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却总“屡教不改”?原来是我们忘了做这件事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后台回复“见面礼”,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我说了很多遍,但孩子就是不听、不改,真是生气!“估计大家都有过这种时候吧?
自打公布个人微信之后,经常有妈妈在朋友圈问我:”孩子总是打人、咬人,说过很多遍了,就是不听,出门还这样做,怎么办?“或者是,“他总和人动手、抢玩具,批评多少次都不管用!”
我们都纳闷:为什么孩子总是“屡教不改”呢?
帮大家解答育儿问题的时候,我一边观察一边总结经验,发现孩子的“屡教不改”,竟然是因为我们忘了做一件事。
孩子“屡教不改”是因为少了这一环
例如我们带孩子去电影院、剧场,或者医院等公共场所,如果孩子大喊大叫,我们可能会对孩子说:“住嘴!你安静点儿!“、”你这样不对,要保持安静!“
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又开始嘀嘀咕咕,或者在座位上爬上爬下。爸爸妈妈觉得不是刚说过嘛,怎么又来了,于是再次制止:”让你安静点儿!听到没有!“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一直循环,直到我们压不住自己的脾气为止。
小朋友为什么就不能安静一点儿呢?为什么我们说了这么多遍,他还是不改呢?
可是回想起来,我们一直在和孩子说“不要吵”、“安静点儿”,可我们告诉过孩子什么是安静了吗?有人可能会意外:“安静还需要教?不吵不就是安静了吗?”
的确是需要教的呢!因为“安静”、“吵”,并不是像“大”、“小”、“黑色”、“白色”,可以直观看到,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孩子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到幼儿晚期(5-7岁)才会逐渐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除了孩子自己从生活经验中观察和总结规律,也需要我们给孩子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例如,在美国的早教儿童节目中,就会专门有解释抽象词汇的内容。
芝麻街关于什么是loud和quiet的讲解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抽象思维?
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具象的世界,然后才随着成长逐渐理解抽象概念。发展心理学依照幼儿思维发育的规律,将其分成三大阶段: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抽象逻辑性思维。
1、直觉行动性思维(2-3岁)
顾名思义,这个思维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也就是孩子在操作物体时产生思维,一旦离开,思维也就停下来了。
比如果果一岁半的时候,在早教班画画,如果我一开始问她“你想画什么?”她只会回答:“我要拍手印!”等她涂完画布,我再问她,她可能会自己先看看,再说:“我画的是棵树。”
也就是说,孩子画之前是没有目的的,边画才边想。画出来以后,我们问孩子,才知道画了什么。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所以,我在和大家分享专注力和绘画启蒙的文中,都建议大家,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5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对有具体形象的物体,有了概念。例如,“桌子”、“椅子”是具象的词,孩子很容易理解。而“家具”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如果我们不加任何解释,孩子就不容易明白。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特别有想象力,其实想象就是形象思维,孩子在依靠头脑中的想象来思维。例如,对许多孩子来说,兔子总是“小白兔”,老奶奶总是“白头发”。
孩子四五岁左右会开始对抽象概念感兴趣。现在果果就经常揪着我的一些话头,刨根问底个不停,例如:“什么是感动?”、“失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冷笑话?”
我都会很耐心跟她解释,虽然有时候她还是一知半解,但我觉得还是对孩子有帮助的,而且养成好问的习惯很重要。如果我们总搪塞孩子“等你大了就知道了”,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后也难免在学习中变得消极。
3、抽象逻辑思维(5-7岁)
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就能依靠词语,或数字符号所标志的概念来进行思维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几乎全世界的幼儿,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接受系统的文字、数学启蒙。
具有抽象思维,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决定着他,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这个时期的发展非常重要。
例如去年我在德国,就发现德国人非常注重抽象逻辑思维学习。他们不在乎孩子要认识多少词汇、背多少儿歌或诗歌,而是开发逻辑狗那种教材,认为孩子只要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好了,就一定会给他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么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呢?
先说小宝宝吧。有的妈妈可能会有困惑:“完了,孩子要到5岁以后才有抽象思维,我家孩子才2岁,难道要一直忍耐他的’屡教不改‘?”
