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巴黎的塔尖上舞蹈,你在上海的弄堂里摇头

William Français 想法 2021-10-21


提到时尚与奢侈品,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是热闹浮华的巴黎时装周大牌秀场?还是小资摩登的上海新天地季度发布会?


时尚的确是光鲜靓丽的,然而在表面的明媚娇丽背后,也存在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刀光剑影”——比如宣传一不小心“不接地气”,就会有巨大的问题与隐患。

 

一张时装全家福合影引发的“腥风血雨”


又到一年头最该“红红火火”的时候了。此时此刻,提到中国的农历新年,相信不管是在哪里的中国人有的都会是“红灯笼挂上,金福字贴上,热热闹闹迎新春”等种种正常理解。然而,在这个“热闹红火”为主流的节日里,总有些品牌在宣传时想要与众不同,另辟蹊径,比如Burberry邀请周冬雨、赵薇二位巨星与另几位模特一同拍摄的2019春夏季宣传大片。



莫兰迪色系的服装与背景,模特们的独立站位与高冷表情等一系列视觉表现实在无法让人把这些作品与传统佳节的“全家福”主题捆绑在一起。这样“高级时尚 X 传统佳节”的大片,真的是把“送分题”做成了“送命题”……

 

其实笔者本人还是挺欣赏莫兰迪色的优雅与模特“性冷淡”式的高冷范,怪就怪在这种“生人勿近”式的克制系气场与春节全家福本该“其乐融融”的主旋律实在是匹配度过低,这才造就了如今的“上海黑帮”式新春时尚全家福,并且差点又成了新春版D&G(杜嘉班纳),遭到国人的诟病。


 

特立独行的“时尚范”?

用心不明的“斜眼看”?


其实早在2018年秋冬大秀之前,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已经尝试过几次有关“中国民俗 X 意式时尚”的大胆尝试。在此笔者挑选了一张观感较为舒适的北京主题街拍,与东京和香港二地的同品牌街拍作为对照。

 




许多网友得出结论,老外喜欢用细长眼睛的中国模特是因为对中国固有的歧视,而用路人的平凡普通与模特的盛装华丽形成对比则是根本上对于亚洲人贫穷的偏见。

 

这真是让人看了瑟瑟发抖,尤其是在喜欢“搏出位”和“追求特立独行的艺术感”的时尚奢侈品业。

 

这样一来,很多时尚杂志内页里帅气的男模在建筑工地上穿着牛仔与皮衣的照片,那一瞬间捕捉到的几位建筑工人的身影本来是想给片子一个反差美,在无法理解品牌用心的人那里不成了“辱华”,“看不起劳动人民”了吗?

  


时尚奢侈品业要不要在“在刀尖上跳舞” ?


其实,时尚奢侈品真的是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舞蹈的产业。之前有看一部英剧《时尚烟云》(The Collection),讲述的是1947年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在发布第一个高级成衣女装系列时的风云往事。

 


为什么说是惊人的“风云”而不是本应优美的“风韵”? 其实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你就会知道迪奥这个系列是多么大胆,多么“不合时宜”。

 


二战后的法国,由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跌至温饱水平,迎来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观察这时大众的衣着,基本是以粗布和羊毛呢为主,穿暖就行。而迪奥的服装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套成衣所消耗的布料要比普通标准高十倍甚至数十倍,所以在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

 

记得电视剧中有个镜头是身着红色绸缎连衣裙的女主角与摄影师在市场街拍,破旧的背景与鲜亮的模特之间的强烈对比自然是引起了市场内男人的口哨、妇女的斜眼,更是有两位衣着朴素的农妇怀着复杂的心理把模特的红裙硬生生撕毁。

 

 

这件事在历史上确实有真实参照,40年代末迪奥的模特在巴黎街头街拍时确实被殴打过,这也是为何笔者会说“时尚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原因了。

 

上世纪初诞生的香奈儿标志性黑白两色套装在当时惊世骇俗程度不亚于如今的真空套装,在当时一片华而不实的大裙摆洋装中简约干练的剪裁与修女道袍般朴素的色彩真可谓是“格格不入”却让人眼前一亮。

 


而圣罗兰在60年代发布的女子吸烟装更是一道惊雷。要知道,在当时,女子穿裤装是少之又少甚至“大逆不道”的,然而这个设计却被视为女权运动的标志之一,至今这款套装还是女明星体现气场的绝佳法宝。

 



正所谓“没有流血,就没有牺牲”。可能时尚奢侈品行业也是如此吧。要想有创意,要想前卫,时尚奢侈品行业就需要做好被大众市场误解的准备。

 

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买得起正牌Burberry,但每个人都可以聊得来、骂得起这些洋品牌。




作者:William Français

编辑:享法妹

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


为了防止大家在微信改版后找不到「想法」,可以按照下图小教程“标星”置顶哟!




想法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转载须知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