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道你不喜欢爱笑的孩子?

2017-04-18 花时间 慢成长

我是花时间,香港资深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 

个人微信:baby_hours

文末有希腊众神T恤中奖名单哦!


在欧洲旅行半个月,见不着孩子,怎么能不想?我和吉吉每天都会找时间和孩子视频聊天。


有一次聊天要结束时,我挥手说拜拜,果果忽然提出想拍手,于是我就在镜头前伸出手掌,只见小家伙啪啪地直拍手机,整个镜头都在震。


为了挽救她爸的手机,我主动提出换个方式:“妈妈点点你的小脑门吧。”我伸出食指举到镜头前,假装点下去。没想到果果竟然咯咯咯笑个不停,也伸出小手指着我说,“我点点你的大脑门!”


这下我也一愣——小家伙还击得好快呀,紧接着哈哈哈笑起来。



结果,这成了我们视频连线必玩的一个专属游戏,母女俩在电话的两头凭空指指点点,竟然能玩儿好一会儿。


有次,老公有点儿看不下去了,假装作势抢手机,说:“你跟妈妈好好说话,总也不说话就别聊了。”


果果当然不愿意了,我也不愿意:“我们就是很开心地在交流啊,孩子这么幽默,你不要打扰哦!”


“怎么幽默了?这就叫幽默?”老公非要挤在镜头前出镜一下,还挺不服气。


这就是幽默啊,一个两岁半孩子最宝贵的幽默啊。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忽略掉了呢?



为什么中国父母不幽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幽默是不那么入流的。一些为数不多的谐趣词话、小品文,也是明清才在坊间涌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里长辈,最重视的是“听话”,若说哪个同学“嬉皮笑脸”,肯定是贬义。


而幽默,往往是不那么顺从的,需要独立的思考和反应,甚至有时还有反抗的意味。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的文化中,幽默的人通常很受欢迎,人们普遍觉得,合时宜的幽默代表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他或者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或者才思敏捷、富有创造力,

或者和善可亲、易于交往,

或者乐观积极、热爱生活……


就像契诃夫说过的:“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在孩子未来一生的漫漫旅途中,幽默感实在太重要了。



美国曾有专家研究显示,幽默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具有幽默感的孩子更加开朗活泼,往往更容易讨人喜欢,人际关系更和谐,从而对自己更有自信,也会获得更多机会。


幽默还能帮助孩子应对逆境,例如生活中的不顺心或是学习的压力。懂得幽默的孩子更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或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孩子的幽默你读懂了吗?


其实每个宝贝都是天生的幽默高手,只是有时我们成人没意识到。例如,


当小家伙还不会说话,你只需要一个鬼脸就能让他一次次笑个不停;

她会在你拍照时故意来抢手机,会做许多搞怪的动作来“逗”你拍照;

你不过用一本书或一块布挡住脸,这样简易的“躲猫猫”游戏就能让他乐此不疲;

她会说许多童言无忌的话,明明看到你不赞许的表情,还要一遍遍重复“妈妈小坏蛋”……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现在回头看看上周我发的《育儿过程中,最让妈妈哔了狗的事情是什么?》,许多爸妈的吐槽,不正是宝宝“幽默感”大合集吗?


在中国,老人们经常说“调皮的孩子更聪明”,虽然有些“护短”,但也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调皮”,正是孩子在发挥幽默。


其实,孩子真好哄。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任何小事,都能让他那么开心。如果长大后还能有着一颗纯真快乐的心,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有研究说,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在美国,许多家长在婴儿刚出世6周后,就开始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


果果小的时候,我也经常做。孩子大约三四个月开始,有时我会抱着她突然屈膝,做“下坠”的动作。下落的失重感不但没有吓到小家伙,还会让她觉得好玩儿,咯咯咯笑个不停。随着孩子长大,动作幅度也加大,例如抱着她感觉“滑翔”等。


“早期幽默感训练”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心理学家Paul E. McGhee是“幽默”研究的奠基人,他最早将儿童幽默感发育分为4个基本阶段(1979):


 阶段一(1-2岁):对物体的失谐行为。

 阶段二(2-3岁):对物体和活动的失谐标志。

 阶段三(3-7岁):概念的失谐。

 阶段四(7岁-成年):复合模糊含义构建幽默。


其实比起“训练”二字,我更愿意将心理学上的这些梳理,看做是“如何顺应孩子的幽默感发育做引导”。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分龄要点


容我摆个pose先


  • 0-1岁

1岁左右,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经十分敏感。


例如,孩子如果在学步时摔倒,有些家长会说“哎呦,宝宝摔到了”,赶紧上去哄。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让孩子感觉受了委屈,哭哭啼啼起来。而在国外,家长可能会对孩子做个鬼脸以示安抚,孩子被逗得破涕为笑,自己爬起来,从小就学会了笑对困难。


  • 1-2岁

2岁时,孩子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例如孩子如果把袜子穿在手上,或者把鞋子当成帽子顶在头上,不要责备宝宝,和她一起哈哈大笑吧。


