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你的“易燃性”

2016-11-18 刘欣 码农翻身
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提到, 参照物质的燃烧性能分类, 人也可以分为“自燃型”、“点燃型”和“阻燃型”三种。
自燃型:成就事业的职场精英
(磷在空气中自燃)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有任务,会全身心的扑上去把它尽善尽美地完成;没任务,也会“折腾”出些道道儿来,而不闲着。
职场上这类狂人有着非常强的自我激励和自我驱动,根本不用督促,完全自己点燃自己。只需要组织给定目标,他就能明智地分析出这些目标和组织需求及个人发展的关系,不需要说服,甚至都不需要指导,有困难克服困难,没困难提高难度也要干得漂亮! 自燃型的人不甘本分,他绝对不会局限在一开始给他设定的角色和责任范围内,为了达成目标,他可能会跨职位和角色的去完成。 虽然有可能“干扰”到他人分内的工作,但对快速达成目标、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都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自燃型的人不怕麻烦。他宁可牺牲个人的时间,也要把事情做得出众,获得认可。 自燃型的人把工作当事业来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迎接挑战,得到绝好的学习机会,时刻提高自身技能和素养,最后成了职场精英, 成就一番事业。
点燃型:职场的大多数
(被点燃的火柴)
也有一些人,只有遇到外界的激励或者压力才能燃起斗志,就好像要用火柴点一下,才能有激情。
只有目标和环境还不够,需要给他讲明收益、利害,甚至把做事的必要条件和步骤都列清楚,在风险和收益都可控的前提下,他就会欣然前往。 这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恪守”本分,“收着”做事。实际上,他对某项工作也可能有兴趣,也有能力,只是看不清组织的目标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持续的激励,或者压力,在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帮助,在做出成果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奖励,才能使之持续燃烧,实现自我蜕变。 这类人成了职场的大多数。
阻燃型:职场老油条
(阻燃材料)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他必须要万事俱备,而且是不得不做的情况下才去做事。否则不是抱怨,就是偷懒。“那谁谁的接口还没定义好,我怎么开始做?”“环境又出问题了,我只好等了。”“就这点工资,给你干点儿就不错啦!”“你行你上啊!”全是各种推脱,看不到主动性,碰到困难就撂挑子,充满负能量。
这类人特别计较得失,计较和他人的分工协作,自认为“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殊不知这样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计较,就越难出成果,和同事协作也越差,别人对他的印象就会越差,自然得不到奖赏和认可,最后只能更抱怨,更计较。 阻燃型的人,把自己永远放在舒适区,并且擅长找各种理由避免进入挑战区,从而成功避开了任何挑战和学习的机会,技能停滞不前,视野狭隘短浅,长期如此,终得“自残”。 这类人最后变成了职场老油条。
成为自燃型人才
作为组织而言, 肯定不欢迎阻燃型的人, 因为他们自己冷若冰霜不说,还会夺走别人的热量。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自燃型的人, 至少是一个点燃型的, 当自燃型的人靠近你的时候,才能一起燃烧。  成为自燃型的人,一要有热情,二要有目标。热情来源于心底对工作的热爱,为发动机加油;目标是对自己将来的期待,控制好方向盘。这样才能面对艰难困苦的挑战, 才能以苦为乐,全力以赴的把事情做好,做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反过来会让你更热爱自己的工作,修正自己的目标。 可是问题来了,有多少人能从事自己内心喜爱的工作呢? 在国内这种教育体制下,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都不一定知道!我也时常问自己:“你做了这么多年的编程,真的是从一开始就非常喜欢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稻盛先生说过,要想读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工作”,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该怎么办呢?
“喜欢”和“投入”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是因果循环关系。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产生快乐和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来干劲,又会产生好的结果。在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中,不知不觉你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从事着你喜欢的工作,恭喜你;如果不是,不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全心投入,看看能不能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上工作吧。 
(完)

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码农翻身” 微信公众号, 回复消息"m"或"目录" 查看更多文章
有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欢迎投稿 ! 我的联系方式:微信:liuxinlehan  QQ: 3340792577
公众号:码农翻身“码农翻身”公众号由工作15年的前IBM架构师创建,分享编程和职场的经验教训。

掘金是一个高质量的技术社区,从 Swift 到 React Native,性能优化到开源类库,让你不错过互联网开发的每一个技术干货。长按图片二维码识别或者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掘金」,技术干货尽在掌握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