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是睡觉困难户,妈妈总休息不好,分开睡这件事还有戏吗?何时分床、怎么引导,都在这里了!

2016-12-21 猪猪妈妈 慢成长

花时间·说

经常收到妈妈们的咨询:

“孩子晚上睡觉总是不踏实,会哭,需要反复抱着哄睡,我一直睡不好,太累了,怎么办?”

“宝宝已经25个月了,一直都是跟我们睡,什么时候可以分开睡呢?”

“是不是一开始和孩子同屋睡是错的?应该学美国那样分屋子睡吗?可是我不放心啊,孩子也总哭……”


育儿的种种坎坷中,最让妈妈们心力交瘁的不是生产的疼痛或是哺乳的辛劳,而是“睡觉”装个大难题。孩子睡不好,全家人都休息不好,尤其是妈妈,从孕期开始睡眠就受到影响,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不用夜奶了,可小家伙也难免踹来踹去、满床滚。


其实我一直也在面对这些难题,女儿现在到了一个贪玩儿的阶段,每天即使上床后都缠着人嘻嘻哈哈,不肯睡觉。昨天晚上淘气不睡觉,我有些生气,问她,你怎么还不闭眼睡觉呀?小家伙儿说:“我闭上眼睛看不见妈妈了怎么办?”——你瞧,她一句话就把我萌化了,让我又舍不得她。但在不睡觉拖晚这件事上,真是不能妥协呢,一旦立场不坚定,小家伙就可能会一直熬下去。


究竟改变孩子“睡觉困难户”的状态?孩子多大可以和家长分开睡?怎么引导和培养呢?今天分享的文章正是帮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到了晚上就要母婴分离?

如果没有特殊的问题,母亲和婴儿一起睡比较好,等待孩子自己主动独立睡。


母婴同睡最重要的好处(仅这一条就足以)就是安全感。婴儿就得跟母亲多待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离才好,为什么晚上要刻意分开?国外有很多人是从出生就让孩子自己睡,美其名曰为独立,可是独立这事应该孩子自己做主,他们的安全感满足了自然会寻求独立的。

很多孩子到上小学了还不自己睡,根本不提自己睡的要求。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孩子的安全感没有真的得到满足,二个原因是家长没有抓住孩子独立的信号,过度担心阻碍了孩子的独立,这一点何止在睡觉方面,其他方面都是这样。

所以很多人才会有这样的两难:要么就出生强迫婴儿自己睡(安全感怎么办),要么一旦“失守”就得睡到上小学以后(独立性似乎又被耽误了)。其实是可以两方面都兼顾的。

当然,怎么睡要结合每家的具体情况,只要大家相对综合最舒服,就是好的选择。

本文主要强调两点:

1.不用仅仅因为担心孩子不够独立而选择出生就分房睡。

2.如果选择母婴同睡,从一开始就尽量不阻碍孩子的独立。


不仅要和妈妈一起,还要和爸爸一起

下面具体说说我家的情况。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选择了婴儿床拼大床的睡眠方式(只要卧室空间充裕),彼此陪伴又互相独立。这个想法是从《西尔斯育儿百科》上看到的,书上有个图,我们看到后立刻选定了这种方式,专门买了一个可以拆掉一边围栏的婴儿床。

顺便说一句,婴儿不仅要和母亲一起睡,也要和父亲一起睡。没错,是爸爸,而不是姥姥、奶奶、阿姨等人和妈妈一起跟宝宝睡,当然更不是没有妈妈由其他人陪宝宝睡。

这样的布局就是在维护爸爸妈妈的第一位关系,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这个第一位的关系不仅仅是睡眠安排的布局,还体现在明确地告知孩子界限:这是爸爸妈妈的大床,这是宝宝的小床,各睡各的床。

偶尔他爬到我们中间来睡,我们会尝试过一会把他劝走,小一点时主要用把他轻轻弄走的肢体语言表达拒绝,大一点主要靠语言劝说,有时候他先睡着了占了我们的地盘,我们也会把他搬回去,他总共只有不到五次得逞(事实上没妨碍规则的坚固)。

我们的坚持规则让他明白界限,自然就明白了他的位置。我们的大床没有因为有个娃被霸占,我们没有自己挤着没地方睡让给宝宝。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享受一起睡这件事,不仅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亲密的场景我就不秀了。睡前程序在我们家都是亲子游戏时间,由孩子的秩序感主导。

无论我们再忙,我们始终守住了陪孩子睡的底线。(娃爸从来不出差,偶尔我出差或我们俩有人生病的时候,由另一个人单独带娃睡。)

想要孩子睡得好,先要学会偷懒

这里要强调一下,保证较好的睡眠质量,很重要一点是:不要画蛇添足做太多孩子根本不需要的事情,打扰孩子的睡眠(这一点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否则大家都累都睡不好。

