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学术‖ 缅甸将军的小伙伴们怎么继续分苹果🍎

2016-03-24 微学术 缅甸联合译评社

「微学术」属原创 缅甸联合译评社关注我们 阅读转载说明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缅评社现开通文末评论和超链接功能了!

编者语

新总统这场政治剧追了快一个月,是时候用缅评社的土特产给亲爱的读者们换换口味了。本期「微学术」文章编译自《当代亚洲期刊》今年2月新鲜出炉的论文《从裙带关系到资本寡头——缅甸的私有化和商业精英》。此文可作深挖材料、可与别国对比,还充满了高大上的理论词汇和接地气的论据。总之,希望你们喜(dú)欢(wán)!


裙带关系户到资本寡头

缅甸的私有化和商业精英

From Cronyism to Oligarchy? Privatisation and Business 

Elites in Myanmar

米歇尔·福特、迈克尔·基兰、推推登

大量的评论类文章都集中在缅甸民主转型的政治方面,而登盛总统提出的两个转型之一——从国家主导的向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转型则没有受到学术界足够关注。一般情况下,经济私有化容易引发争议;但缅甸还没到权衡私有化优缺点的阶段,目前的问题关键还在私有化是否能真正落地实施。毋庸置疑,实现经济私有化对于缅甸政治经济具有深远影响。


私有化这一名词读者都不陌生,国企改革在中国也早就不是新鲜话题。本文中的私有化指的是建立并扩展市场(关键词一:私),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理性客观过程(关键词二:化),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政治目的(关键词三:有)。缅甸私有化背后的理性也与中国国企改革有很多相似性,很多缅甸国有企业饱受低效、负债困扰。


更重要的是,作为支持市场化的一部分,私有化过程表面上不仅为执政精英和商业精英提供了不容错过的从最赚钱的资产和业务部门吸金的机会,还可以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从1995年到2011年缅甸政府施行了私有化国有资产的项目,以转向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整个过程都是被称为是以伟大的「爱国精神」为基础的国家建设工程。(小编:wow“爱国就为国库减负”~~爱国的中国人咱一定不陌生!)


缅甸经济私有化的第1阶段始于90年代末,主要侧重于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产生显著的经济影响。1962年到1988年奈温治下的「缅式社会主义道路」把缅甸经济拖入了停滞,90年代,国家恢复秩序与法律委员会接管政府,他们意识到经济政策不能继续按「社会主义路线」走下去了,开始推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改革。但当时面临西方制裁,且所谓的「改革」很难说有多大真心实意,准许本地资本聚集、商业发展的小苹果(♫)也仅分给与军方有密切联系的人士。

 

虽然第一阶段改革的范围十分有限,但值得一提的是,军政府确实实现了公有或国家控制的企业和财产的私有化。有机会在这个时期拿到军方小苹果的商人们通过结构性优势,利用不透明的私有化过程获利不少,小苹果🍎如今都变成了苹果树🌴,有的甚至在缅甸经济中深深扎根,长成了苹果林🌴🌴🌴。(小编实在是忍住开始唱了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阶段的经济私有化确实使得财富集中在缅甸少数商界精英手中,但大量财富转移却发生在第2阶段。这一阶段从2008年开始,商业精英通过与军政府之间建立私人关系巩固了自身利益。这个阶段私有化涉及范围广、时间安排紧凑。为什么是2008年?想必大家都知道纳吉斯风灾发生在这一年,政府没有足够财力开展灾后援助和重建,不得不依靠大财主们慷慨解囊,政府何以为报呢?唯有发特许经营权了。像Htoo这样的公司私营公司就在这个时候被奖励了一个小苹果——拿到了燃料的进口权,这可是从1962年开始一直被国营企业紧紧攥在手里的进口权。


*原文表格:1995-2011被私有化的国有企业

私有化第二阶段产生的后续影响在于,这部分商业精英不再单纯依赖政府的庇护,他们加强了自身的独立性,为自身留足了后路,有意通过更加多样化的途径来创造和维护自身财富创造。因而有人认为,缅甸商界精英的富裕阶层,不能单纯被看作裙带关系户。他们同时也是一种新形式的经济寡头。这一阶段的私有化对缅甸政治经济有更长远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区分裙带关系户(crony)和资本寡头(oligarch)

文中使用的区分标准是看是否依赖某个特定的政权(regime)作为其庇护者。换言之,关系户比较容易短命,他们只跟军政府混,换民主政权上来了就混不下去了;而寡头们则是「良禽择主而栖」,能给他们挡风遮雨的政府就他们就跟,难听点说就是「见风使舵」,但前提是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放到缅甸来说,分界线在于第二阶段的商界精英们巩固了经济权力,并且拉开了自身与庇护者——执政精英(尤其是军方执政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独立自主。所以经济私有化可以看做缅甸经济重新洗牌的关键过程。这时期随着老牌关系户重新寻找新战友来保护自身利益、维持自身影响力,资本家寡头则悄悄申出头来。



文中列出了前十名交税最多的缅甸公司信息,此处不方便全部展示,欢迎联系小编索要原文~

 

政治改革和经济加速转变这两者之间是如何衔接?作者们难以给出确切的因果推论。但明显的一点在于,私有化使缅甸政治精英和他们旧亲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私有化巩固了商业精英的权力,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军政权的代理人」。虽然他们大多数仍然继续从与庇护者之间私人关系中获利,但不再那么依赖于这种关系来实现财富积累或保护。

 


*亚洲世界集团(Asia World)老大Htun Myint Naing

此外,在如今治理模式转变的背景下,他们有动机来把自己当成直接政治行为者。总之,缅甸的商业精英如今有机会积极影响政治过程,而不单纯依赖军方人员作为资源提供渠道。私有化以及其他市场化的举措,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也为资本主义寡头影响政治提供了一个生产和巩固机制。因此私有化不仅仅对缅甸的经济,同时也对它的政治版图产生显著影响。

 

这个过程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象征着裙带主义的政治经济向保护私人财富的政治经济关系过渡。这绝不是意味着在这个新的环境中,缅甸所有新生寡头都将成功地驾驭保护自身财富的政治,也有些人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国际制裁、公民社会激进主义或政治动员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这些寡头的权力和财富也还难以预知

缅评社出品【相关阅读】

被删除的ISEAS报告:缅甸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


学术不易,请阅读原文、正规引用


 

 参考文献 

Michele Ford, Michael Gillan & Htwe Htwe Thein (2016) From Cronyism to Oligarchy? Privatisation and Business Elites in Myanma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46:1, 18-41

《当代亚洲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JCA)是自1970年起出版的学术季刊,内容涵盖亚洲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据2014年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A影响因子为1.345,虽然跟《美国政治学评论》这样顶尖期刊的3.6没法比,但在SSCI地区研究类别下的64种出版物中JCA排名第二。本期「微学术」选编的论文是2016年在JCA上发表的探讨缅甸政治经济转型的论文,作者是澳洲学院派,跟缅甸隔海相望的邻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