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苹果也看错了这个行业?
若不能在技术方面取得真正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很可能沦为槽点满满的鸡肋。
杂志标题:泡沫破灭后,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鸡肋?
本刊记者丨吕倩
6月3日,人工智能厂商出门问问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旗下第二代智能手表Ticwatch 2。除此之外,出门问问还正式宣布进军车载领域,推出了智能后视镜问问魔镜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问问魔眼。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热度降温之后,出门问问的转型探索,成为了行业的一个缩影。这个曾经被寄望成为智能手机一样火热的行业,目前显然让不少参与者们失望了。在Apple Watch销量日下、行业先锋Misfit被收购、Jawbone可能也难逃被出售命运的形势下,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出路将在何处?迅速兴起
2012年4月,濒临夭折的智能手表项目Pebble被其创始人Eric Migicovsky放到了众筹网站Kickstarter,希望可以再筹10万美元以延续梦想。
没想到这一举措成为无心插柳之作,登陆Kickstarter2小时后,Pebble就完成10万美元的初始目标,28小时后,突破100万美元,最终在各方的不断推波助澜之下,Pebble完成了1026万美元的筹资。之后的2013年5月,Pebble顺利完成由Charles River Ventures领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
这一事件,不仅增强了VC的信心,同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让全世界关注智能可穿戴行业的人变得信心满满。其中,就包括土曼科技创始人兼CEO汪伟。
汪伟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当初正是因为Pebble的顺利巨额筹资,让他坚定选择了智能可穿戴领域这个方向。但那时,整个市场都处于初级阶段,可选择的资源有限。软件开发技能非常薄弱,甚至尚无专门研究嵌入式软件的技术人员。合适芯片也很少,从最初美国测试版的Freescale,到之后与国内的北京君正合作,土曼智能手表才逐渐找到感觉。
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和资本的关注,芯片厂商开始逐渐重视智能可穿戴市场,加大开发力度,这为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除此之外,用户追赶潮流的消费习惯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也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条件。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042亿部,较2012年的7.253亿部增长38.4%,首次超过10亿部大关。
顺为资本投资人段誉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消费者们更渴望另一个汇集计算功能的平台,或者是汇集数据的地方,比如之前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现在的VR产业,以及未来的机器人产业。
而大幅推动行业前进步伐的,则是巨头的入局。谷歌开源的Android Wear系统、苹果公司Apple Watch的诞生,在全球点燃了智能可穿戴热潮。
虽然针对它们的批评声一直不绝于耳,但这两位巨头的进入,让智能可穿戴市场彻底火爆起来,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设备也风起云涌。
按照功能,可穿戴设备可分为生活健康类、信息咨询类、体感控制类等几大类,其中,生活健康类是最热门的产品,比如Jawbone Up 2、Nike+FuelBand、Fitbit、Lark等。它们通过记录人体运动、睡眠、饮食等多种数据,来帮助消费者调整作息规律、加强锻炼、实现健康生活。
再细化一点,可穿戴设备有手表、手环、眼镜、挂件、鞋子等不同类型。但一个颇让消费者纠结的问题是,不论功能还是外形,市面上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同质化。
从参与者来看,有专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业者,也有从其他领域切进来的厂商,比如中兴就推出神似“Pebble”的蓝牙手表,索尼则推出神似“FitBit”的Core手环,包括华为、小米等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设备。2015年,随着Apple Watch的发布和Fitbit的成功IPO,可穿戴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根据IDC数据,2015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高达7810万台,同比增长171.6%。
不过,快起快落似乎成为很多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典型特征,可穿戴设备也不例外。到2015年下半年,问题开始爆发。Fitbit市值从2015年11月开始暴跌,目前股价已不到最高点的1/4;Apple Watch的销量大幅下滑;2015年年底,Misfit被腕表集团Fossil收购,Jawbone开始裁员并关闭纽约的办公室,暴热的可穿戴市场寒意森森。
“可穿戴概念降温的关键时点在于,几个市场预期很高的产品销量远没有预期的好。”一位券商分析师如此表示。
而同质化、功能鸡肋、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则成为消费者们对于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吐槽点。
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不少厂商开始另寻出路。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转型的典型代表是咕咚。2010年,咕咚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第二年获得了盛大20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推出了第一款运动监测产品“咕咚健身追踪器”即咕咚手环。
在经过几轮融资试水与行业观察,2015年6月,咕咚用户达到3000万,日活跃200W。但是,咕咚却毅然决定抛弃硬件,转向运动社交平台。
咕咚CEO申波当时对于转型的解释是:“国内外智能手环市场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国外市场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很好,并没有猛烈的价格竞争。但是如果换到国内,如此激烈的价格战,想通过硬件赚钱相当不易。”
仍愿在可穿戴设备这条前途不明的道路走下去的创业者们,开始尝试与其他领域合作,或开发更多技术。以出门问问为例,软硬件结合是其目前坚持的方向。其做法是将智能手表硬件与其他软硬件合作方进行多种尝试,比如GPS、线性马达、传感器芯片等的植入,软硬结合算法的优化,与支付宝、搜狗地图、音乐软件、表盘和游戏开发者软件生态之间的合作等。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表示,这些新的玩法和趋势更多来自于硬件产业链的进步和软件生态的优化。比如出门问问最新发布的问问魔镜,通过语音操控、手势操控等,可实现语音说出导航指令、周边搜索等傻瓜式操控。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厂商,通过改造外形或与奢侈品商合作的方式,从外观发力,吸引消费者。
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于内,主要在进行自身的细节完善、功能改进;于外,主要采取与其他领域厂商合作的方式补足短板。但在产品立足的根本——技术方面,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IT行业分析人士孙永杰表示,智能手表上的计步、提醒、地图、导航等功能,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做到。智能手机的存在,成为了智能手表的最大障碍。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5月份的一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如果不能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与目前同为风口的VR、机器人行业所不同的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还没有得以自立的技术根基。若不能在技术方面取得真正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很可能沦为槽点满满的鸡肋。·END·
购买杂志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