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部 武大文科学报 2022-04-24



本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专栏)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


百年大党有效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唐皇凤


党的纪律建设之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

杨正军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题研究


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

张福贵


哲学研究

如何破除概念拜物教——阿多诺的理论及其启示

王晓升


《资本论》自由观的新共和主义阐释及其困境

周可


《共产党宣言》序言的理论价值及其方法论启示

郑召利 王瀚浥


文学研究


子部世界中的欧阳修——古代经典作家知识结构的一个案例分析

何宗美


再造“基层中国”——《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本事研究

张均


历史学研究

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周积明


经济学研究

文化差异、消费功能与城际消费流动——基于中国银联大数据的分析

王磊 杨文毅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对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刘孟飞


政治学研究

国民对现代国家的意义

周平


法学研究

中美贸易战的美国法根源与中国的应对

彭岳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规制

杨东 臧俊恒


社会学研究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王天夫


论文摘要


百年大党有效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作者:唐皇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政党主导特征。中国共产党为适应经济社会变迁而进行的回应性调适和体制机制创新是缔造发展奇迹的根本保证。在伟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党积累了丰富宝贵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理念更新、制度建设、体制调适、机制创新、战略规划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成为党有效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经验。持续提升党的全面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及具有强烈现代化取向的发展型政党是中国经验最核心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百年大党;全面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型政党;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纪律建设之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

作者:杨正军(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质和显著标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严明党的纪律并重视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积极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其间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完善发展和全面加强的演进历程。始终把政治纪律摆在首要位置,强化监督执纪,加强纪律教育,坚决惩治腐败违纪行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纪律建设;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


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

作者:张福贵(吉林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中国大学学科发展史上,从民国时期大学的“大一国文”到当代大学的“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虽然大学语文课程设立时间比较早,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学科性的不成熟、地位的不确定、属性的不清晰,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是极其少有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过度细分化和学科价值观的过度功利化。大学语文的审美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问题能否得到普遍共识,是其作为一个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语文的地位确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讨论上,而必须有实践性甚至是制度性的支撑。大学语文不应该归属于教育学门类,而应该是中国语言文学中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的二级学科,同时具有公共课属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等教育;中文教育;公共课;学科属性


如何破除概念拜物教

——阿多诺的理论及其启示

作者:王晓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摘要:概念拜物教就是把概念的内容固化。虽然概念有客观的内容,但这种客观内容又是与主体的思考密切联系的,因此,概念的内容不能被固化。定义的方法虽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不能一劳永逸地确定概念的内容,如果把它绝对化,就会导致概念拜物教。阿多诺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方法来使概念运动起来,那就是用一种内在矛盾的方式来定义概念的内容;进而阿多诺提出了用概念的星丛来揭示概念所指对象的特点,他以韦伯的资本主义分析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特点;最后,阿多诺提出用精神经验即要在意识中通过用经验拓展概念的内容来破除概念拜物教,并特别强调经验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阿多诺对概念拜物教的批判对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概念必须与具体的对象、与人的肉体上的经验联系起来,我们不能脱离具体对象和经验内容而抽象地玩弄概念。

关键词:阿多诺;概念;辩证法;拜物教;精神经验


《资本论》自由观的新共和主义阐释及其困境

作者:周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摘要:威廉·罗伯茨的新著《马克思的“地狱篇”——〈资本论〉的政治理论》构建了对《资本论》自由观的新共和主义阐释。通过重新解读《资本论》第 1 卷,罗伯茨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生产和政治领域中存在的非人身的、客观的支配形式,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免于支配的自由观。这一阐释为理解《资本论》第 1 卷的论证结构和政治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它面临的困境在于,片面地将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奠基于交换关系分析,并且误解 了《资本论》中的欺诈概念和原始积累理论的性质。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自由观;免于支配的自由;新共和主义


《共产党宣言》序言的理论价值及其方法论启示

作者:郑召利(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王瀚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撰写的 7 篇序言多被视为附属性文本,掩盖了其本身的理论价值。立足文本进行整体考察,序言丰富拓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凝练表达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更为重要的是,序言随历史变迁不断敞开自身,深入反思了欧洲革命,从原则上指出不同国家依据自身现状选择革命道路的可能性,决定性地阐明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特征的具体化原则。唯有将《共产党宣言》与序言作为一个整体,坚持《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理与历史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巨大理论价值及其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实践;具体化原则


子部世界中的欧阳修

——古代经典作家知识结构的一个案例分析

作者:何宗美(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目录学史所形成的经、史、子、集四部,不仅是古代图书的一种分类,更是一种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一经形成便造就了可供古代作家思想、学术、文学生长发展的知识场域和知识路径。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大家欧阳修,在知识表征上,他同样栖身于四部,并非只以集部的文集传世。四部皆能见到欧阳修其人其著,四部的共同场域产生相互映衬的传播影响力。存于子部的欧阳修著作是相对弱的一支,但从著述史、目录学史以及生活史、文化史角度加以审视,其意义仍不可低估。如他的《洛阳牡丹记》引发了一类著述的兴起,产生了目录体系的新类别,修正了目录学史。他被收入子部的生活类著述,极大地促进了生活、闲情与文学的一体化。将子部作为一种方法,不仅能使我们重估欧阳修,而且也能加深对古代其他经典作家以及文学史、接受史的领会。

关键词:欧阳修;子部方法;目录学;文化史


再造“基层中国”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本事研究

作者: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

摘要: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根据丁玲参加土地改革的实际经历撰写而成,土地改革运动与小说撰写行为都可说是革命再造“基层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小说在对事关农民之“身”的乡村政治经济结构与事关农民之“心”的文化认同结构予以实录的同时,也对“翻身”“翻心”的具体过程予以了必要的淡化与删除处理。如此本事改写的背后,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造以崇尚平等、劳动、集体为特征的新文化的合理诉求。

