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教育•初心故事】 甘当小学生

寻乌宣传 2020-02-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寻乌文学 Author 寻乌文学


甘当小学生
文/王达观
刚到寻乌的头几天,毛泽东与古柏同住在西井巷的中共寻乌县委机关内。那里房屋拥挤,街巷狭小,人口稠密,环境吵杂,不适合调查会的开展。为了寻找合适的住址和开会场所,古柏想到了位于县城南门外马蹄岗的耶稣教美国牧师鲍斯菲尔德先生的住房,由于时局动荡,鲍牧师已离开了寻乌,留下一位廖牧师住在那里主持着教会医院的日常运作。古柏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后,毛泽东非常喜欢决定抽空去实地查看。
5月7日,毛泽东在古柏陪同下,信步来到马蹄岗。五月的寻乌,风清气爽,鹃啼莺唱。马蹄岗上,阳光灿烂,百花齐放。眼前,是一栋漂亮宽敞的两层楼房。它座北朝南,空气清新,安静雅致,环境幽美。围墙内,除前方还有一栋两层楼的教堂外,旁边还有池塘、花园,还有许多李子树和一棵柿子树。毛泽东在古柏带领下,步入园内,边走边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这时,廖牧师听到有人来访,急忙出门迎接,见到古柏,握手寒暄后,古柏随即向廖牧师介绍:
“这位是红四军的毛委员。他在百忙中,特意抽空来此拜访!
“啊!毛委员?毛委员您好!久仰!久仰!”廖牧师与毛泽东握手,满脸敬意。
廖牧师满心欢喜,微笑着把客人引领到楼上的大厅内,又是泡茶,又是递烟,十分热情。
古柏介绍说:“毛委员这次来寻乌,是想趁红四军分散在安远、寻乌和平远作发动群众的机会,做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请问您这里能否提供一处适合开调查会的场所?
毛泽东也说:“我们开展社会调查,是为了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
廖牧师听后,非常激动,笑着说:“你们都是干大事的人,我一定要大力支持,正好鲍牧师离开了寻乌,他的住房暂时没人使用,环境幽静,非常适合开调查会用!
毛泽东和古柏都十分欢喜,当即表示了感谢。
两天后,即5月9日,毛泽东和古柏开始入住在马蹄岗鲍牧师住房。
5月13日,马蹄岗召开商业专题调查会。到会的都是店主和熟悉商业情况的人。这天,阳光明媚,风清气爽。毛泽东拿着纸和笔,在会议桌前的一边随意坐了下来。古柏即在门口招呼客人入座。参加调查会的郭友梅、范大明、赵镜清、刘亮凡等人,先后进门与毛泽东见面问候后,也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会议桌上方正中的两个位置却始终空着,大家都谦让着不敢坐。毛泽东感到诧异,就问古柏。古柏解释说:“我们客家人有个风俗,厅堂摆桌坐席是很讲究的。如果正中摆的是一张桌,正面(面对厅门)左方为上席。如果正面平列两张桌,左边一张为首席,右边一张次之。这里民间历来的婚丧喜庆或宴请宾客,上席总是留给尊敬的长辈或尊贵的客人坐的。”毛泽东听后,大加赞赏说:“客家风尚真好!”便立即起身 ,满脸堆笑地热情招呼郭友梅、范大明说:“你们就是我敬爱的先生,不要客气,请上坐”!郭友梅、范大明却谦逊地说:
“毛委员,您是远道来的稀客,又是红四军领导,是贵客,您上坐!
毛泽东再次推让,并深情地说:“你们是老前辈,是‘老城通’。这次请你们来当‘先生’,是想听你们讲实话,谈实情的。你们理当受到尊重,不要推辞了,请你们上坐吧”!说着,毛泽东便主动坐在下席,铺开纸,拿起笔,准备作记录。
会议开始后,毛泽东面带微笑,再次十分诚恳地说:
“因为对于商业我是完全的门外汉,而大家对寻乌城又比较熟悉,今天就请各位在寻乌商业方面多多给予指教。各位不要拘束,请畅所欲言。我一定认真听,如实记,记下后念给大家听,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当场改正。
郭友梅等人见毛泽东如此和蔼可亲,谦虚诚恳,自然十分高兴。心想,毛泽东是红四军的最高领导,见多识广,却有如此胸怀,虚心求教。我们平头百姓,自当以心换心。便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对寻乌城作了初步介绍。