  • 3岁

孩子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例如,爸爸叼着牙膏会很好笑,叫错名称也非常可笑(把“妈妈”喊成“爸爸”,把“猫”叫成“狗”等)。重复也会使笑话更可笑。


可以让孩子装模作样地穿上妈妈的大裙子,或者戴上爸爸的大帽子、贴个小胡子,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 4岁

孩子愈发喜欢角色扮演,例如“过家家”。无论家里是男宝还是女宝,的那个孩子在十分投入地扮演角色,无论是王子公主,书中的人物,还是老师、警察,我们可以客串橘色,添油加醋地表演,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 5-6岁

孩子开始敏感于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如滑稽的、押韵的字。之前我们一直用来给孩子磨耳朵的儿歌,可以变着花样利用起来,也可以用同音异义词或是双关语来增强孩子的幽默感。例如“开罗”作为首都记起来很抽象,那我们说“开锣”好不好?哐哐哐,开锣啦,好吵呀,我们要去埃及啦!


  • 7-8岁

通常7岁的孩子就懂得听笑话、讲笑话了;8岁以后儿童已初具幽默感,幽默的理解和创造程度已显著提高。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上学了,当孩子讲述在学校里的那些小笑话,没有什么比爸爸妈妈的认真倾听和肯定更重要了。


我们深知可以引导孩子编写自己的幽默故事,甚至尝试将熟悉的电影、动画片的情节改写,增添令人捧腹的结局,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和想象力。 



要幽默的孩子,先有幽默的爸妈


孩子的思维、行为都是我们潜移默化“教”出来的。一个高情商宝宝,爸爸妈妈肯定不是经常情绪失控的人;一个幽默的孩子,必定有宽容、有趣的父母。


其实我也不算个很幽默的人。在慢成长读我的文章,总是比较“正经”吧?但自从我留意果果的“幽默启蒙”,就发现自己心里想的、嘴上说的,也越来越有趣了。所以别担心自己平淡无趣,其实做个幽默的爸妈并不难。


  • 首先做个乐观的人,积极面对生活,少抱怨,平时说话、用词也尽量少用消极字眼,或者否定和批评的态度。


  • 多和孩子、家人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哪怕它不那么重要、好笑,在分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更细心了,家庭更亲密了。


  • 不要用过多的规矩束缚孩子。玩具不只有一种正确的玩法,书不只有一种正确的读法,那些“错误”可能正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事事包办,越俎代庖,给孩子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允许他犯错才能改错。一个能够接受自己错误的人,才有气度自嘲,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内心才真正强大。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幽默感,其实我们并不用做太多,只要避免压抑、否定、扼杀,做到“好好保护”,就够了。陪孩子成长中的“育儿难题”,大多数都可以这样迎刃而解。爱的旅途,真谛在此。


中奖名单


说起幽默,我和吉吉从雅典给大家扛回了“希腊众神”宝宝T恤,能让宝宝秒变表情包,有不少朋友参与了活动,随机抽取的幸运粉丝名单如下:


6-12M男宝徐夫人ID:xqhfss521
女宝格格ID:fange0510
12-18M男宝朵茜茜ID:duoxixi_mia
女宝三三ID:dusansan
1-2Y男宝shaineID:shaine
女宝爱茉莉ID:annasui123
3-4Y男宝灵犀ID:xixi13935730828
女宝SueID:ywshmily

请中奖的朋友尽快加我的个人微信baby_hours,告知快递联系方式。咱们会经常有抽奖活动的,机会多多,欢迎大家继续参与。文末留言说说你家孩子的幽默趣事吧。

本文作者:花时间。微信公众号“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创始人。

海归硕士,原香港著名传媒资深记者,童书译者,四语妈妈。坚持良心做公众号,用优质原创传播科学育儿知识、推广儿童阅读及公益。相信做妈妈就是要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希望能与有共同价值观的你成为朋友。个人微信baby_hours。绘本专题请在下拉菜单“来交朋友——花时间读”中查看。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进口】进口牛奶也有假货?到底怎样让孩子喝上安全奶?

【奶瓶】奶瓶(配方奶)喂养问题全方位汇总

【选书】这5种书最好玩的书,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荐

【国外】日本儿童绘本和妈妈书籍介绍,看看有哪些好物!

【鼻塞】孩子鼻塞=感冒?别让误解耽误大事儿!

【咳嗽】美国《父母》杂志儿科专家详解没完没了的咳嗽

【词汇量】一岁宝宝词汇量50多,开口说英文,我是怎么做到的?

【共游】楼下小区如何变身宝宝探索植物园?这个春天做个走心的妈妈!

【英文绘本】原来英文绘本这样读,家里那堆书真能物有所值了!

【言行】想要孩子听你话?别叨叨,用这招!

【误导】为何家会伤人?无意间,你也这样错误的引导孩子了吗?

【反抗】如何正面引导孩子度过“第一反抗期”?

【熊娃】“熊孩子”在懂道理之前该如何教育?

【哭闹】一哭二闹三耍赖?对付孩子“熊”的好方法,原来在这里!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300+篇原创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