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之声
Voice Of Diplomacy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 转载须文首注明出处
转载及合作:xiaoka365@sina.com
5月16日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丝路剧院联盟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盛大上演,中西合璧、大腕云集,这部原创歌剧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歌剧最大亮点就是语言,全程中文创作、不同国家的歌剧演员用中文演绎,写下中国歌剧史上重要的一页。
精彩演出获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演出当天上午,在丹麦驻华使馆,《外交之声》独家专访了主演---丹麦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彼得·洛达尔。先来通过视频感受一下他的中文歌剧魅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6567r1maf&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丹麦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彼得·洛达尔演唱《马可波罗》片段
怎么样?是不是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而且,要知道,作为丹麦歌唱家,他在整部歌剧中整整唱了2个半小时的中文,这在中国歌剧史上前所未有的尝试。想必你和我一样好奇,在4个月前一句中文都不会的他,究竟通过什么魔法做到的?
中国手串不离手的丹麦歌唱家
《外交之声》首先从洛达尔的手上发现了奥秘,接受专访时,他的手上戴了一个中国手串。
《外交之声》:你为什么戴这个中国手串?对你感受中国文化,学习中文演唱有帮助吗?
洛达尔(笑):“你的观察很仔细,这是中国手串。我想,学习中国文化不是仅仅看书和演出,我在尝试尽一切可能接受中国文化。需要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学习,我经常到中国餐厅里,到咖啡馆,甚至到公园,看看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走路的,他们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这些都让我感觉非常有意思。
《外交之声》:谁给你的这个手串?
洛达尔(笑):我的女儿买给我的,我有两个女儿,他们来中国看望我,女儿给我们全家每个人买了一个,每个人都戴着一样的手串,我们全家现在都在这
《外交之声》:她们看过你的演出吗?她们听不懂你唱的中文吧?
洛达尔:看过,我的小女儿因为年纪还小,害怕里面的战争场面、自杀情节,但是整个歌剧看下来,还是非常享受。虽然她们听不懂中文,但是因为有英文字幕,所以她们能理解
《外交之声》:你以后会让她们学习中文吗?
洛达尔:会的,她们想学习中文。她们说,不想回国了,想留在中国。(为什么?)因为她们在中国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人,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对孩子们来说每天都是非常新奇的,对我也是一样。
丹麦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彼得·洛达尔示范演唱
克服中文发声的身体不适 突破极限
《外交之声》:你在学习中文演唱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你在最开始接触到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洛达尔:歌剧技巧是以意大利语体系为基础的,而用中文演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意大利语只有只有5个元音,中文在元音的基础上还有很多辅音,所以很难演唱。特别是中国的音调,有四声,我们是没有的,这个特别难。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身体甚至都因为发音部位不同出现了不适。好在中国的非常优秀的同事给了我很多帮助,克服了这个困难。
《外交之声》:遇到这么多困难,有没有想要放弃的时候?
洛达尔:去年11月份拿到任务,但是到一月份说剧本要改40%,在2月拿到新的剧本。要在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过程就像骑一个特别危险的摩托车,随时可能掉下来。一个我说:你不行的,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完成,另一个我说:没事的,你可以做到的!最终,另一个我胜利了。
《外交之声》:你对中国同事们怎么看?你们的合作中有怎样的碰撞交流?
洛达尔: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世界级歌剧演员,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是很成功的歌剧演员。他们既有意大利歌剧的演唱技巧,又会中文,对于我来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中文发音的技巧。通过这部歌剧足以展示,无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大家的文化都是相交融的。
《外交之声》:在学习中文用中文唱歌剧方面,你个人的关键密码是什么?
洛达尔: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非常难,很多发音现在还不能辨别清楚。需要不断的坚持练习,就像打开密码箱一样,需要一点一点调整,最终吻合一致,突然打开。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从剧本到说话,到具体的发音,每天都在进步。
最关键的是:要非常仔细的听发音,非常仔细地观察发音口型的变化,注意分辨细微的差别,然后不断的纠正练习。我本身学习俄语,俄语要简单的多。
厚厚的剧本写满了中文拼音和标注
《外交之声》:《马可波罗》的演出结束之后,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洛达尔:这次的指挥家汤沐海已经向我发出邀请,希望三个星期后有一个演出合作,但是因为和我的时间安排冲突,没有办法。但是这次和制作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和联络,希望明年会有机会。
《外交之声》:你刚刚被广州剧院聘请问艺术顾问,你有什么期待?
洛达尔:因为刚刚被聘任,所以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不过我个人非常荣幸担任这个职务。这次已经有了很好的连接和合作,我想会有更专业和更紧密的合作。我在欧洲歌剧方面有很多经验,和中国歌剧有很多平行的产业。我想通过我的在欧洲歌剧界的经验和优势,把欧洲的优秀经验引入中国,同时,也把中国原汁原味的优秀剧目带到欧洲特别是丹麦,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
丹麦男高音彼得·洛达尔2007 年获得了歌剧杂志《歌剧世界》提名“年度青年艺术家”,2009年加入丹麦皇家歌剧院,2013 年被丹麦女王授予丹麦国旗骑士勋章。主演过《波希米亚人》、《茶花女》、《叶甫盖尼·奥涅金》、《魔笛》、《后宫诱逃》、《女人心》、《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伊菲姬尼在图利德》、《阿尔米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等歌剧。
5月16日18、19日《马可波罗》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中西合璧原创歌剧《马可·波罗》
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歌剧总监是伦敦人、作曲是德国人、演员则为中西合璧……翻开这部歌剧的原创名单,可谓是大腕云集,编剧是中国诗人韦锦,由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执导,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恩约特·施耐德作曲,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澳门乐团。
歌剧还云集了中国、丹麦、比利时和英国等多国著名歌唱家。马可·波罗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编剧过程中既致敬经典又融入创新元素。本土民乐乐器融入歌剧,还使用了像马头琴这样的一系列的蒙古传统乐器。
波澜壮阔的史诗格局
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
展现丝绸之路传奇故事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原创歌剧
《马可·波罗》
作为第八届广州艺术节·戏剧2018的开幕歌剧
已于5月4-6日在广州大剧院盛大上演
5月16、18日、19日
该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马可·波罗》编制庞大:除常规的交响乐团外,还特别运用到包括笛子、二胡、扬琴在内的民乐乐器,更有史无前例多的打击乐、76人的管弦乐团、60人的合唱团等,台前幕后共动员300到400人。
歌剧《马可·波罗》主创与主演合影
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西方文化的合并在这部歌剧中展现得格外突出。马可·波罗会在中国歌剧史上书写非常重要的一页。
《外交之声》铁粉请添加微信 wjzsheng,加入《外交之声》微信交流群,注明”外交会“及身份获取详细资料。(广告、微商等不能证明身份者禁入)
推荐阅读:
提醒:赴以色列、叙利亚、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缅甸、俄罗斯等国请注意
部分图片资料自天桥艺术中心
外交之声
Voice Of Diplomacy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 转载须文首注明出处
转载及合作:xiaoka365@sina.com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