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18位美国数学家写的童书,我迫不及待给果果入了,还想送你们一起读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你好,我是慢成长创始人花时间
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我曾经写过《开箱|这几年给孩子入的适合数学启蒙的好书(练习书)》,以及《适合孩子数学启蒙的那些好书(绘本篇)》,分享了许多好书。
在“绘本篇”中,我介绍了10套,能让孩子在故事中启蒙数学思维的好书,尤其最后一套Young Math Books系列,非常有名,知识纵深能从学龄前跨越到初中(5~14)。
当时篇幅有限,没能详细介绍。今年果果五岁多的果果知识储备差不多了,终于能开始讲了。所以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我带果果看这套书的感受,以及怎么给孩子讲比较好。
慢
在童书中,Young Math Books系列的历史算悠久了。算起来,它诞生于美国和前苏联冷战时期。
当时苏联先于美国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Sputnik 1)。美国失败了两次,如芒在背。为了提高太空人才储备,培育最优秀的新一代工程师,美国在教育上开始了新数学(New Mathematics)运动。
教育界专门邀请18位数学家,从各自最擅长的数学领域,联合凯迪克大奖得主等插画家,创作出一套针对儿童的数学图画书,这就是Young Math Books系列。
作者里有熟悉的 Franklyn M. Branley,David A. Adler……绘者有Byron Barton,Tomie dePaola,Aliki,Donald Crews,Ed Emberley……都是大家。
看过这套书的家长,经常会感慨:“原来数学竟是可以这么教的!”
新数学时期是美国数学教育历史上,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
和传统儿童数学读物不同,这套书前所未有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引入数学的历史背景和抽象概念,包括集合论、不同进制等;这种方法强调了数学知识整体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数感,为未来接受更深的内容做好铺垫。
而事实证明,强调数感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影响了美国数学基础教育的进程,造就了后来科技引领全球的浪潮。
具体的37本书的书目:
慢
说回家里这套书。今年我听说,蒲公英童书馆从美国直接引进版权,立刻入了最新版全套,中译名是《蒲公英数学图画书》。
全套一共有37册,适读年龄5~14岁。也就是说,这是一套可以让孩子从幼儿园,一直用到初中的数学图画书。
大家可能会好奇:真的会有一套书,可以给孩子读上近十年吗?
是的,给大家看看内容就明白了。这套书每册一个主题,涉及不同的数学领域,涵盖小学各阶段及一小部分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概念,特别全面和丰富;
而从内容上,这套书包含了「数与运算」、「测量」、「图形与几何」、「逻辑与规律」、「统计与可能性」、「代数」六大数学领域——
不仅包含了奇数、偶数、负数、乘法、除法、长度、面积、体积等基础知识,还涉及了二进制、五进制、函数、概率、拓扑、集合等高阶知识▽
收到书,是满满的一大盒子,真是特别有分量:
慢
而读好这套书,也是需要一定“门槛”的:
第一个是孩子开始学时,需要有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这套书绝对必入;而对学龄前孩子来说,并不一定必须先会加减法的运算,但要认识数字、理解数的大小、序列等。
然后就是我们大人,要聪明地利用这套书,给孩子讲好。可以说,这是一套理念先进、制作精美、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刚拿到这么庞大、自成体系的一套书,大家可能都有些懵。英语的分级读物也是一大套的,但只要按照标注的级别挨本讲就行了。数学可怎么办?
1、将37册书分类,明确数学结构。
我按照不同类别和不同学龄阶段分好了类,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就可以更清楚了。分类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按照不同类别的划分:
按照不同学龄阶段的划分:
比如二年级适读的是1-7册,包含了「数与运算」、「测量」和「图形与几何」这三大概念;其他年级适读范围也是一样的道理:
学龄前互动强的选择:
我还特别挑选了一些适合学龄前孩子、互动性比较强的几册,供大家参考:
通过以上的分类,大家在使用这套书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或者感兴趣的主题去进行阅读,这样一看,就清楚多了。
慢
1. 不要盲目购入,推荐5岁以上。
首先,我觉得这套书还是有一定年龄线的,最好是5岁以上使用。
因为虽然是图画书,但文字量还是不少的,需要一定理解力。果果现在已经认识一些字,能自己读一部分,时不时还是需要我的帮助。
内容上需要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至少认识数字、数序列,对“数学”有个大概的概念。
当孩子对数字背后的规则规律感到好奇,我们就可以适时引入这套书,帮助孩子建立和形成数学思维。
一开始最好从我前面挑出来的,适合学龄前的几本读起:《奇数和偶数》,为什么数要分类?都可以分成哪几类?具体怎么分?
2.这套书不适合想让孩子“超车”的父母。
我特别理解爸妈们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情,这套书内容跨度很大,又着重于数学概念,看上去很高大上,好像能让孩子“超前学习”。
但其实,这套书做得特别好的地方,就是互动性特别强,举例也很生活化,很多生硬的数学概念都是以游戏或互动的形式呈现。
它特别强调让孩子在日常场景中领悟数学,提倡的恰恰是父母放慢阅读速度,陪孩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使用,扎扎实实打下数学基础。
比如《概率》这本书,听上去是不是个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
究竟什么叫做概率呢?书中先从孩子经常会听到、看到的天气预报说起——“明天有40%的概率会下雨”。
这样利用每天可见的生活场景来引入,让距离遥远的数学概念一下就日常化了。孩子不仅好理解,而且还会觉得数学很有用。
《地图、铁轨和哥尼斯堡的桥》,从我们最常用的地图讲起:
如果孩子在学龄前,还是担心讲不明白的话,我教大家一个方法:
可以打破整套书的顺序,只讲某一本书中的某一个环节,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发现数学的奇妙和乐趣。
而对于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等孩子学习到相关部分的时候,再用相应的那本书去做配套,加深孩子的理解,也能更好的答疑解惑,这种辅助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这套书还有很大一个特色,就是生活场景丰富、动手的地方特别多。读完一本书,都是可以跟着做手工的,真正把数学玩儿起来。
例如《概率》这本书,最后就教孩子,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模仿科学家,体验概率是如何使用的:
还可以自己做骰子,来预测事件概率。
自己做立方八面体,给了平面模型:
《从周一到周日》,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时钟,孩子可以尝试对应数字和日期,也可以知道周期的概念。
我算了下,整套书中共有100多种精彩丰富的实验和游戏,好玩又有趣。但前提一定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引导式互动。
△《长短、高矮和宽窄》
动手试着去测量你的床大概是几只鞋的长度
因为每个小游戏的设计都很有意思,所以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一点也不会感到无聊;
相反,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观察、探索、验证、动手实践,孩子慢慢就会在游戏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并享受这种乐趣带来的成就感。
慢
看上去它很像一套课外读物,和孩子在学校课本里的“硬知识”并不是紧紧匹配的关系。但只要坚持读下来,对孩子的影响就特别大——
会帮助孩子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整个的宏观概念,立体式图景,以及为未来高阶数学做铺垫的纵深。
其实大家不用太担心“讲不好”,除了我这篇文章,每本书都给家长做了专家导读,有相应音频,扫书上的二维码就能听了。
喜欢好书分享就请点 “在看” 分享吧,我会写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