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那些不屑与时间赛跑的人

2017-07-22 布鲁科夫 X博士


假如有这么一个地下室的小馆子,只有十个座位,而且连个卫生间都没有,可是去吃顿饭却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到那不能点菜,给你什么就吃什么,至于消费嘛,至少1700块起步。

你会不会去呢?

有人肯定会来一句WTF,疯了吧,花一千七哪吃不到好吃的,非要到一个地下室小店去挤来挤去?

然而只要看过了纪录片《寿司之神》,你就会发现,面对这间位于东京银座大厦地下室,名叫“数寄屋桥次郎”的小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即便“得用一生去等待”。

|火到什么程度,甚至连奥巴马访问日本时也去搓了一顿

店主小野二郎之所以能被“封神”,靠的当然是他无与伦比的手艺,但是手艺背后最关键的,还是那种六十年如一日,只干一件事,干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这么说吧,一份从流水线上出来的寿司(就是那种地铁站里面随处可见的寿司便当)和经过精心烹制的寿司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有时我们执着于这份寿司所用的材料成本时,往往会忽略制作者在其中倾注的精力和背后的精神。

两份寿司看上去差不多,甚至用料都一模一样,但是流水线上的冰冷与漫不经心却永远无法赋予这份寿司灵魂与温度。

日本的这种匠人精神不仅体现在吃上:他们对物的执着,历来是一种近乎痴狂的状态。就拿X博士最近很热衷的浮世绘来说,一幅浮世绘制作出来需要绘画、制版、印刷多道工序,这些工序加起来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时间。简单讲讲你可能都会觉得:真的太麻烦了!

要制作一张浮世绘,首先先要绘制原稿“版下”,先粗略勾勒出草图,再覆上薄纸将图像细化

然后则需要由专门的“版屋”负责制作雕版,这种雕版必须用纹路细密,木制软硬适中的山樱木制作。

雕版做好了,才可以交给雕版师雕刻,雕版师的第一道工序是先要把画稿贴在木板上,必须一次成功,然后才能进行雕刻。至于雕刻,那可就更个精细活儿了。

光雕版师用的小刀就有一分到三分几种规格(三分折合约9.1毫米),头发和躯干等部位的雕刻必须用不同规格的小刀雕刻。

这还不算,雕版还不止要雕一块,而且雕刻完毕后还需要校正眼色,之后才能拓印:

浮世绘在当时的日本只是普罗大众的消费品,比如历绘就是给平民百姓当挂历使用的版画,役者绘和美人绘便是由画师将当时的歌舞伎和花魁样貌记录下来,有点类似今天的报刊杂志。价格在当时也就跟一碗面的价格差不多。

|购买浮世绘的场景

但浮世绘师却完全不在意这些,他们将精力和审美倾注在一块又一块的木板上,使这些“挂历”和“明星海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艺术品。和现在那些在印刷机器上蹭蹭地印出来的“挂历”和“明星海报”相比,浮世绘完全成为了另一种概念上的东西,尽管机器印刷在技术层面更为先进,效率也更高。

在此给大家展示几张我们收藏的浮世绘,让大家感受下:

下个月我们要在上海办个浮世绘展,具体情况再通知,一定要让大家亲身感受下浮世绘背后的匠人精神!

其实在日本,其实各行各业都不乏这样的例子:武士刀匠人、眼镜匠人,天妇罗匠人比比皆是。前不久不还出了一个“煮饭仙人”嘛,这位白胡子大爷已经86岁了,一生真的只干一件事:煮饭!他认为自己的使命不仅是煮饭,还背负着日本的饮食文化。

|煮饭仙人村嶋孟

日本的匠人们是惜物的,他们可能并不是非常有钱,也并非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只是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把一样自己能做的东西发挥到极致,所以十分受人尊敬。

然而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就总想问: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匠人精神呢?



中国并非没有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的匠人不可谓不多,别的不说,就说能有《天工开物》这样的著作,里面就凝结了多少工匠的智慧和辛劳。

|《天工开物》内页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完全具备我们今天所说的匠人精神的,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一心只在这个领域里钻研,可是在古代中国社会,这样的精神却得不到主流社会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认可。

在主流社会所谓“士、农、工、商”这个排位顺序中,工匠们的地位仅比最被鄙视的商人高那么一点点。这还没算上那些从事“服务业”的手艺人——剃头匠、吹糖人的,吹拉弹唱的,他们被和巫、妓一起归类于所谓的“下九流”,可见地位之尴尬。

|看了《百鸟朝凤》,一定能体会其中的酸楚

而要说匠人精神不受待见,大明朝的这个天启皇帝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皇帝爱好做木工,而且非常的投入,还经常把自己做的家具拿到集市上卖,想跟那些皇城里的杰出工匠比比高下,可是他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被后世史书疯狂嘲笑,成为了“不正经”皇帝中的典型。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陈道明饰演的天启皇帝正在和大太监魏忠贤吹牛



