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学习研究丨王继新:从“开齐课”到“开好课”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余娟 在线学习 2023-06-03

乡村学校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办好乡村学校,既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任务,也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余娟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继新


湖北省公安县地处洞庭湖平原,湖泊棋布、河流纵横,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王继新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外出至华中师范大学求学。回忆小学时光,他表示当时的学校只开设了几门基础课,教育条件非常落后。每次回家乡,他都会关心当地学校的发展情况,得到的信息却是“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这与他了解到的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教育情况基本一致。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开展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的想法。

2013年,时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马敏牵头成立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王继新担任该中心的执行主任。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沿着“胡焕庸线”对国内的多个省份共八大片区的农村薄弱学校与教学点进行了深度调研。由于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他也被朋友们戏称为“走在田埂上的教授”。


互联网技术和在地化教育两手抓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教与学形态的创新与变革。在此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王继新和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原因,乡村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着“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现象,并且由于课程“在地化”程度的不足,即使部分学校建设了数字化资源,也没有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程度很低,这对于未来乡村教育的人才引进以及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互联网+”在地化教育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在地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在地化”,即选择本地城镇优质教师带领乡村教师共同发展。王继新强调,教育要与文化相关联,“学习的课程要适当增加与家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自然知识”。第二,实施“互联网+”在地化教学,即城乡同步互动课堂。同一地域的城镇教师相比远方的城市教师,更能将当地的文化资源与知识系统融入教学,通过网络方式为教学点的学生授课。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打破的是时空观念,但“在地化”强调的是本地教师的作用。这两者看似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将技术和本地化的主张有效地结合,这是王继新长久以来不断思考与探索的命题。谈到当下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传授,他不无忧虑,“乡村的学生走出去后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乡愁”。通过“在地化”的教育,他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成为人才,同时要爱党、爱国、爱家乡,走向社会并取得一定成绩时回报自己的家乡。

2012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三个课堂”的概念。“三个课堂”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的统称,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20多年来扎根本土的实践探索结晶,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并要求: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

为广泛深入了解“三个课堂”的建设与应用状况,从2020 年 9 月开始,王继新及其团队在湖北、宁夏、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开展专项调研。调研发现,“三个课堂”已在中国广大乡村学校扎根应用,为“开齐、开足”国家义务教育规定课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统筹指导,供需结构失衡;师生互动性不强、临场感不高,学生投入度不足;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


从“开齐课”到“开好课”


咸安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半边城区半边山区的特殊格局使得该地不同区域的教学环境差异巨大。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明显高于山区农村学校。而进城务工人员剧增,地区生源减少、优秀师资外流等,加剧了当地教育发展落后的状况。咸安农村地区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此背景下,咸安区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达成合作意向,于2014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咸安建立实验区。此后,王继新带领协同创新中心的师生在咸安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与实践,以技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在咸安区进行了“1+M”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即一个中心校带1—M个教学点。“当时国内可借鉴的相似实践探索还很少,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实践探索,他们提出基于“互联网+教学点”的“双轨数字学校”模式,打造了咸安数字学校。

“双轨数字学校”是一个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和管理的教学网络共同体,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教学点为末梢,1个中心校带2—3个教学点,区域内的教师相互补充、课程同步共享。最终,咸安乡村教学点课程开齐率达到了100%,质量达标率在98%以上,出现教学点的学生大幅回流现象。截至2019年年底,试验区农村薄弱校和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缓解。2020年,咸安区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与此同时,由于乡村教学点与中心校的师生时空分离、交互不足,产生了新的问题:在学生层面,乡村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不足;在教师层面,中心校教师教学临场感不足,甚至出现了教学焦虑,而乡村学校的教师也未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完全成为中心校主讲教师的助手。

在“开齐开足课”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开好课”的问题,这是王继新团队目前探索实践的重点。他认为,在城乡课堂通过屏幕同上一节课的过程中,“开好课”首先要解决师生交互不足、认知交互不足以及情感交互不足的问题;对于乡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来说,“开好课”的标准就是教学点学生与中心校学生的学业平均成绩逐渐趋近。