秘诀就是偷懒。

睡不好觉是育儿中最磨人的事情之一了,我们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偷懒。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晚上我除了喂奶、大便换纸尿裤(也就很短时间段有此需求)之外啥也不干,不拍嗝,不安抚,不管娃冷不冷睡没睡,只要不大哭就不理娃,我自己倒头就睡。偶尔娃晚上小闹一下,我就扔给娃爸管,娃爸比我更偷懒,往往更快达到效果。半夜试着玩点花样没人响应,娃只好乖乖睡觉。

10个月(其实可以更早)的时候路易就自己入睡了(那时还没断奶,睡前喂奶但不奶睡),一开始还摸摸他安抚,很快啥也不用了,我们关灯就睡自己的,管他啥时候睡着的。

偶尔娃睡前光玩不睡觉,我就动用上娃爸这个绝密武器,让娃爸挨着娃睡。娃爸没两分钟就呼噜声连连,娃一看没劲还是睡觉吧,不一会也进入梦乡。娃爸也好有成就感,常常争着陪宝宝睡,觉得共享睡眠很亲密。



断奶以后(我生病需要吃药两个月,断奶过程很顺利,娃没感觉到没奶吃的威胁,就忘记了吃奶这事,半夜娃就不醒了,偶尔哼哼摸一下或安抚一句话就好。(我是一个早出晚归的在职妈妈,没提前断夜奶,选择一起睡也有这个原因。)

除了偶尔生病,路易晚上几乎没磨到我们,睡眠质量很好,睡得时间长。白天睡眠也是如此,从两个月起自己形成了规律的3小觉(那时候我们自己带娃,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很安静),一共4、5个小时,后来慢慢减至两小觉、一小觉,现在(2岁9个月)白天还能睡3小时,加上晚上睡眠总量都达到甚至超过标准。

其实路易曾经是个“睡眠困难宝宝”。在两个月之前,我们家是有很多人带娃的,娃有点小破事就一堆人冲上来,人多杂乱的结果就是路易白天一点觉也睡不成,睡得不好就更难睡好,恶性循环,人少干扰少就好了。

以上这些都给了孩子体验,睡觉是自己独立可以做的事。

随着娃越长越大,那个婴儿床有点小了,我们也没有换个大点的儿童床放旁边(其实主要是因为懒)。路易天天挤着睡,大床边上占得多点我们都要跟他抗争一下(主要是为了自己睡着舒服),没有给他创造引诱他留下来的环境。

2岁的时候,路易有一次非要自己到客厅睡,我们当时还觉得好受挫被抛弃,后来弄明白是秩序感在“作祟”,路易是怕热要和客厅的电扇在一起,后来把电扇拿到卧室就好了。

这件事提醒了我们,从这以后我们就做好了有一天孩子会主动离开的心理准备,这对我们后来的不阻碍非常重要。


孩子到了敏感期会主动提出分离

果然,过了好几个月,路易开始出现这样一种行为,如果他睡前生气了,他就要求到客厅沙发去睡觉。生气的情况比如想做什么事没做好,比如不小心碰到头了,比如爸爸妈妈没按他的秩序感操作。

我们一开始觉得客厅沙发没法睡呀,又冷又小又不舒服,可很快发现他是铁了心要去的。如果不让他去,脾气铁定升级,有一次他拉不动我们,几次自己勇敢地冲出去,因为没有灯害怕又回来。而且,无论他脾气升级到哪个程度,只要一到外面,立刻风平浪静,如果他一要求你就让他去,他都不用你陪着自己在那很快睡着。我们一开始还等他睡死把他抱回来,结果他半夜醒来发现自己被抱回来也很生气。

我们很快转变思路,只要他要求就让他自己睡吧,我们只用给他周围放置些椅子保护,就可以回来高枕无忧了,不用跟他较劲,也不用等他睡着,多好。有一次路易就这样一个人在客厅睡的,第二天醒来问他睡得好么,他还说睡得好。

还有几次他累了,跟我们说他自己去睡觉了,就真的睡着了。比如有一次爸爸陪他在沙发玩,路易突然说:“宝宝要去睡觉了。” “爸爸陪你去吧。” “爸爸不陪,爸爸坐在沙发上。” 说完他自己就去我们房间睡觉了,也没关门。等我们在浴室开着门洗漱忙完一看,路易已经睡着了。还有一次中午,由于买了新家具在安装,我们都忙得要死没人管路易午睡的事情,路易撑到3、4点,突然自己说宝宝要去睡觉了,自己到床上睡着了。

