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音风采】深切怀念新四军老战士郑少东

李昆养 广西老干部 2021-09-23

夕阳无限好,相伴有知音。走进知音“微世界”,《老年知音》与您一起欣赏人物风采,更多精彩在《老年知音》等您来~~


郑少东同志是我的老领导,我曾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他的去世,感到非常悲痛。现将我耳闻目睹他的事迹,作点滴回忆,以示沉痛悼念。

从参加学生运动到投笔从戎

郑少东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原籍广西玉林专区兴业县。1935年到南宁高中读书,在求学中接受马列主义教育,追求革命真理,思想进步,是在校的一位优秀学生。那时,他怀着一颗精诚的爱国心,积极投身到革命的熊熊烈火中去。1935年北平发生“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时,郑少东与同学们一道发动组织学生和群众声援,并于1936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初,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广西省全省学联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这届学联负有加强抗战宣传和领导学生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的历史重任。在南宁高中中共支部(地下)领导下,抗日的进步的学生群众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活动,郑少东参加了组织活动。

为使学联机构领导权不落入托派观点学生代表手里,西大、广西师专的陶保桓(共产党员,1937年9月17日被国民党杀害)、李殷丹(李芦炭)在骨干分子易凤英家聚会,研究和指导、布置工作。郑少东和共产党员、进步学生代表在大会内外活动,对有托派观点的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争取到大多数代表否决了托派观点学生提出的“提案”,维护省学联机构完整地设在桂林,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郑少东同志就是有这种革命的勇气和坚强的斗争意志。

1937年下半年,国民党桂系部队准备开赴安徽抗日前线时,在邕、柳、梧、桂招收广西学生军做战地服务工作,经党组织研究决定,派一批党员和进步学生,参加到桂系部队北上抗日并做秘密的地下党工作,郑少东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曾任地下党的支部书记。1939年,日本侵略者对我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国民党又掀起反共高潮,1940年3月接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桂系部队的广西学生军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同志,分批撤到新四军淮北淮南根据地工作。后来郑少东在大别山区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年训练团支部联席会主席、立煌市委宣传部部长,在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联络部任秘书、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和特务团特务连任指导员、政治处任宣传股长等职。1945年至1950年在新四军第四师宣传部任副科长、科长,在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任秘书,在解放军三野政治部秘书处任副处长。

1940年至1949年,郑少东随部队南征北战,经过的战斗、战役不计其数,直到解放上海。郑少东说过:“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参加上海市接管工作。我参加了政工系统的接管工作。这时部队领导机关号召干部战士向上海工人阶级学习,开展‘兵学工、工教兵’活动,我和一些干部曾到上海电力公司发电厂、江南造船厂和两个纺织厂等刚接管的大中型工厂参观学习。在那里,原处地下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人代表,给我们介绍工人阶级配合我军解放上海进行护厂斗争和恢复生产等情况。这使我们受到一次生动具体的提高无产阶级觉悟的教育,令人难以忘怀。”

省委第一工作队的队长

1950年3月,年仅32岁的郑少东同志风华正茂,身强力壮,年轻有为,身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验,锻炼成长为一位领导干部,奉命从第三野战军调回广西工作。当时,在张云逸同志领导下,广西省委决定由郑少东同志带领省委第一工作队到邕宁县五塘参加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试点工作。他从部队到地方,既是工作队队长又是工作队的党委书记。他意识到领导土改工作是关系到全县几十万农民翻身解放的大事。为了搞好土地改革工作,他组织共产党员和工作队的同志学习党的有关文件,同时抓紧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关理论,用来指导土改工作和斗争。

在领导和发动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紧紧依靠农民首先是贫农(半无产者)、雇农(无产者),团结中农,不断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特别是培养贫雇农中的积极分子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农村一级基层政权中建立党组织。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要求。在农村建立一级基层政权的同时,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和组织民兵配合解放军进行清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和土地改革工作。

经过将近一年的工作,邕宁县五塘的共和乡、英广乡,在土改工作队党委的领导下,农民得到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这时郑少东领导的工作队党组织,把经过斗争锻炼和教育提高了觉悟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成为农村中党组织的新生力量,成为积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建立互助合作组和初级、高级合作社的带头人。这批新党员后来成为县、乡(镇)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土改试点工作结束后,1951年5月郑少东同志调任邕宁县委第一书记、南宁地委委员兼县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继续分批铺开面上土改工作,直到全县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在革命老区艰苦奋斗25年

