥长26米,宽3.7米,1998年被评为 “甬上十佳名桥”之一,现为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明桥北通甬城,南达奉化,成为南北交通纽带。桥面两侧石栏板共14块,望柱16根,抱鼓石4块,步阶各10级。桥洞两孔之间镌有伸出的龙首,雕刻细腻,是用来镇水的鳌头。龙头下有两副对联,南面为: “惠泽周流交注双湖日月,明山绵亘远通三郡轮蹄。”对联首字点出桥名,桥因水而起,水由山而生,故惠字在前,明字殿后。 “明山”是四明山。轮蹄,车轮马蹄,代指交通。对联点出了惠明桥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北面的对联为:仍旧址建新梁七乡引籁,导行春通仲夏两派汇流。应是明代重修时所刻,同样说明了惠明桥曾发挥的重要作用。惠明桥做工精细,造型风雅古朴,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惠明桥的衰落始于宋代。南塘河本来北通芝山里龙江,与广德湖南端徊连,后广德湖因时任明州太守的楼异下令废湖垦田,南塘河随之壅塞,水利布局的变化改变了陆路交通格局,惠明桥从此便静静地长卧于南塘河口的清波之上,不闻船桨之声,只与绿竹苇草相伴。


三座名桥,是不是觉得不过瘾?小编还整理了海曙区九座古桥风采,分享给大家。它们分别是桃源福地万安桥、尽舒长袖悬慈桥、敦厚安详老洞桥 、城南第一甬水桥、含情脉脉月湖桥、望春桥上望春波、非凡十三洞桥、上升永济桥和宁波地标——灵桥。


桃源福地万安桥

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武陵山下的林村。

万安桥始建于北宋,具体年份不详,元代后期至正年间(1342~1368年)曾有重修记录。桥长16米,宽3.2米,为二孔石拱木廊桥。两个石砌圆拱直径5米,映入水中,如满月般,带有几分清雅和俏皮,因此,附近的村民还给它起了个小名叫“洞桥”。

关于万安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林村地处四明山东口,大雷山之水经林村桃源溪入广德湖,又注入城内的月湖。有一年正赶上大雷山洪峰期,洪水排山倒海而来,桃源溪上所有的桥都被吞噬了,惟有万安桥威猛稳健,独自抵抗着狂潮。眼看洪水快要淹到桥顶了,七位仙女飘然现世,她们仙拂一挥,洪水马上退避三舍,从此万安桥保住了。

虽是传说,但千年洪峰始终未能冲垮桥墩,必然有因可究。经专家们实地测量,发现这与桥梁构造不无关系,万安桥的分水尖长达4米,厚1米,两桥洞的跨距达5米,而且桥孔高度大于桃源溪最大洪峰的高程,如此一来,万安桥就有了足够的泄洪空间,哪怕洪水再肆虐,淹没了桥面木廊,双孔石拱依旧无恙。可见,“万安”二字并非单为讨个彩头,它确确实实是万安福地。

【名词解释】

石拱廊桥:由石拱桥演变而成,再在桥上覆盖木屋。



尽舒长袖悬慈桥

位于海曙区鄞江镇悬慈村境内。

悬慈桥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 (公元1023~1032年),全长18.34米,宽近6米,桥上覆盖木屋5间,以大柏木为梁,叠石4墩5孔。桥墙上,8根悬伸出的石梁,有力地承托着长达10.64米的木梁,使承重梁跨度缩短为8.94米,成为浙东罕见的伸臂式木梁廊桥。

关于悬慈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北宋晚期,金兵入侵,孝子张无择背着母亲一路乞讨来到这里。为躲避金兵,张无择将母亲隐蔽地悬挂于井潭,逃过一劫。后人因感其孝心,特别建了 “悬慈庙”和 “悬慈桥”。

【名词解释】

伸臂式木梁桥:又称悬桥、挑桥、飞桥。为了取得较大的木梁跨径,采用圆木或者方木纵横相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出挑,等到两头相距五六米时,再以梁搭接。



敦厚安详老洞桥

位于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南北横跨南塘河。

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 (公元960年)。当时的鄞江镇为古鄞县县治,当时的南塘河发挥着行洪、排涝、灌田、航运及城区供水的重要作用,因此,横跨南塘河的洞桥也成为联接浙东南北的陆上通途。 “溉禾稼,通舟楫,农作旅行悉赖以安”。因洞桥始建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故村民们称为老洞桥。