那倒不至于。低幼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将抽象概念和具象事物关联在一起的能力。我们从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开始慢慢渗透,不仅能帮我们解决一些日常带孩子的难题,还能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发展。
例如前面说到的吵闹和安静,我们怎么教孩子“什么是安静”呢?果果小时候,我从早教课上学到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播放一段音乐(古典音乐最好),带着孩子跟着音乐走圈圈。
音乐的节奏很慢,就慢慢走,节奏越来越快,就加快步伐小跑。不同乐器在曲子里展现不同的音色,也可以肢体表现——如果是木琴响起,脚步就要轻盈点地,如果是鼓声响起,就一边走边跺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边做动作,边和孩子说“轻轻地、小声地、安静地”,又或者是“用力的、大声地、吵闹地”。这样不仅孩子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进行了音乐启蒙,还能将抽象概念和具体行为对应起来。
“孩子打人”的头痛问题也一样,比起对孩子说“不许打”、“打不对”、“打是错的”,我们更需要说的是正确方法怎么操作。因为“对的”、“错的”都属于抽象概念,孩子是很懵懂的。
果果小时候出现“打人”行为时,我会拉过她的小手说:“如果你不喜欢小朋友的做法,想拒绝,你可以这样说……这样做……”其实这就是将“是非对错”这种抽象词汇,转化成具象行为帮助孩子理解。
下面说说大宝宝怎么做。其实帮大宝宝培养抽象思维,也并不复杂,只要用心,一次游戏,一次对话,一次逛商场,都可收到效果。
例如我们带孩子去逛超市,就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水果”、“蔬菜”、“肉类”这些抽象概念;上周分享的美国从幼儿园就培养孩子的Map Skill,其实也是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们陪孩子一起看绘本故事书、看动画片的时候,也可以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例如之前果果问我“什么是感动?”,我起初觉得很难解释,后来想到她特别喜欢《冰雪奇缘》,对情节倒背如流。于是我就说:“你还记得故事最后,安娜、艾莎和坏王子都在冰上,坏王子要杀艾莎,安娜冲上去挡在艾莎前面,结果被冻成冰了吗?”
“对,她为了艾莎被冻上了。”果果说。“是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安娜的做法,心里的感觉就叫’感动‘。而安娜的行为就叫做’勇敢‘。”
“那个王子是坏人!”果果想起来动画片的情节,气鼓鼓地说。“嗯,你觉得他为什么是坏人?他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是坏人?”果果开始了叨叨叨模式:“他想伤害艾莎!他拿着剑,他还把艾莎关起来……”
结果我们这次不仅解释了“感动”,还说了“勇敢”、“好人”和“坏人”的概念。果果做到了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我还会和她讨论,引导她注意一些漏掉的细节。不过是一个关于动画片的聊天,孩子的思维却已经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到全面进行了判断和推理。
所以你瞧,在平常的生活中,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使孩子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给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实并不难。孩子并非“屡教不改”,只是我们错漏了一环,而补上其实并不难,还能有陪娃的新玩法呢!
—END—
花时间叨叨叨:
今天的文章发得有些晚。这几天课业实在太重,考试、paper、小组讨论一个接一个,我这学期还有一个不计学分的“儿童虐待问题”的工作坊,有些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路是自己选的,而且未来还有两年,必须提起精神努力下去
有空时,我还是会回复妈妈们的微信咨询。有时打字一两句说不清,我就语音回复,很多妈妈特意外,跟我说听到活人声音特别开心,这让我也觉得很温暖,离大家很近。
其实今天的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从大家咨询的问题中,去反向思考,寻找咱们错漏的一环,然后又发现,补上这一环不仅能让我们解决那些原本头疼的育儿难题,还多出了带娃的新方法,增加了我们和孩子沟通的亲密度。
可见,学习一点育儿知识,了解孩子思维和心理的发育规律,是多么重要。只要知道了这些,顺着规律去做,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孩子开心,自己心里也顺当。想到这里,选择了心理学的我也愈发坚定、有信心了,会和大家一起手拉手走下去。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没小助手,就是本人。欢迎来加: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育儿好文:
鼓励作者,请点“好看”或转发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