强交互:“专递课堂”质量提升的出路


从2018年起,王继新团队在咸宁市咸安区和湖北省崇阳县30余所乡村薄弱学校进行试点实验,特别针对“三个课堂”中的“专递课堂”,在原有的视听会议技术基础上增加强交互的教学功能。

“专递课堂”作为一种“互联网+教育”的组织模式,强调专门性,是“三个课堂”中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基础性方案,在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方面作用显著。而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和课堂行为分析,王继新团队发现,在传统的“专递课堂”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处于物理空间分离的状态,所以存在交互性与临场感不强的问题。

对此,王继新团队在2020年提出了“强交互专递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咸安区的多所中心学校及乡村教学点组成“专递教学”共同体进行试点。在原有专递课堂基础上,通过对软硬件交互环境改进,以及教学交互活动设计的优化,来实现实时、精准交互,以提升乡村教学质量。

相比于弱交互,强交互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强交互应能实现实时交互与反馈。即能实现主讲教师对远程学生学情的实时把控,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予以即时反馈和解决。

第二,强交互应能实现精准交互。即能在实现群体交互的同时,达到与学生个体的精准交互。例如,能根据课堂需求随时展示、评价学生的优秀课堂作业;能针对远程学生出现的知识理解、课堂小任务完成等环节中的个性化问题,予以纠正和个性化的辅导。

第三,强交互应能增强教学临场感。教学临场感是为达成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社交过程的设计、促进与指导。“专递课堂”中,主讲教师与远程教学点学生的对话,以及对其学习的指导,均需通过交互实现。传统的“专递课堂”,屏幕中的老师与乡村教学点学生的交互,多以“讲授”“演示”等单向传递为主,辅以“问答”为主的言语交互。因此,在实现远程言语交互的同时,还应通过专递课堂软硬件环境以及教学设计的改进,实现强交互,以增强教学临场感。

“后续如何通过多模态的强交互,促进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通道协同参与,继续提升专递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将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王继新说。

如果说王继新是“走在田埂上的教授”,那么他带领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就是“奔走于田间地头的硕博生”。

“我们的学生长期租住在乡下,方便参与中心校和教学点的教学,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上与师生们打成一片。”他认为,做乡村教学点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研究人员长时间地、坚持不懈地深入当地学校的教学实践,同当地老师一起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实际的技术环境不断修正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路径,“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慢慢上升至理念。”


技术是答案,问题是什么?


深度报道引发各界热议。文章报道了成都七中通过名师网络课堂开展直播教学,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共享,大幅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对此,王继新当时发表了文章,认为应该对技术变革教育的前景持有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在文章最后,他写道:“在技术变革教育的历史征途上,我们或许时刻都需要自问: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放置当下,仍然值得每一位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深思。

被问到如何解答“问题是什么”时,王继新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首先将乡村教学的实际情况娓娓道来。刚开始做调研时,全国大概有9万多个教学点,都是没有独立建制的学校,一般是小学一至四年级,靠近东北地区的教学点学生特别少,有的教学点甚至只有两三个学生。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教学点无法撤掉。比如,吉林省长白县有两百多公里的边境线,那边的乡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学生非常少,如果撤销教学点,都集中到城镇中去,那么戍边的任务将无法进行。同理,有的山区或湖区的教学点师生很少,甚至国家规定的小学6门义务教育课程都开不齐,“有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既要教课还要打铃”。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各类智能技术不断涌现,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他提出,要时刻警醒,以“教育的逻辑”思考“技术应用”,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和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并基于此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解决工作问题的策略和路径,同时做出样板、做出示范。“这样就能通过整合技术方法和内容达成解决工作问题的目标。”

从派城镇老师去乡村教学到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再到解决线上课堂互动性和临场感不足的问题,党和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尝试。

王继新表示,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有很多差异,所以同一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应当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路径。

在近十年的实地调研中,他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政策都是好的、高瞻远瞩的,但要落地应用,“一定要有一批既了解政策,又了解乡村教育,还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经济特征的人到实践中进行指导”。科技赋能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2月刊(总第88期)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