洞桥是一座厚墩双孔木梁廊桥,其桥墩由条石砌就,厚3米,宽7米,迎水的一方做成分水尖,减轻了洪水季节急流的冲击力。遥遥望去,桥墩犹如中流砥柱,巍然如山。

洞桥长18米。桥面由直径约33厘米的30根柏木为梁,上铺地板,竖立64根木柱,建9间廊屋。廊屋中间为通道,西为商店,东置木凳,供行人坐歇。桥南北二堍各建四柱的硬山顶凉亭,使洞桥的整体建筑构造富有变化。由于远看洞桥犹如一座楼台,因此桥上有楹联曰:舟楫频摇波底月,楼台倒影水中天。

洞桥在昔日也曾是商贸和人文荟萃之地。据记载,以前桥旁有建于唐代的天王寺和兴教寺,有建于宋代的天兴寺和建于明清的回龙庵,甬上名流望族中的楼氏、赵氏、朱氏等近千户聚居于此。至今桥边留下的百米船埠,数十缆绳孔还历历在目。据说当年桥下二洞往返于甬城的航船每天多达40余班,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刻在洞桥桥亭上的对联 “巩固舆梁广通过客,苍茫烟水频泛来船”,是当年繁华景象的生动写照。

【名词解释】

厚墩:指桥墩平面宽在2米以上者。厚墩是古时中国北方建造拱桥常用的方法,用巨大的石块砌筑,十分坚固,以对抗洪水。



城南第一甬水桥

位于海曙区南郊路中段。

据 《宝庆四明志》记载,自明州刺史黄晟筑外城以后,宝庆二年,胡榘重修,并开了十道城门,其中南曰 “甬水门”。源出它山的南塘河,经甬水门边的 “水门”入城,止于日月二湖,是滋育古明州城内的生命之水。南塘河长达25公里,其间经过许家桥、惠明桥等十四座桥,而甬水桥,则是到达城南的最后一座高拱石拱桥,因其横亘江河要律,地理位置显要,所以又称为 “城南第一桥”。

甬水桥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 (公元1100年),原名 “夏家桥”,到明代正名为 “甬水桥”。据传有皇帝过此桥,之后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员到此都要下马,因此俗名“下驾桥”。现存的甬水桥是经清光绪二十五年 (公元1899年)重修,列为宁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甬水桥全长23米,桥顶宽2.75米,而桥堍宽5米,桥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桥面中心铺着块0.9米×0.8米的荷花石板,桥东桥西各设28级石阶,南北设有桥栏5块,圆形望柱6个,柱头雕刻荷花,南北桥墙上还各有一对镇水龙首,作仰首状,意镇水怪。

甬水桥拱矢高大,造型优美。拱矢离水面4米,跨水7.8米,官船可以顺畅地往返。千余年来,甬水桥一直是古明州通向浙南和浙西的咽喉要道。据1980年的统计资料,甬水桥下年客运6000人次,货运60吨,每天至少有40班航船从甬水桥下通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陆上交通的发展,甬水门消失已久,甬水桥下已无航船通行,好在甬水桥畔,南塘老街游人如织,夕阳映照下,漫步甬水桥,还能够追忆当年繁华一二。



含情脉脉月湖桥

位于海曙区月湖公园内,又名湖心东桥,是月湖的古迹之一。

自明州刺史黄晟筑外城以后,被框入城内的月湖逐渐被众多文人墨客所青睐。北宋治平年间 (公元1064~1067年),月湖中心的湖心岛上兴建湖心寺。熙宁六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赐名 “寿圣院”,并建起了一座简便的木桥。 元丰七年 (公元1084年),木桥改建成了石拱桥,名称 “湖心东桥”。元佑八年 (公元1093年),明州大旱,太守刘珵栽柳植松、疏浚月湖,并以积土堆建成芙蓉洲、雪汀、烟屿、菊花洲、月岛、竹屿、芳草洲、柳汀、花屿、竹洲等十景,即 “月湖十洲三岛”的胜景,同时又建了座更为小巧的 “湖心西桥”。自此,湖心寺东西的两座石砌高拱桥,都可供官船出入。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 (公元1781年),湖心东桥按照原样重造,更名为 “月湖桥”,并镌刻在桥额上。此外,还将湖心西桥称为 “大厅桥”,湖心寺改名为 “月湖庵”。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厅桥已经在30年前被拆为平桥,近年又按原状重修,而月湖桥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浑圆的风姿。