他要争取的,只是一个在哪里睡、什么时候睡的自主权。

我们又想,他要自己睡,干脆建议他去书房睡,比沙发强多了。我们唯一的引导,就是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房间,宝宝是在这里睡的。有几次路易要求我们陪他到书房睡,我们虽然最后妥协了,但明确强调:“这是宝宝的房间,爸爸妈妈要在爸爸妈妈的房间睡的。”

与此同时,路易自发玩起来模拟睡觉游戏,常常傍晚的时候说宝宝要睡觉了,自己跑到他的床上玩一会,唱歌、自言自语一番,然后过一会出来说宝宝睡醒了,其实根本没睡觉。

再后来,路易主动提出晚上自己睡。有一次,他睡前表示肚子痒要自己去睡觉了(还找个借口,都怪之前我们的阻拦),跑到他自己的房间,妈妈跟着过去,路易说宝宝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是要争取独立空间呢。这次尝试以半小时后路易跑回来结束,他说睡醒了,看来只是一次调整对时间段的模拟。



几次预演之后,终于要真刀真枪了。

春节前一周,路易主动要求自己在独立房间睡觉,我们到门口偷偷看他被发现,他要求道:“宝宝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妈妈走,不要关门。” 早上醒来问他:“宝宝自己睡得好么?” “睡得好。” “宝宝喜欢自己睡还是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喜欢自己一个人睡。” 简直太天使了,我们都没引导,这一切都得益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真是想不到。

过了两天,路易自己睡觉的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后,妈妈刚被他指挥着回到房间钻进被窝,路易又呼唤起妈妈。妈妈过去一看,路易只是为了叮嘱一句:“妈妈房间的门要关上。” 好感动!原来,他观察到爸爸妈妈的房间每天都锁门,之前他要求不关门只是他的安全感需要,那时他还顾及不到爸爸妈妈的需求。尽管我们没提,路易会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有能力顾及别人的时候,主动地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引导孩子独自睡眠的要点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强调一下:


1. 家长不要给孩子传递害怕的信号。


其实路易的关注点并不在害怕上,人家满脑子都是“我是个独立的个体”的想法。家长不要去渲染害怕的情绪,不要提醒孩子自己睡是件很害怕的事。本来嘛,自己睡是件多么普通正常的事。

2. 家长不要表现出不舍或担心。


这不仅体现在不说舍不得的话,不做挽留的动作,还体现在对孩子放心上。不用主动去睡前陪伴、讲故事,也不用半夜跑去看看摔没摔、盖没盖被(我用的分腿睡袋,即使盖被子孩子晚上冷了会自己找被子盖的),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孩子今天要求多少就做多少,明天不要求了就别做。

3. 不需要动用奖励。


我有个朋友也回去试着孩子要求就让她自己睡,本来孩子已经很有动力了(有自己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很兴奋),结果还画蛇添足说自己睡第二天醒来有礼物,搞得孩子半夜兴奋得爬起来找礼物看是什么。孩子想做一件事根本不需要奖励,也不看重奖励。

4. 不要担心孩子会反复。


很多人的心态是,好不容易把“老佛爷”送走了,千万不能妥协让孩子回来,就前功尽弃了。如果你一妥协就前功尽弃,这恰恰说明孩子是被迫自己睡的,才有会一点机会都拼命回来。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也有需要更多充电的时候,反复是很正常的,慢慢自己睡得更多就好了。我们传递给路易的态度是“你来我们欢迎,你走我们为你的成长而高兴”。

5. 有人问怎么跟孩子解释爸爸妈妈一起睡,却不跟宝宝一起睡。


很简单,只需要陈述规则“爸爸妈妈睡爸爸妈妈的房间,宝宝睡宝宝的房间”。我们从来不说“爸爸妈妈不能跟宝宝睡了”、更不去对比似乎“宝宝被爸爸或妈妈比下去了”,他想跟我们睡我们从来都是热烈欢迎,这样的日子说实话不知道还有多久了。你的欢迎的姿态,而不是逃跑的姿态,给了孩子安全感,孩子会更有动力去独立成长。


生活还在继续,孩子就是这样一眨眼就长大了。


作者:猪猪妈妈,西尔斯和蒙台梭利的实践者。




这些原创你可能也感兴趣哦:

带孩子外出,最怕遇到这样的尴尬……

画画好处多多,千万别让错误的启蒙毁了孩子的天赋!

宝贝,对不起,妈妈做错了。

都说给娃“无盐”的爱,吃不吃盐那点事儿,你都知道了吗?

99%的育儿困扰,想通这点就好了!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写了三百多篇原创文章,

从生长发育、辅食喂养到剁手指南、亲子陪伴…

努力打造一个科学又实用的知识库,

在公众号下拉菜单中你能找到更多好文章。

永远别忘了,

在育儿路上有我们陪你一起迎难而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