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上方“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可订阅!


党建研究

叶娟丽,范晨岩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调适性

——以各时期党的根本任务变迁为视角


曹   萍

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实践展开:

总体布局、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制度变迁与治理现代化

何俊志

中国地方人大的履职管理驱动型创新:

理论与案例


徐旖瑶

人民民主议事先声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民主议事实践研究



中外哲学研究

汪韶军

可道之道与不道之道

——兼议“道可道非常道”的双关性义涵


郭立东

对康德的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概念的当代思考


汤   云

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法家论道德的主体性


余   平,戴   黎

论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一个规定

——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成论现象



中国史研究

冯渝杰

游侠、党人与妖贼、隐逸——汉末数类人群的相通性与汉魏禅代的知识背景


小野达哉

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

蒋晓丽,朱亚希

“知识求人”的时代:

网络语境下的知识变革及新知识素养构建


朱至刚

“我们”为何以“新闻”为起点——试析《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理论构造


黄   河,杨小涵

企业环境话语建构方式对公众态度的影响

——基于两种绿色广告诉求的对比分析


张   诚,朱   天

从“集成媒体的新机构”到“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方位坐标及其功能逻辑再思考



成文法体制下判例运用研究

顾培东,李振贤

当前我国判例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方   乐

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


李   鑫

从信息化呈现到体系性构建:

判例运用视角下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博士生论坛

李汇川

表述困境:《北京政变》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乐龙飞

NGO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变迁

——基于时机—动力—路径框架的分析


本期论文速读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调适性

——以各时期党的根本任务变迁为视角


叶娟丽,范晨岩

摘要:

调适性是借用自生物学的概念,意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亨廷顿较早在政治学领域使用调适性来描述政权组织的制度化水平。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政党研究,发展出政党调适性这一概念。具体地说,政党调适性就是指政党维持自身发展的重要能力与特征。国外中国研究的大量文献都关注到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调适性。事实也是如此,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至今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良好的调适性。具体表现为,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总能适时地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据此调整其根本任务,以有效地回应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的要求,从而保证社会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统筹推进。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最核心的政治力量,而政党调适性,可以说正是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政党调适性;社会主要矛盾;党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实践展开:

总体布局、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曹   萍

摘要:

      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创新。着力建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主体责任和纪律监督并重、备案和清理并举的党规实施监督体系,是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总体布局。对照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部分党员干部的党规意识还比较淡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还亟待加强,党规与国法之间的衔接还不够顺畅。新时代坚持依规治党,要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尊规学规守规用规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规修养;以增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整体性和科学性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完整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党内执规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实施监督体系;以党规与国法的衔接联动为重点,进一步形成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的新格局。

关键词:

依规治党;总体布局;现实问题;优化路径

中国地方人大的履职管理驱动型创新:

理论与案例


何俊志

摘要: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人大的功能性变迁,先前的研究从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地方能动性的视角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解释框架。通过对中国地方各级人大在常委会设立以来的工作创新模式进行总结,可以呈现出一种履职管理驱动型创新的理论模式。通过对两个差异性案例的比较可以确证,履职管理驱动型创新不但可以成为一种解释中国地方人大功能性成长的新视角,而且还有助于在一个更大的比较视野下观察中国人大制度的变迁模式。

关键词:

 地方人大;履职管理;创新

人民民主议事先声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民主议事实践研究


徐旖瑶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议事实践发端于民主革命时期。大革命中工人、农民、市民成为议事主体,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探索创新了若干议事规则,抗日战争中迅速增强的民主氛围产生大量议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章程并行产生了多样民主议事程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议事具有集合与表达的双重意义,同时,人民民主议事所秉持的程序正义与有效运作,亦是践行广泛民主、支持与巩固党在该时期每一阶段取得胜利的实现途径与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

人民民主;议事;民主革命

可道之道与不道之道

——兼议“道可道非常道”的双关性义涵


汪韶军

摘要:

       可道非恒道,不德方有德,《道经》《德经》开篇就要冲决世人的常识俗见。合而言之,老子是想让世人明白真正意义上的道与德。恒道既是作为世界本原的自然之道,也是与之相贯通的人间之治道。恒道在宇宙论与伦理政治两个层面都异于固化在语言文字中的可道之道,可表述为不道之道。但老子并未彻底否定言,而是意图警示世人:恒道不在言辞,言的表意功能是有限的;世人不应寻言滞句,更不该把可道之道教条化以自缚缚他。可见,“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隐含着解构威力。

关键词:

《老子》;可道之道;不道之道;言;伦理政治

对康德的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概念的

当代思考


郭立东

摘要: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概念,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第一,康德如何区分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这两个概念;第二,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对康德观点应当做严格主义的解读,即选择不做某一义务性行为的理由只能是为了其他义务,而这种解读不会导致取消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之间的区别。其次,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不是违反义务的准则普遍化会导致的矛盾类型,而是可以用普遍化检验程序来论证的义务准则本身的性质;某些类型的行为属于不完全义务,是因为普遍化检验程序不能给出它们的精确准则,从而为自由选择留下余地;但这种选择是严格主义的。