关键词:《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土地革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丁玲


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

——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作者:周积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史研究的 40 年历程中,冯天瑜是无可争议的前列人物。他于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时期,因应社会变革和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探索文化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文化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纵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上承民国时期的文化通史学脉,并拓新思路,将《中华文化史》打造成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他以持续 40 年的努力,推进文化生成史研究和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东访日本,发掘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资料,为研究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察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另一面相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渊薮;他开拓“历史文化语义学”视域,著成《新语探源》和《“封建”考论》, 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义理、考据、词章、经济相与济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阔大的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与通博的气度,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研究贡献了一流的文化史论著。

关键词:冯天瑜;文化史;近代文化转型;文化生成;历史文化语义学


文化差异、消费功能与城际消费流动

——基于中国银联大数据的分析

作者:王磊(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杨文毅(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摘要:新时代的消费发展不仅包括总量增加和结构升级,也包含空间上的扩展和互动。基于中国银联2016年的异地刷卡消费数据,通过构建双变量二值模型,将消费流动分为人口流动和异地消费两个前后衔接的行为环节,从分步决策的视角探究城际消费流动的原因,可发现:距离是阻碍人口流动和跨城消费的因素之一,城市群交通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距离的负面效应;文化差异是影响人口流动方向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尽管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人们跨地区消费的意愿,但仍未能扭转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城市消费功能是影响消费流动的基础性因素,但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尤其旅游业的发展尚不充分,限制了对外消费吸引力的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流动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衡性,大城市吸引了很多人口流入而且能够激发消费决策,但中小城市差距较大。为此,中小城市需要首先致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吸引人口流入,进而利用地域特点打造消费地标激发人口消费,从而缩小城际差距,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消费体系。

关键词:消费流动;文化差异;分步决策;城市群;银联异地消费;人口流动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基于对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作者:刘孟飞(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基于 2008-2018 年间中国 26 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机制与影响效应进行多维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发现:金融科技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即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倾向会提高,进而加重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的作用程度较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货币政策、人民币实际汇率以及国际利差等因素也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CoVaR


国民对现代国家的意义

作者:周平(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摘要:国民是国家塑造成的一种社会政治身份,蕴涵着社会人口与国家互动中形成的一套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表现为由国家保障其权利并能自主支配自己行为的个体。这样的社会政治身份,首先出现于欧洲民族国家的构建中。民族国家即现代国家在基于一元性国民权利构建制度体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国民的内涵并建立起相应的国民体系。采取民族国家制度体系的其他国家,也通过人口国民化而构建了自己的国民身份,并以其支撑自身民族国家的构建。国民在现代国家构建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大厦基础的砖石。西方的国民体系在受到多族化侵蚀后出现严重问题的现实也表明,成熟的现代国家的国民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对现代国家大厦形成严重的冲击。鉴于此,对现代国家进行理论阐释和建设都不能忽略国民这个关键性的环节。

关键词:现代国家;身份;国民;人口国民化;多族化


中美贸易战的美国法根源与中国的应对

作者:彭岳(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中美贸易战有其国际法框架效应,主要体现在中美双方会优先依据 WTO 协定证成本国贸易措施符合国际法,同时指责对方措施欠缺国际法依据。随着 WTO 体制被边缘化,中美贸易战的美国国内法根源问题开始凸显。长期以来,美国基于嵌入式自由主义理念分配贸易规制权,由行政主导贸易自由化进程,由立法主导国内调整援助政策。受国内法律和政治因素所限,美国总统行为与国会立法相互脱节,贸易自由化常与国内社会稳定政策脱钩。美国政府转而基于新嵌入式自由主义、新重商主义等理念,试图将国内矛盾转嫁给贸易伙伴。随着拜登政府重拾国际多边主义,我国当前应未雨绸缪,以考虑加入CPTPP协定为契机,从增强贸易多边体制包容性的角度,认真对待相关条款,判断其可接受程度,寻求与美国政府达成共识,减少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法根源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中美经贸摩擦;贸易战;美国法根源;嵌入式自由主义;CPTPP 协定;WTO 争端解决体制;TPP 协定;拜登政府;中美关系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规制

作者: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

          臧俊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数据市场已经呈现平台、数据、算法的三维竞争结构。数字平台改变了市场竞争的外在形式和内在逻辑,其作为海量、多元、实时的数据集合体,通过数字技术和算法设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和优势地位。传统的价格中心型分析框架因此显得僵化,新型垄断行为和市场力量的界定、竞争损害理论均因此需要重构。反垄断理论体系需反思平台经济结构,构建三元融合分析框架,以市场力量作为衡平中心,强调规制数据市场与鼓励数字平台做大做强同等重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关键词:数字平台;数据生产要素;平台经济;数据要素市场;大数据杀熟;市场竞争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作者: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空间与地点是城市社会学中的两个不同但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抽象的、跨越个体的存在;后者则包含个人与群体身份的、用于定居的具体位置。除齐美尔以外,经典社会学家对于地点没有直接的论述。在从聚居地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与地点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城市社会学家在讨论城市与城市生活时,几乎离不开地点。各个理论流派看待地点的视角并不一样,因而地点在各个理论中的位置与功用各不相同。在芝加哥学派以来的城市民族志研究中,对地点在城市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有着深刻的阐述。人与地点的关系应该成为理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实施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考量因素。

关键词:地点;人地关系;城市有机文化;城市亚文化;城市社会治理;城市社会学

扫描二维码 阅读全刊电子版



阅读原文查看电子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