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先”风采】凝心聚力再出发 基层党旗别样红——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退休干部第五党支部

       桂林市七星区退休干部第五党支部现有党员27人,平均年龄68岁,支部委员5人。近年来,该支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为工作标准,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被评为七星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18年,被评为七星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19年,成为广西首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夯实根基,打造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党支部
1以规范化为标准,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支部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完善的“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管理、支委联系党员干部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党支部书记、委员的职责。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上党课,每个月集中或利用微信平台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方案周详、开展有序、记录完善,扎扎实实地把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因为各项制度坚持得好,该支部成为七星区包括在职党支部在内的一个标杆。此外,支部定期组织党员骨干到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北京等地接受党性教育和党务工作培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教育影片、参加“初心感言”网络互动、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从政治教育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了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激发了党员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积极性。

2以信息化为依托,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学习管理

       2016年,支部建立微信群,党员全部入群。支委每天推送新闻资料、传递信息、掌握情况、送达关怀。支部党员均关注“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工作”“广西老干部”等官方微信公众号。能熟练使用“学习强国”APP开展日常学习,至2019年7月底,支部党员学习积分均在5000分以上。

       针对退休党员干部关心政治、关注发展、重视学习的特点,支部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增强吸引力。党的十九大以来,支部通过微信群组织4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集中学习。支部书记每天推送学习资料和题库,党员抢答并谈体会,支委每月公布学习情况,学习结束进行评比表彰。有的党员微信上写字较慢,就用笔写好后交给支委;有的写字不方便,就打电话向支委口述;有的党员患病住院,就将答案和体会记录在病历本上......你追我赶的学习景象,展现的不仅仅是党员们与时俱进的良好风貌,更体现出离退休干部党员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情怀。

3以精准化为支撑,提升支部凝聚力感召力

       对于体弱患病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党员干部,支部通过微信关注、电话联系、走访看望、结对帮扶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支部一位党员因中风导致生活出现困难、情绪受到影响,支委成员多次到医院和家里看望慰问,为他加油鼓劲,老同志十分感动,拄着拐杖都要坚持参加学习,还总惦记着该交党费了。一位党员在除夕去世,在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支委们依然尽心尽力协助其独生女儿处理后事。一位老同志的独生儿子病重住院,支部党员轮流到医院帮忙照顾,其子去世后,老党员们无微不至地陪伴、照顾老同志,帮助她走出困境,老同志逢人就说,是党组织给了她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暖心行动不胜枚举,不过是支部最平常的工作之一,而正是心贴心的关怀和帮助,让支部凝聚起巨大的能量,夯实了战斗堡垒的根基。

服务大局,党建引领助推创城和乡村振兴工作
1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着眼于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支部成立“城市管理”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队员每天上街巡查;每周组织集体活动,协助满意度调查,向职能部门提出建立城市治理长效机制的“金点子”,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助力“乡村振兴”

      支部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与辖区竹江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支部党员每月2至3次搭乘40多分钟的公交车到竹江村走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务工党员管理难、党课师资少、学习活动场所差、村民办事不便”等问题,一是建立了“心系党组织·情牵竹江村”微信群,与在外务工党员分享学习资料、交流沟通思想,“一对一”结对走访他们的家人;二是筹措20多万元资金,按照“十有一超一规范”标准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老书记讲精品党课”等活动,深受党员群众欢迎;三是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以联欢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引导竹江村妇女在崇尚科学、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友善邻里等方面发挥“半边天”作用。

情系下一代,组织老党员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支部把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

1助力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2016年至2017年,围绕七星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工作,支部牵头组建“五老”法律宣讲团和法律志愿服务队,深入30多所中小学校及20多个村(社区)宣讲《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和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7年,七星区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称号,11所学校被评为“零犯罪学校”,48名中小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中获奖,该支部党员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2搭建“七星区青少年成长大讲坛”

       支部协助有关单位搭建“七星区青少年成长大讲坛”平台,每年春、秋两次组织支部党员开展“送革命传统教育、送中华优秀文化、送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每年“六一”期间向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组织党员干部捐款,定向帮扶困难家庭儿童;每年暑假组织中小学生举办“大手和小手·公益传文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等活动。

3创作“爷爷奶奶育人三字经”

      支部针对隔代教育问题,牵头成立调研组,深入学校、家庭、村(社区)调研,创作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爷爷奶奶育人三字经”文本,并向七星区政府争取50万元资金,将文本制作成精美小摆件,发放到辖区2万多个家庭,社会反响良好,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老同志纷纷要求寄送小摆件。

供稿:桂林市委老干部局

编辑:李想      审核:圣宇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双先”感言】朱力强:冬天里的春天

► 【全国“双先”】鹿心社会见广西受表彰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

► 【全国“双先”】党和人民的有功之臣!他们是习近平时常挂念的人

► 【“双先”感言】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我只想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