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摔倒受伤,这样“安抚”是错的!

2017-09-19 吉吉 慢成长


昨天收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刚好想到了周末发生的一件事:


我上周跟团了花时间推荐的自行车,收到当晚,小叶子就在小区试骑成功,很有成就感,于是第二天,我、老公、妈妈又带她出来骑了。


小叶子适应了之后胆子越来越大,越骑越快,一眨眼的功夫,我们没跟上,孩子就因为身体太侧倾、路上又遇到凸凹导致翻了车,然后开始哇哇大哭。


我们都心疼坏了,我妈反应尤其大,一边安慰一边用脚剁地,说‘都怪这不平,让小叶子摔倒了。’”



呃又来啦……关人家“地”什么事儿啊?听到的一瞬间,我觉得很荒诞,也猛地想到妈妈小的时候,有次也是用的相似的处理方式:


大概4、5岁的时候,我在屋里乱跑,一下子磕到了桌子,我妈看我磕出血来了,很心疼,一时又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啪!啪!”打了两下桌子:“都怪这桌子摆这儿,妈妈也使劲儿打它,让它也疼!”


作为孩子,在受伤的一刻,我能感觉到妈妈强大的庇佑和关爱,这种感觉挺爽的,还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当下的确有被安抚到。



但幸好这种事没有常发生,因为长远来看,弊处很多:


1)为事件简单粗暴定性:无意间加重了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孩子受伤后,产生的情绪可能很复杂:挫败、害怕、生气、失望、报复……她可能是自责不够小心,可能是懊恼能力不足,可能是害怕再受伤拒绝尝试……


如果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认定都是物体惹的错,相当于武断下了判定:地不对、石头不对、针不对,总之,受伤都是外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自动放弃寻找内因、觉得自己是这个事情的受害者,看着“加害”的一方接受惩罚。


而受害者心理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可能会延展到其他方面,甚至形成一种抱怨不公或委屈的模式,比如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



2)阻碍了孩子通过感受自然后果,学习到必要的安全知识。


孩子总会有磕磕绊绊,父母没法一直陪伴,我们最期待看到的是,孩子能经由之前的经验教训,收获自我保护、防患未然的安全意识,有能力自己应对。这样,当我们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我们会格外放心。


可如果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去提醒孩子反思自己可以注意的部分,等于错失了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下一次孩子遇到危险,还是可能会受伤。



3)对待事物的态度,暗示了对待人的态度。


地、桌子、空间虽然只是物件,看似没有生命,但万事万物皆有灵,一样不可以不尊重,因为孩子观察到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也在示范,当一个人受伤、遇到挫折、委屈,要做出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模式。


打回去、解一时的气,是一种锱铢必较、以牙还牙的复仇心理,教给孩子的是遇到不愉快就去责备、批评别人,一个对物品轻蔑、不尊重的孩子,对人也是一样。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安慰孩子呢?


首先,镇定、镇定、镇定。


孩子学走路、学骑车难免磕绊,如果只是一般的摔倒、受伤,我们自己可以先不用大惊小怪,才能帮孩子减轻恐惧焦虑;如果确实挺疼,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去平复,允许孩子哭、发泄出来。


所以那天,我先是蹲下来拥抱了小叶子,判断腿没什么事,孩子可能是吓到了,我就反复的上下抚摸她的后背,同理她的感受:


“宝贝,是不是摔疼了?哦,这里红了,妈妈看到了,是很疼呢,你觉得有点害怕?”



其次,回顾受伤过程,启发孩子思考,下次如何避免受伤。


“宝贝,刚才发生了什么呀?你是怎么摔的呢?”我问小叶子。

“太……快了,就掉……了。”她边抽泣,边支支吾吾。


“哦,那我们下次要怎么做呢?”顿了一会,我又问,“是不是可以慢一点?”

“是。”


“要能看到爸爸妈妈在旁边,嗯,还有吗?”我指了指地上凹凸不平的地方。

“不在这玩。”


“哦,要绕开是吗?”

“是!”



最后,Happy Ending,用游戏化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同理心。


因为妈妈刚才跺脚惩罚了“地”,我既不想伤害她的面子,又想让孩子知道,复仇心理不可取,所以参考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方法,假装地是有生命的,和小叶子来了个即兴角色扮演:


“哎呀”,我指着地说,“妈妈听到它和我们说,刚才小叶子在这里摔倒了,它也很疼呢,你摔在它身上啦!”


小叶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哦哦,不好意思哦,地先生,那我们给你揉一揉好不好呀?”我蹲下,假装揉了揉,女儿也跟着学。


“那你可以原谅我们了吗?什么?你说什么?”我假装凑近去听,“哦,你让小叶子以后小心呀!小叶子,你知道了吗?”


“知道啦!”


“好,那我们和地先生拜拜吧。”女儿也跟着挥了挥手。


因为没有批评我妈,她情绪还比较稳定:)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我还是挺感慨:哪里需要专门找机会教育孩子,这些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已经够多。


关键就是,当一些考验出现,我们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让孩子看到我们行为、语言、态度背后,可以积极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这,才是真的抓住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机会。



作者介绍

吉吉: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生涯规划师,斜杠妈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吉吉21天打卡社群创始人。相信育儿就是育己,愿与娃一起慢成长。微博/个人公众号:吉吉pure;微信:mancz321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老人】老人带娃,你或许看不惯这件事,可是……

【管控】不要再把我们儿时深恶痛绝的,加诸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礼貌】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别再让误会伤害孩子了!

【标签】那些被夸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长大】“等孩子长大就好了?”明明就是晚了!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