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白科普:服务那点事儿

2017-09-13 老刘 码农翻身

小明的公司向电子商务领域进军,开发了一个电商系统,功能没什么新奇的,无非就是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商品详情页、库存管理、支付管理等等。 


系统刚开发的时候,所有的功能都放在一起,部署在一个机器上,这种应用被称为单体应用(monolithic application) , 由于公司也没什么名气,流量也不大,单体应用可以轻松应对。 



随着公司加大宣传力度, 流量越来越大, 这种单体应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比如上周搞了一个宣传活动,注册用户送优惠券,那个用户管理的模块访问量暴涨, 小明虽然添加了几台虚拟服务器来做负载均衡应急, 但是这些新的服务器除了用户管理模块外,不得不连带其他模块一起部署(单体应用嘛), 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小明不由地想: 要是能把用户管理单独拎出来就好了, 这样的话一个机器上就不部署别的应用了,专门部署用户管理,一个机器上可以部署好几个! 多节省机器啊。


此外,随着逻辑的增加,应用变得越来越大,快长成一个接近200M的“大胖子”了, 各个模块之间也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慢慢地业务逻辑绞成了一团,原先定义良好的接口也变得混乱不堪,每次代码修改和系统上线都是一次重大挑战。 


小明向领导建议: 把各个模块拆分成小应用吧, 让他们可以独立开发,灵活的部署。


如果哪个应用流量比较大,那就多部署几个,哪个应用用得少, 就少部署几个。


每个小应用可以独立开发、部署,非常灵活。 


当然,应用之间还少不了交互,每个应用都得对外提供接口让别人访问, 例如想获得一个用户的信息就得访问这个URL : http://192.168.0.10/user/<userID>


这样的每个接口可以称为服务(Service)。 


可是问题来了,对于每个应用来说,如果部署了多份,每个服务也会有多个实例, 有多个URL, 到底要调用哪一个呢? 

http://192.168.0.10/user/<userID>

http://192.168.0.12/user/<userID>

http://192.168.0.13/user/<userID>


更烦人的是, 刚刚调用了192.168.0.13这个机器上的服务,过了一会儿, 由于流量小,不需要那么多机器, 这个机器上的服务实例下线了,就无法进行第二次调用了。


看来一个应用不能和特定机器上的服务绑死啊!


小明想了一个办法: 想要调用服务之前,先在一个叫做注册中心的地方根据名称查找一个服务,比如想查看用户信息了,可以这么干:


支付管理:给哥们来个getUserInfo的服务!


注册中心(忙活了半天): 用这个吧 http://192.168.0.12/user/<userID>, 他的负载比较小


......支付管理开心地使用.....


支付管理:再给哥们来个getUserInfo的服务


注册中心: 用这个吧 http://192.168.0.13/user/<userID>, 刚才那个半天都不给我联系了,估计是下线了。


但是注册中心怎么知道有哪些服务呢?  


小明早已想到这一层,他让各个服务主动前来报到,注册


注册了还不算完, 各个服务必须定期前来签到(行业黑话叫做心跳),让注册中心知道服务还活着。



这种办法其实就叫做服务的注册和发现


小明充分发挥了抽象的能力,他把调用方称为服务的消费者(Consumer), 用户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这些应用称为服务提供者(Provider), 得到了下面这个图:



小明很得意:“看看我这个抽象多漂亮!”


他马上把这个宝图“献”给了领导, 领导看了一眼说: 这个图看着好眼熟啊, 奥,对了,我在Dubbo那里见过, 还有,当年我做SOA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思路做服务的注册和查找, 看来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当年很类似嘛!


小明听了以后有点失望,失望之余又大为感慨: 看来我又造了一次轮子,技术在变, 但是基本的思想一直没变啊!


(完) 

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精彩文章,请移步《码农翻身2016文章精华》或者《码农翻身2017上半年文章精华


有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欢迎投稿 ! 我的联系方式:微信:liuxinlehan  QQ: 3340792577




优秀人才不缺工作机会,只缺适合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从海量机会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


100offer 会对平台上的人才和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让「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公司」相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 100offer,谈谈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