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裙子差点让她进监狱
心寒。
这是影神近一段时间打开微博真实的心情写照。
但比女孩受害令人心痛的新闻更沉重的却是肆意的言论——
“穿的裙子那么短,活该。”
“女孩子大晚上不在家待着,活该。”
“化那么浓的妆,活该。”
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做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评价影神只想说一句:你闭闭嘴吧。
要说当事人的心情马上要说的电影女主怕是最了解的了——
《蒙羞之旅》
女主梅根,一个有着乖乖女人设的新闻主播,却在打车时被司机要求跳舞抵车费
被警察认定是从事非法职业的不良女孩儿
在直播新闻时成为当晚头条女主角,“一名身着黄色紧身裙的卖淫女在城中为非作歹”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梅根穿了一条黄色紧身裙。
原来梅根在国家电视台招聘中被对手打败,闺蜜们为了让梅根走出这个阴霾强行把她拉去酒吧换换心情,还逼她换了一种她从来没尝试过的穿衣风格,也就是导致一切事情发生的黄色紧身裙。
那些跟梅根打过交道的路人都在事后报警了而撰稿的记者根据路人们的夸张描述给这个“卖淫女”贴上了各种不良标签。
梅根原本想像往常一样照着准备好的稿子念新闻,但几经纠结后直接承认自己就是新闻里的女主角,说自己之所以有这么一段奇葩经历,都是因为大家看到黄色紧身裙就把她想成了不良妇女,于是好端端的一个女主播就成了新闻头条里的“卖淫女”。
而被无辜贴上标签的又岂是梅根一人。
电影《嘉年华》中,12岁的小文被性侵后小文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帮她控诉,惩治罪人,而是疯了似地把她衣柜里所有裙子扯出来剪碎。
仿佛让女儿受伤的不是坏人,而是那些不会说话的裙子。因为在有些人的认知里穿着暴露与勾引和性骚扰是画等号的。
求求你们了。
都8102年了为何影神还能看见这种让人无发可脱的思想?
真的只是衣服的问题吗?
或许比利时布鲁塞尔曾举行的一场特殊展览能给我们答案。
这场名为“What Were You Wearing”(被强奸时,我穿了什么?) 的展览中展出了强奸案件受害者在案发时穿的衣服。这个展览展出的每一套衣服,都是来自真实强奸案里、被性侵者在受害当天所穿的衣物。
因为性侵事件发生后,受害者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当时穿的什么?”
该问这个问题吗?
受害者提供的每一件衣服背后都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些受害者们就是普罗大众中最普通的那一个,身着普通的衣服却遭受了不普通的伤害。
看完这些受害者案发当日穿的衣服时,谁还能说出那句“谁让你衣服穿的少活该”?
犯罪就是犯罪,不要给罪犯找任何的借口。
2016年,华盛顿邮报曾将性侵犯们的供词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选择目标时更在意行为举止,至于被害者所穿着的衣物大多罪犯表示印象并不深。
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偏见太多了。
性别的差异、种族的不同、学历的高低、地域的距离,这些偏见就像细菌一样,孳乳在人类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里,恶心着无数人。
而且,偏见是获得从众的归属感以及优越感最容易的一种途径。毕竟不用加以思考,直接凭借主观臆测然后两片嘴唇一张一合便能轻易对别人作出评价与结论。
培根有句话说的好,人们喜欢带着极端的偏见在不着边际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满足,这就是他们的思想本质。
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能有。
太多社会事件可以证明这点,相比事实的真相我们更为在乎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成了客观事实。其实,在这场偏见风暴中,没有人是幸免者。
从人类粗暴地把万物划分出等级的那一刻开始,一切偏见就都有了源头。我们是偏见之中的加害者、被害者、亦是旁观者,以频繁地切换于不同角色来寻求自身的安全感。
没有人想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人愿意孤立无援,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难的不是做自己,是在被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裹挟的社会里做自己。或许,那些敢于打破和抗争、不畏世俗眼光活着的人在某些人眼里仿佛衣不蔽体,但在影神眼里他们却光华无比。
《熔炉》中说过一句话:“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或许消除心中的偏见远没有删掉购物车里的小裙子来的简单,但哲学家梭罗说过放弃偏见永远不会为时过晚。
偏见猛于虎。
不要让心中的偏见形成无形的匕首,让有色眼镜遮蔽住应有的美好。
对不起,我看了《爱情公寓》
蚁人:不走寻常路的逗趣英雄
尔晴,进来挨打!
别看别人家孩子了,看看别人家父母吧
送给所有陪我深夜撸串的损友们
青春与梦想,不过几年世界杯
小偷家族,到底偷了什么?
从演技角度谈《药神》,大型飙戏现场
《毒战》被翻拍,没了限制竟有如此大的尺度
▼
以 独 特 的 电 影 视 角
解 读 教 育 阐 释 人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