月湖桥整座桥身都是用规整的条石叠砌,全长15.7米,桥顶宽3.3米,桥堍宽5米。桥东桥西各设24级石阶,每级高度才10厘米,所以过桥一点都不会感到吃力。月湖桥娇小精致,桥面中心石板上有一块直径为60厘米,刻有“玉堂富贵”的石刻踏脚石,两侧有垂带踏步,踏脚石上的朵朵玉兰花虽已经被无数脚印磨平,却依稀可以辨认出昔年的风采。1981年,与湖心寺一同被列为文保单位和保护范围,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名词解释】

玉堂富贵:江南园林中将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配置在一起,取谐音 “玉堂富贵”。



望春桥上望春波

位于海曙区望春街道境内。

“望春桥上望春波,草绿苹香凫鸭多。最是城西好风景,夕阳处处起田歌。”这首脍炙人口的乡土风光诗,是清初鄞县经学家、史学家万斯同,在《鄮西竹枝词》中描写的望春桥。

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望春桥始建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为当时官塘河上第一桥。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因宋金高桥之战祸及望春桥。绍兴初年(1130年)望春桥重建。在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望春桥曾更名为“宝庆桥”。此后又屡次修缮,其中桥额上记载的,有清代乾隆庚辰(1760年)初修,光绪丁酉(1897年)重修。

从始建至今,望春桥已历千年风雨。 官塘路,是古明州城通向历代京城的“国道”。官塘河旧称西塘河,宽30米,长约13公里。昔日往来明州的官员学子、军旅僧道走的大多都是这条大道。明代晚期,有钟氏在此聚族而居,称为“望春钟”村。站在望春桥顶上,当时可远眺廿五里外的望春山,而桥东七里外宁波城的迎恩门城楼,也依稀可辨。

望春桥顶的7棵树,是望春桥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如果任其生长,势必影响古桥的安全。2005年由曾住桥边的港胞钟宝昌先生出资重修,除去危及桥体的桷树。

重修后的望春桥全长28米,桥堍宽5米,桥顶宽4米,南北各32级石阶,桥身和桥拱选用规整的梅园石。拱矢的高度为6米,桥洞的跨水为9米。北堍桥下建有1米宽的拉纤石板路,桥柱和桥栏雕刻荷叶和仰莲,桥堍有雕刻精致的祥云抱鼓石。建在桥北堍东侧的一座歇足亭可供旅人遮风避雨,谈心赏景,一幅对联活画出此种的妙处:“出城约十里而遥,足力疲余于时处处;观水坐一桥之侧,眼光洗后对此茫茫”。

【名词解释】

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



非凡十三洞桥

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湖山村。

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 (1796~1820年),桥面全长53.31米,桥墩高近6米,东西横跨湖泊河。是宁波孔数最多的塘河桥,也是现海曙最长的多孔石梁桥。

根据清代 《甬上望族表》记载,在宋代嘉熙年间 (1237~1240年),宁波第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孙董全八,听闻鄞西山碧水清,于是从慈溪迁入现海曙集士港镇湖山村,在此渔樵耕读,世代繁衍至今,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董家村。清代嘉庆十四年 (1809年),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名列嘉庆己巳年恩科会试第七名,官授江西余干县知县。在离家30余年为官期间,董澜始终恪守官缄,勤于治理,政绩显著,且一生两袖清风,深得民心。

董澜虽然在外为官,但仍十分挂念家乡。当时董家地处湖泊河边,宽阔的的河面阻断了与对岸的交通,村民们出村进城都很不方便。于是董澜出资牵头建造了一座石桥,就是现在海曙第一长洞桥——十三洞桥。从此便打开了董家村几近封闭的大门,沟通了湖泊河两岸的交通往来,附近村人只要过桥即可到董家横、高桥和集士港。

十三洞桥全长53.31米,宽2.2米。桥中心微微拱起,桥面用长石铺砌而成,没有设步阶以方便车马通行。桥的两侧有26块护栏石,中心桥栏两侧刻有“十三洞桥”4个大字。桥身下的桥墩则用棱角条石叠成,上游迎水方设分水尖。史实证实,建桥以来,经过多次洪水洗礼,广德湖上的许多桥都消失了,只有十三洞桥依然巍然屹立。这座历经风雨潮汐洗礼的十三洞桥,分明就是故乡先民的功绩碑,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非凡毅力和聪明才智。



上升永济桥

位于在海曙区高桥镇芦港村的半路庵自然村,南北架跨在西塘河上。

上升永济桥始建于清代乾隆丙辰年(公元1736年),现桥是清光绪癸未年(公元1883年)重建,它是现今西塘河上建成时间最晚、形制最健全、建造最精致、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桥全长26.30米,净跨8.22米,桥孔内设有纤道,桥面宽3.25米,两头各有29级台阶,两侧共设栏板、抱鼓18块,间立望柱,匾式桥额嵌于中栏外侧的拱券之上。