关键词:

康德;完全义务;不完全义务;严格主义;普遍法则;概念矛盾;意志矛盾

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

法家论道德的主体性


汤   云

摘要:

道德的内在性是任何有效的道德的特征之一,它诉诸主体自我从而让道德不仅表现为外在行为,同时也表现为主体的意愿。法家在凸显法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声称道德的内在性既不可能亦不可欲。但法家在这一点上陷入了矛盾:一方面它要放弃道德的内在性而只保留法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通过内化的机制让道德成为自我主体的一部分。这源于法家对社会秩序的强调及其对道德主体性的漠视。出于这一原因,法家宁可在道德良知的培养与权力的强加之间选择后者。

关键词:

道德的内在性;法家;社会规范;法;内化

论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一个规定

——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成论现象


余   平,戴   黎

摘要:

海德格尔所谓“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存论现象”,说的不是一种企图凌驾于诸学科之上的哲学—自恋,而是经过Philo-sophia与Meta-physica 之间的思想震荡,涌临而来的一个思想的实事:作为对智慧之热爱的哲学(Philo-sophia),始终不让自身止步于任何可能的现成状态,始终只能不断从Meta-physica中那个physica的位置奋起,不断翻新其存在。因为只有当它通过“问出一切存在者之外去”的“回行”,亦即只有当它行Meta之际,方才有“爱—智”(Philo-sophia)这回事情发生。因此,作为对智慧之热爱,哲学必须在彻底的追问中突入超越之地带,就是说,必须生存论地“出类拔萃”。

关键词:

哲学;海德格尔;生存论现象

游侠、党人与妖贼、隐逸——汉末数类人群的相通性与汉魏禅代的知识背景


冯渝杰

摘要:

       从颇具游侠风范的党人婞直之风,游侠、党人与“妖贼”术士的隐秘关联乃至直接“接引”,以及党人下潜至民间而与隐逸群体的汇流,可以发现游侠、党人、“妖贼”、隐逸这几类人群在汉末存在思想、行为、价值方面的相通性。导源于经学通纬风尚的时人对于经学、经师的神秘化理解,士人、隐逸“博通内外”的知识构成,以及流贯于经学、谶纬、原始道教经典中的“为汉制法”主旨和“想望太平”的终极追求,这些既是促使这几类人群的相通性生成的思想要因,亦是汉魏禅代酝酿与实现的知识背景。

关键词:

经学;谶纬;致太平;原始道教;汉魏禅代

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小野达哉

摘要:

       1856年,谭敏政任职于巴县衙门中收入最为丰厚的户房,做了十年经书,于1866年升为典吏。同房胥吏之间的资金融通是该群体业缘纽带中最为明显的特点。谭敏政利用这种关系,在自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靠户房胥吏的多方借贷得以凑足升任典吏所需的巨额顶参费。其在户房的地位与活动,在很多方面也有赖于胥吏之间的业缘纽带。不过,胥吏业务的承包制以及负有填补亏空公款责任的“潜规则”,常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背上债务,成为纠纷的起因。谭敏政在1869年卸任典吏后,与户房慎班胥吏对簿公堂即是如此。谭敏政在退任回乡之后,通过捐纳得到了一个下级官员的虚衔,这是他在当地拥有权势的一个标志。谭敏政出身胥吏,最终成为乡绅,是众多胥吏努力出人头地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清末;巴县户房;胥吏;谭敏政;活动轨迹

“知识求人”的时代:

网络语境下的知识变革及新知识素养构建


蒋晓丽,朱亚希

摘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与变革,人与知识的关系经历了从“人求知识”到“知识求人”的颠覆性转变。如今,受到知识网络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人类知识的结构、性质和形态正在发生进化意义上的重构,知识生态面临着表征碎片化、体系膨胀化、秩序无序化、消费娱乐化及焦虑放大化等全新挑战。在此情形下,社会个体需从甄别与筛选知识、理解与批判知识、定制与管理知识三个维度构建起网络时代的新知识素养,才有可能更好地将知识转换为价值。

关键词:

媒介技术;知识变革;知识网络化;知识素养

“我们”为何以“新闻”为起点——试析《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理论构造


朱至刚

摘要: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内在构造和学理意蕴可以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审视。通过以文本细读、比较阅读和历史理解为路径的综合剖析可以发现,这篇经典文献在以列宁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的范式内,给出了既逻辑自洽又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新闻学理论,而非仅是新闻理论。文中对“事实”概念的把握在路径上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并将之有机地融汇。正是在这样的构造方式下,陆定一以“新闻”而非“报刊”为起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化思考,更避免了视野因“专业化”而碎片化。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全面成熟,既为此间学理的相对完备奠定了方法论上的指引,也为它的提炼和贯彻提供了组织力量的充分保证。

关键词:

陆定一;“新闻”;新闻学;理论构造 ;延安时期

企业环境话语建构方式对公众态度的影响

——基于两种绿色广告诉求的对比分析


黄   河,杨小涵

摘要:

       作为开展环境传播、践行环保责任的重要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绿色广告这一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力求在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吸引公众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促使公众积极展开环保行为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在环境话语建构中,绿色广告是企业使用最频繁、效果最显著的沟通方式。绿色广告通常会强调产品“环境友好”的特征,部分企业也开始尝试在广告中呼吁消费者“减少消费/减少消耗”。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对前一类绿色广告的态度更积极,在广告中使用自然图片会改善广告传播的效果;在归因理论的视角下,当消费者对企业动机有较好评价时,他们更倾向于信任产品的环保效果、企业的环保行为,而这又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环境传播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传播;绿色广告;归因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从“集成媒体的新机构”到“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方位坐标及其功能逻辑再思考


张   诚,朱   天

摘要:

       县级融媒体中心并非只是一个集成县域内媒体资源和相应业务的新机构,而应是可以消解舆情隐患、有效引导舆论的全新治理平台。在此认识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就需要前置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优化政务等服务的供给,更有效地处置诸多关乎民生的“小事儿”,实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目的;再凭借基于服务群众所构筑起的区域内信息传播优势,“编制”本地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并能够在不同圈子间高效“切换”,从而在舆情爆发时得以发挥其良好的调控功能,最终“将舆情消化在本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并不是我国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块拼图”,相反其将极大可能引发一场宣传思想工作的“底层革命”,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以一种“在路上”的姿态前行。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县域治理

当前我国判例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顾培东,李振贤

摘要:

       司法判例的广泛运用已成为我国法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然而,现阶段我国判例运用整体上仍处于基础建设及实践探索阶段,一些基本性问题尚待廓清。在我国成文法体制下,判例运用具有“找法”“明法”“释法”“统法”和“补法”等规范性功能。除此之外,判例作为司法经验与理性的载体还发挥着多维度、多层次的其他效用,对判例运用的关注点亦应当从“效力”转向“效用”,并依据效用而认知和确定判例运用的位阶。判例运用形态包括建构性运用与自发性运用两个方面,我国判例运用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有赖于建构性逻辑与自发性逻辑的兼容。判例运用的目标应在统一法律适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趋向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与维护。

关键词:

 判例;判例运用;成文法体制;案例指导制度;效用;统一法律适用

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


方   乐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建立来形成一个成文法体制下的判例市场,但从近十年来的司法实践看,判例资源进入裁判活动的频次依然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高级法院在处分判例资源上表现得极不稳定,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虽然表现得较为稳定但频率又确实过低。此外,在裁判文书说理上,法官缺乏对指导性案例的偏差性理解的正式回应。要提高判例资源的司法适用,就必须要在破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案例资源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法院系统内建立以指导性案例生产和适用为中心的司法声誉氛围,并在法院系统外寻找到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大众运用指导性案例积极性的制度机制。唯有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功能,推进判例司法适用的同时推动当下中国司法的发展。

关键词:

司法判例;指导性案例;案例资源;司法声誉;司法体制改革

从信息化呈现到体系性构建:

判例运用视角下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李   鑫

摘要:

判例检索系统是以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例文本或信息作为对象的查询和检索系统。判例检索系统的蓬勃发展是判例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其在激活判例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司法机关主导建设型和商业机构主导建设型两种。为数众多的判例检索系统在收录判例的来源、数量、采用的技术路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并在基础数据质量、信息抽取和关联、可视化呈现和检索公平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判例检索系统最初的功能预设是实现判例的信息化呈现,目前则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判例检索系统中的应用、建设模式的改变等将功能定位升级为促进判例体系的构建,并将判例检索系统发展为判例知识库,使得检索系统中的知识和技术赋能更多业务和应用。

关键词:

判例检索系统;判例运用;信息化;法律人工智能

表述困境:

《北京政变》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李汇川

摘要:

       王文显剧作《北京政变》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其戏剧写作技巧。细读文本并将其写作活动和作品置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语境中,就不难看出王文显创作《北京政变》的意图,是希望向美国观众呈现他眼中“真实”的中国形象,以此回应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纠正西方大众对中国的偏见、误解。但当他以认可“停滞的帝国”这一西方建构的中国形象为出发点时,他在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便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关键词:

王文显;《北京政变》;中国形象

NGO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变迁

——基于时机—动力—路径框架的分析


乐龙飞

摘要:

       由于突发事件不确定性和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大,我国应急管理发展已经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转变,NGO参与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常态。时机—动力—路径的分析框架,可以系统阐释我国NGO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变迁:我国NGO参与应急管理制度变迁的时机是国内若干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动力是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主体成长、传统社会动员应急管理模式三者之间的张力,路径是从放开参与再到合作参与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NGO;应急管理;制度变迁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官方微信平台 SCDXXB-ZSB


    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



编辑:秋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