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几天,姐弟俩“打”了一架,这次我为啥没阻止……

吉吉pure 慢成长 2023-05-17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这次带两小只出门,大部分时候他俩相处的还不错,但二胎家庭无论在哪,一定少不了的日常真相,必须有“打架”😄我们家的“姐弟组合”,也不例外。
 
本身共享一个妈妈,就有竞争关系,再加上年龄认知差,也不是时时能玩到一起:


姐姐对着弟弟,经常没办法讲明白“道理”,弟弟也很诧异,为啥他出于好奇想加入姐姐正在做的事情,都会被姐姐愤怒地制止。
 

这不,在杭州住酒店的时候,他俩又上演了一场“大战”。
 
我订了个家庭套房,刚起冲突的时候,我正好在另外一个房间,也没听真切是怎么个情况,听声音,好像姐姐在拿什么东西打弟弟
 
跑过去一看,哦,是酒店那种软沙发垫,弟弟则一脸无辜还有点坏坏地看着姐姐,被还击了没啥特别反应。
 
我听爷爷奶奶说,是小鱼儿先去“招惹”了姐姐,无意间的一个什么动作,把姐姐弄疼了,她一激动,就“报复”回来。
 

我看小叶子怒气没消,一边呜呜呜地哭,一边敌视地把垫子“砸”向弟弟,有点过头的趋势,就说:
 
“好了好了,再打下去容易真伤到弟弟了。”
 
“不,我就要打!”她反而冲我喊起来。
 
“好,那你这样,砸这边,假设这里是弟弟”,我指了指床上的枕头。
 
“我不!”然后小叶子就开始了一场梨花带雨的“控诉大戏”,扯着脖子喊:
 
他先打我的,我就是要打!”
你们都对我不好,总是说我不说弟弟!”
 
爷爷奶奶连忙说,“你又来了啊,我们也说弟弟了啊,再说他也没有故意打你,他还小,不知道……”

 
我赶忙给他们使眼色,“让小叶子说。”
 
小叶子继续大哭,嘶喊着,音量超大,你们就是对我不好了!!妈妈也对我不好!妈妈还打我!
 
我感受到她有强烈的愤怒,也很懵圈:天地良心啊,我对你还不好,还打你?这啥时候的事啊😢
 
结果这孩子提到了一个细节,大概是之前她闹脾气,我们想让她冷静,就说去阳台先把脾气发泄完再回来,她肯定不乐意啊,过程中肯定有些拉拉扯扯的。
 
而这个看似“冷静角”、初衷是为了降火的提议,在小叶子看来是个非常非常差、全家人都在孤立她、打她、甚至不要她的决定。

我也是没想到,这件事都过去很久了,少说也一年半载的了,但原来在她心里,因这件事引发的恐惧和愤怒根本没过去,而且还这么强烈地被唤醒了……


 
我决定不做任何刻意的安抚、共情、说教,就陪在那里,和她在一起,让小叶子尽情地哭、喊、控诉,也做好准备无论多久,都不喊停,让她表达个够
 
——大约过了5分钟吧,这孩子慢慢停了下来,完全不哭了……而且,好像换了个人!
 
她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也意识到刚才对弟弟对我们有点粗暴,说话不但恢复了常态,也愿意接受我们的抱抱了,甚至很快,她又在房间开玩了。

我能感觉到,她不是在勉强自己或者讨好我们才这样做,而是真的不气了……



要是在往常,我可能会和她复盘下、讲讲道理、最起码引导她复述一下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真相是什么,但在小叶子哭得很厉害的那个当下,我发现我自己也变了:


一是不再恐惧孩子的哭声、是不是会被外人听到、是不是会被误解这是个无理取闹的娃、我是个教育无方的妈。恐惧冲突和怕被误解,是我的课题,与孩子无关


二是我放弃了把“阳台冷静”这件事掰扯明白的“执念”,因为相比一件事情的对与错,远远没有能让孩子真实的表达,来得更珍贵和重要

 

 

允许表达——是我在这次静心营和过往很多次心理剧参与过程中,深刻意识到的一个非常重要、却被很多家庭忽视的点
 
尤其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出于爱、孝敬、尊卑有序,哪怕对父母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但作为孩子的一方,却经常是说不出口、也表达不了的。