上升永济桥代表了宁波古代造桥技术的最高水平,建成至今已有130年,从未大修,却依旧保存完好。现存桥上的雕饰,十分精美。桥面硕大的桥心石上,刻着寓意“吉祥如意”和“平升三级”的精致雕饰。桥下拱顶正中龙门券上刻着“鲤鱼跳龙门”图案的浮雕,是宁波古桥中最精致的。桥墙的联柱石上,伸出四只吓唬水怪的龙首,口内含珠。联柱石下则成柱础状,刻有寓意长寿的鹤鹿及暗八仙等图案。令人可惜的是,桥面栏柱上的雕饰,除了抱鼓石尚好外,望柱上的狮子,现在只剩下一只了。

除了桥上的雕刻外,此桥的桥联、桥碑、桥额也值得一品。 桥墙上有两副桥联,东西分别为:上跨长虹路通两岸,升看朝旭彩映中流。永古津梁基安磐石,济人功德惠胜乘舆。

其中“乘舆”二字用的是“乘舆济人”典故:春秋时代,一个叫子产的人主政郑国,有次外出时,来到溱水和洧水河边,看见百姓们不能蹚水过河,他就用自己乘坐的车子来回载百姓过河,这事被广为流传,后人有“子产以乘舆济人,惠政遍人口”之说。这里则称,建造上升永济桥的功德更要胜过子产。这两副桥联,还是一首藏头诗,只要将四个句首的字拆出相连,就是桥名。

那么,此桥的桥名又是如何来的呢?

据说古时,西塘河是古代宁波北上京城、联系中原的主要水道,河上多官船,跨河所建都是高大的石拱桥,现存的还有四座,分别是高桥、新桥、上升永济桥、望春桥。高桥和望春桥历史悠久。新桥,历史相对较短些,上升永济桥建造的年代,比新桥更晚,由于上升永济桥在新桥的上游,因此被叫做“上新桥”,“上新”刚好谐音“上升”。至于桥名后面的“永济”两字,原先是附近一座庵的名字,由于建桥之后,两岸再不需舟渡,而“永济”的名字,恰好含有津梁之意,桥名就取为上升永济桥了。



宁波地标——灵桥

浙江省文保单位,东西跨奉化江,连接药行街与百丈路。

灵桥俗称老江桥,它的历史,几乎与宁波城同龄。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在三江口之西筑宁波城,随后用蒙锁将船连城排,上铺木板,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建成宁波历史上第一座跨江桥梁。传说建桥时,天空出现一道彩虹,经久不散,如有灵异,于是取名“灵现桥”,简称灵桥。

传说虽神奇,当时的桥却着实简陋——桥身由16只扁舟排列组合而成,上铺六尺宽的木板,以篾索联系成排,连络两端。浮桥全靠船体承负桥身重量,随潮汐涨落上下起伏,极不稳固,时有绳崩桥断,舟覆人溺之患,进入台风暴雨、大潮汛期,更是险象横生。

1931年,在旅沪甬人的倡议下,“改建宁波老江桥委员会”成立,筹措建桥费用70万银元,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得标总承包。桥型为三联钢骨独孔下承式公路桥。按该方案,桥长97.6米,桥面宽19.8米,人行道每边4.6米,中行车道11米,桥面最高潮位4.6米,两端桥脚为马蹄式。桥设计承载能力为20吨。在当时,这是我国最大最新型的独孔大环桥。1934年5月,改建老江桥正式开工。1936年5月,改建工程竣工。

由于改建工程中的质量要求近乎苛刻,再加上独特的工艺设计,使灵桥异常坚固。新灵桥建成后历经沧桑。战争时期多次遭到飞机轰炸,留下伤痕累累,却始终屹立不倒,可谓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灵桥曾先后有过3次大修和3次小修,并加宽了桥面。目前,宁波市区相继矗立起10余座跨江大桥,但灵桥之上过往车辆川流不息,作为宁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岿然矗立,倾听着这个城市的匆忙脚步。


统计人眼中的数据可以是大美山水,也可以是湮没于历史长河的文物古迹。各位亲们,有没有感受到海曙区的文化古韵,还有很多精彩等着我们一起去探寻,请关注“海曙统计”,继续我们的数说之旅


下期预告

访贤篇:名人故居


图文均源自《东南商报》和互联网


往期回顾

数说 | 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寻古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