匠人精神的崩塌

当然,要说中国匠人精神真正的崩塌还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吧。这段时间内匠人们更加的吃憋,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好,而是实在已经很难有用武之地了。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席卷中国。那些廉价的西方产品通过倾销一步步的摧毁着国内的手工业,产品没有了销路,工匠们自然没有了出路,不是改行就是失业了。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毕竟日本也和我们一样经历了这个过程,但他们还是保留了相当规模的匠人。


|马嘎尔尼见乾隆要求通商,被一口回绝。这件事被现在的研究者认为是中国错失现代化的最早一次机会。

工匠们命运真正的大转折发生在1949年以后,新中国仿效苏联的模式,对工商业,特别是对民间行会行了大改造。不管你以前是单独干还是团团伙伙的干,能收编的收编,不能收编的取缔。

|手工业者们纷纷响应号召参加了合作组,供销社

|在取缔像一贯道这样的反动会道门的过程中,中国的“武林”也消亡了。

就拿徐浩峰拍的那些武打戏来说吧,各种门派,各种兵器都十分的精细、专业。可是这样的情况到建国后就基本不存在了,各类门派被当成各种会道门取缔,制作精良的兵器也是绝对不可能了。

最重要的是,在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新界定,那种私人的师徒关系就不可能得到传承了,没有手艺的传承,那还谈什么匠人精神。

|徐浩峰电影《师傅》中出现了各种精良的兵器

而从某个方面来说,公有制经济形式和匠人精神在观念是有差异的,其实二者没什么高低,但具体得看在哪个年代了:你想想,在超英赶美的要求下,公有制经济追求的是效率,速度。周总理说了,讲究的就是个“多快好省”,先是多,然后快,后面才是好,而且这里的“好”指的可并不是精致,而是实用。


|当时讲究“和时间赛跑”,当个匠人可能就不能在时间上计较了

更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全面的融入全球化,并且从以前单纯的被倾销市场转型成了生产大国,流水线模式在中国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在这样的更甚之前的效率要求面前,不管是工匠本人还是他们制作的产品,都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了。

举个例子,如果让你回到35年前的北京,作为待业青年的你有两条路可以走,左边那条是去夜壶厂当业务员,右边那条是跟着做钢笔的老师傅学手工做钢笔,你选哪条路?

想着过好日子的人肯定会选去当业务员啊,虽然看上去可能并不体面,但在那个追求效率年代里,慢工出细活不就等于是在跟整个时代对着干嘛。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有数,不管你是钢笔师傅还是出色的裁缝,留给你走的路并不宽。

工匠们制作的东西卖不出去,收入就提高不了,甚至还不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挣的多,在赚钱和花钱这事上,他们已经找不到平衡了,所以基本也都改行了。那些不改行,但是想赚钱的人也大多宁愿去造假、仿制也不愿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就拿90年代在我国就刮起过的一股“假洋牌”之风来说吧:这群人的东西也不是做不好,但就是瞅准了国人的崇洋心理,纷纷给自己的产品起个洋名,开始冒充欧洲时尚匠人席卷市场,老人头、梦特娇、花花公子、鳄鱼、皮尔卡丹、马克华菲……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让你眼花缭乱的各种“老人头”牌

|鳄鱼牌永远是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一个谜

|有个牌子直接给自己起名叫有钱老板的

做红酒的只要往名字里加”拉菲“俩字就能身价倍增。做建材的一定要叫马可波罗瓷砖,就连做餐饮的也有那个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华莱士。

一方面是为生活所迫,匠人们自己在转型,另一方面社会也在经历者观念上的巨大改变。从古代中国的文化至上、权力至上,到现在的金钱至上。我们社会的价值观被重新定义了。

匠人越发得不到应有尊重,记得我们小时候,有工匠到家里打个家具,家里人都会客客气气地请他们吃个饭,对这些手艺人还有几分敬重,但后来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把会一门手艺的人当回事了。反而在社会浮夸的风气影响下,那些沽名钓誉的人却得到了更多的掌声。

 

 

重新追求匠人精神

那些假洋牌、假大师,特别注重表面的装饰,对创造与设计毫不在意,然而却在二三四五线城市谋取了暴利,这也侧面反应了一个问题:消费环境对匠人很不友善。

然而世事变迁,今天,这些东西又慢慢变成了人们嬉笑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就是市场的好处,它能随着人的需求不断的去改变。

在千篇一律,毫无质感而言的产品面前,人们厌倦了,他们希望自己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得到满足,他们也越来越会欣赏那些只有手工艺品才能体现出来的美感。物好一分,即使价高五倍也再所不惜。这就是我们我们开头讲到寿司之神能这么火的原因。

当然,通过上面讲的这段历史,大家也知道了现在中国匠人们的处境。不是有需求就天然的会有人来满足你的,也不是有好的作品就一定会流传开来的。大家都需要用心去寻找那些已经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匠人们,去重新感受他们的精神,去重新发掘他们作品的价值。

7月22日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的中国匠人大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作为全球华人中最知名的文化创意盛会,本年度的会议以“以匠心致未来”为主题,从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传统和当代东方生活美学,包括古安华、上九、谢华、甘而可等各路大牛及新生代匠人中的佼佼者都出席了这次大会,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中匠人们的手,你就能知道这场大会是多么的匠心十足了。

最后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东家·手艺人APP。这个平台汇聚了来自东亚文化区域内5000 多名手艺人,作品覆盖茶器、首饰、服装、文玩、家居、古法食品等诸多领域。大家可以在平台上结识你欣赏的匠人,了解他们的故事,购买他们的手艺作品。

以“让传承成为潮流”为使命的东家,希望能够为民间匠人提供一个商业化的平台,通过“买卖”与“使用”,来保护传统文化的延续。假如你是一个不屑于时间赛跑的人,这里就是一个可以安放“匠心”与“情怀”的归属地。


点击“阅读原文”,去寻找那些不屑于与时间赛跑的人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