由于商业问题是毛泽东下决心要作调查的重点问题,纲目罗列很细,共列八大项。其中寻乌城一项就下列子目25个。调查过程中,毛泽东格外严谨认真,始终坚持求真、求实、求深、求新的态度,宁滥勿缺,详细搜集第一手资料。他恭谦勤劳,不耻下问。既问各大小商品的来源、种类、数量、转运、销售、盈亏等情况,又问不同市场和各类店铺的实际运作情况。会上,坚持追根溯源,铺陈详述。 从行政区域到水路交通,从商业到旧有土地关系,再到土地斗争,也就是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到文化,从店铺到市场,从家庭到社会,一一过问,刨根问底,生怕漏掉什么。就像用录像机录像一样,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把寻乌城的盛衰荣枯状况,全部实录下来。既反映寻乌的历史,又详述寻乌城的现状。大致官府衙门,小至针头线尾,都问得一清二楚。比如对寻乌城中的油、盐、酒、豆、杂货、水货、屠坊、药材、黄烟、裁缝、制伞、木器、伙店、豆腐、理发、打铁、爆竹、打首饰、打洋铁、修钟表、圩场生意、娼妓、同善社等等,都提示过问,详作记录。不仅问过程,问原因、问结果,而且十分注重具体环节中人和事的活动情况。许多连不少寻乌本地人都不知晓或不经意的事物,都被毛泽东一一捕捉到了。
会上,毛泽东就像小学生听故事一样,不仅认真听,认真记,还不时求问,征得大家意见。有时又引导大家各抒已见,展开热烈讨论。听不懂的地方,就请古柏作翻译,作解释。毛泽东记得详尽具体,绘声绘色,生动感人。尤其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毛泽东兴味盎然,神情专注,原话照录。有时反复询问后,认真核对,又虚心问大家“是这样么?”征得大家统一认可后,才如实记录下来。比如杂货店老板郭友梅,在谈了自己的身世和店铺经营状况后,曾沮丧而幽默地说:“民国五年(1916)光复会带领农民千多人,抢了许多店子。随即官军克复,又大抢一次。我的店子被抢去六千九百多元东西,幸好当时行情不好,不然损失更惨。但从那年起,就衰了下来,一年不如一年,弄成现时这个样子。”毛泽东听后,表示同情,并如实记录下来。又如有人谈到豆腐和水货“虾壳”时,说寻乌城不满三千人,却有豆腐店30多家。城里人吃饭十餐,有九餐要吃豆腐。特别是逢年过节,不论县城或乡村,几乎家家都要“馕豆腐”。这是客家的食俗,毛泽东不太清楚,又感到新鲜有趣,就反复询问,并一字一句地把“馕豆腐”的整个制作工艺,详细地记了下来。
会上,毛泽东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为此,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回到寻乌,因古柏同志的介绍,找到了郭友梅和范大明两位老先生,多谢两位先生的指点,使我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像这样的调查会,在马蹄岗开了十多天,每次都有明确的调查提纲,每次都有新的进展和收获。毛泽东与被调查人接触越多,越熟悉,感情上就愈加融洽,话语也愈加风趣,连被调查人所讲的方言土语也倍感亲切,尤感兴趣了。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每到一处,都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向群众求教。与群众促膝谈心,拉家常,谈国事,做知心朋友。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尊重。

————————————————————————————————

更多新闻

1.蜜桔丰收时 央视来报道

2.定了!国庆大阅兵:时长约80分钟,总规模约1.5万人

3.牛!他荣获“学习强国”全国答题挑战赛第二名!

4.【主题教育•初心故事】红军窑


审核:蓝玉林

编辑:刘佛先

来源:寻乌文学

寻乌县官方政务微信平台

发布权威信息   展示寻乌形象

回应热点事件   服务寻乌民生

投稿邮箱:xwxwbdz@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