1952年下半年,郑少东奉组织之命,调到较边远贫困的百色革命老区工作,先后担任地委宣传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郑少东同志到百色一干就是25年。在这25年中,他坚持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他学习认真,工作深人细致,生活艰苦朴素。他的言行,突出表现在“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郑少东学习认真,刻苦钻研,对学习从没有放松。他无论在机关还是下乡到基层,不管天寒地冻,暑天炎热,常常坚持学习到深夜,做到风雨不改,雷打不动。他对干部作报告或调研的材料都是自己亲手动笔。还在部队时,邓小平、陈毅等领导同志的报告,以及中央批准华东局渡江及上海接管的各项工作记录等,直到如今,他的笔记本还能保留下来,是最宝贵的资料。中央档案馆等部门知道后,写信给郑少东同志,后来郑少东为这些部门提供了重要资料作保存依据。前些年,他又为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党史部门,亲自撰写和审阅了不少史料。他真正是个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领导干部。在临终的前夕,他还说,要用三五年时间来整理他的一大堆的笔记,作为史料留给后代,可惜他未能如愿,遗憾地走了。

郑少东在工作和生活中,真诚践行“心系百姓,情牵事业,殚精竭虑”,“甘愿己瘦换民肥”,事事以党的事业、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他对同志严格要求,对自己严于律己,生活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他家里长期挂着一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字画。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和远大理想,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在百色老区工作的当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郑少东同地委领导杨烈、霍俊峰、尚持、赵世同、朱守刚、韩开样、覃展、廖原、史志光等同志一道,率领百色地区机关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民工,废寝忘食、风雨同舟,大搞水利建设。他是地委副书记,又是工程的副总指挥,为改变百色地区的干旱面貌,他自始至终吃住在两个水库的坝首工地上,直接参与建成田阳百东河水库和百色澄碧河水库,苦干了整整6个冬春,为百色地区右江两岸的水利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赢得了很大的效益,使数万亩旱田变为保水田,农业年年获得丰收。

严于律己  清政廉洁

郑少东铭记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讲廉洁、讲正气、严于律己。我们每逢跟他出差下乡进行调查研究,他事先总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说:“我们到哪个地方吃饭、住宿,你们一定要算账交伙食费,不要增加下面负担。”每次将要离开住地,他都交代要算账交伙食费。有时汽车已开出一段路,还追问:“交了伙食费没有?”生怕我们瞒着他。我随同郑少东下到基层,都时刻记住他的吩咐。他还经常教育我们廉洁自律。他说,在抗战时期,党组织经费困难,他十分节俭,把余下的津贴全部交给党组织。

1978年6月29日,郑少东奉命调到自治区首府工作,他对接他职务的地委书记说:“我到南宁工作,走时不要搞什么欢送、宴请会。不要影响地委领导和办公室同志工作。”临行前,只有办公室秘书科长吴永宽为我们送行。到自治区工作不久,他叫我负责帮他把留在百色的大件行李和其他物品搬运到南宁,他交待说:“凡是公家的东西,不准搬来。”事隔3天,我将他的行李和物品等运到南宁。郑少东一件一件清点过目,直到认为没有一件是公家的东西后才放心。他对我说:“我的东西已清查过了,没有一件漏掉,也没有公家的东西。”郑少东就是这样一位“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的领导同志。郑少东同志调南宁后,先任自治区文教办副主任,后又调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他始终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对农民深厚的感情

郑少东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1965年郑少东任百色地区四清工作总团书记,在林逢公社平桥大队蹲点,深入检查田间管理。当时农活很繁忙,劳力不够安排,他就动员办公室的同志帮助耘田。但没有耘田器,郑少东就带领大家弯下腰,用手作耘田器,张开五指在禾根周围刮来刮去,拔除杂草,干了半天,大家的五指都很辣痛。1978年5月的一天,我随郑少东到百色永乐公社西北乐大队了解农业生产进度情况。那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汽车开到村边停下,他见田里的农民正忙犁田,一下车便沿着田埂走去,我以为他去同那边农民拉什么家常。他挥挥手让那位正在犁田的农民上来,接过农民手上的牛绳和犁手后,便“调调(壮话,意思叫牛转弯)”地喊,牛顺着他的喊声,乖乖地转了弯,直向前走。郑少东同志握紧犁把,轻松地犁田,似乎没用多大的力气,有时用牛绳鞭拍牛肚,发出“咳咳”的声音,要牛走快一点。一行一行地犁着,到中午时分,牛累了,人也饿了,收工时间也到了。站在旁边的农民惊奇地赞扬说:“唷,看不出郑书记还会犁田,真难得。”我们回到大队办公室,大队干部为我们煮了一大锅稀饭。郑少东问:“有什么菜?”一位大队干部答:“还没有。”郑少东立即说:“到小卖部去买几块豆腐乳,拌稀饭最好。”我马上应声照办。又有一次,许汉文同志陪同他到田阳百东河水库,看见农民正在犁田,他也是二话不说,主动去接过农民手里的犁手,犁起田来。

郑少东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爱党爱民、清政廉洁的高尚情怀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本期编辑:马连保 审核:林燕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