除了自己内心很难跨越,还有很多时候,是因为真实表达,是被父母、社会文化禁止的。
 
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心理剧,案主是一位男士,他对自己的爸爸有很深的愤怒,因为爸爸是军人出身,对他有很多事业上的要求,也从来不表达爱。

他觉得爸爸的冰冷,既让自己感觉不到父爱、难以沟通,也耽误了原本非常灵动的妈妈,让她一辈子过得不快乐、无法真实做自己。
 
但他却很难把这些真实的想法和情绪,对爸爸说出来,因为说了对方也不懂,还会被指责“儿子越了界开始批评老子了”。

 
可那些没有被及时处理、释放掉的愤怒,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其他地方流出来,体现在这位男生身上的,是他开始失眠、对工作感到厌倦、烦躁、没意义。

因为即便成功如马化腾、看似有“资格”和要求他顶天立地的爸爸对话了,他却依然在“爱的连接”层面,得不到想从爸爸那获得的关心和认可,会从源头否定自己的价值。
 
而有意思的是,心理剧里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
 
我们会有大量的换位,他可以分别站在爸爸、妈妈的位置上,去感受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不仅仅是“我觉得”;

他说不出口、甚至都没意思到是自己潜台词的那些话,可以邀请另外一个人扮演自己或者通过换位,替自己表达出来。
 
甚至他在不同心理剧里,还说了脏话、“打”了一架。

当这部分情绪终于被看见、表达了出来以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不是现实改变了,而是“体验”改变了“心境”
 
那部分本来直接和父亲表达、会带来现实中新的伤害的情绪,在心理剧里被正向、安全地表达后,也就不会再非常强烈地困扰着他。他的内在空间大了,就可以承载住更多东西。
 


其实,在很多关系里,“伤口”、“纠缠”的存在,都和不被允许表达、以及表达不被真正听见、理解有关

当一个带娃很累的妈妈,被老公指责“矫情”、“有什么好累的,我才累呢!”的时候; 当一个男人说疲惫,就被社会扣上“软弱”的标签,被要求“男子汉必须撑起来”的时候; 当一个孩子说学习累、不想写作业,就被批评“不行,必须坚持,别人可以,怎么你就不可以,你对得起我们为你花的钱花的时间吗”的时候……

这种不被允许表达的痛,就被身体吸收了

成年人可能会有自己能倾诉的朋友,懂得求助专业医生和机构,会尝试正念冥想做运动看电影逛个街吃美食……
 
但孩子不懂这些,他们的不被允许,也往往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很多情绪,都在生活的小事里、一遍遍家长“为你好”的“洗脑”中,变得以为不对、不重要、不值得一提了。

 
当孩子无法真实表达,他们会做出让自己“暂且舒服”的选择,并给予合理化的解释:
 
比如他们也许会偷偷摸摸的打弟弟妹妹、青春期了和家长对着干,“你们对我不好,我也不让你们好过”; 有些在父母长期争吵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选择“隐忍”、“懂事”和“讨好”,“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也有的,会选择拒绝表达、屏蔽感受、让自己麻木,“为了不再次经历痛,却也感受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了,包括爱。”

……
 


我曾经写过一篇“那些不被允许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
 
真挺难受的,想说,何必呢?这是我们身上掉下来的肉、深深爱着的孩子呀!
 
我宁愿他们以后成绩没多好、履历没多优秀,但至少在我这儿,她会相信自己有个愿意倾听、允许她表达全部的妈妈她知道自己值得被爱



 
当孩子能被真正倾听时,所有的挫折、难关、屈辱都能过去,也不存在着看轻自己甚至放弃生命这回事。
 
允许表达——也是孩子生命底色所必需的——无条件的爱的一部分。
 
我知道做到很难,我也不停地在犯错,但我愿意尝试,就像那天晚上给出的回应一样:无论孩子是大哭、还是大叫,我都愿意去允许、去接住、去看见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以及那些表达背后、底层的关于爱的需求
 
当然,我也要给出一份相信:允许与界限,并不矛盾,连接和纠正,也并非水火不容。
 
只是别被一些“必须”、“应该”的所谓的声音和方法们束缚住了自己吧,尊重当下的真实,也接纳自己的局限,如果不小心就冲孩子吼了,也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觉知,而不是完美。
 
——这,也是允许:)


 

 —END—

你好,我是吉吉
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一个致力让所有人看见所有人的写作者、教育者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会持续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想围观我们的日常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吉吉和花时间用心写的文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