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炼同理心三部曲之一:同理心是通往人心的金钥匙

绚丽彩虹 极客人生THE GEEKS 2022-09-09

小编推荐:同理心是一把通往内心深处的金钥匙,可以帮助你能够洞察人性;可以帮助你听“表面之辞”到捕捉“话外之音”;可以帮助你引导谈话氛围从“情绪化,不安全”到“理性,安全”,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掌控感。 


1.
前言
《同理心的力量》这个课程是我近3年讲授最多的课程,我个人是最大的受益者。自从学习并讲授同理心的课程,我感觉自己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感觉眼睛蒙着一层纱布,总觉得跟这个世界隔着一层,看不清,摸不透。自从开始有意识地修炼同理心之后,我感觉那层纱布被揭开了,现在看人、事、物都比较透亮,包括看自己。如果说人体像个扫描仪,现在扫描自己和扫描他人都更加清晰了。通过他人外在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表情的细微变化,能够捕捉到内在的心理活动。
 

同理心是通往自己和他人内心深处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就可以做到对他人和自己更深入地洞察。我从原来沟通只听“表面之词”到现在能听到“话外之音”;从原来对人不够关注到现在能够敏锐地抓住他人瞬间表情的变化,从而揣测到内心活动的变化;从原来经常是义愤填膺,像是一位随时准备战斗的女战士,而今变得更像一位内心充满着爱,慈悲,温和的修行人,熟悉我的人都说:连脸上的纹路都柔软了。现在的自己,“温柔而坚定”,内在依然有自己的坚持,主张,判断,而外在的展现多了一份柔和,谦卑,从容。如今的我更能体会“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真正有力量的,坚强的,百折不摧的反倒是柔软的“水”,而不是坚实的“木”。

如今的我跟周边很多关系都做了和解,包括跟自己的关系,跟从小没有抚养我的爸爸的关系,跟“强势霸道”妈妈的关系,跟一直不认可的同事的关系……我开始逐渐接纳自己,悦纳自己;也在逐渐理解他人,心中的怨恨、不满、嗔怪逐渐褪去,内在充满平和,富足和感恩,我想这都是修炼同理心所带给我的人生转变和感悟。

 
看到这,也许大家会心生好奇,同理心是个什么东东?真有这么神奇吗?能够带给人这么大的变化?!
 

说到同理心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什么呢?大部分人可能会说是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移情共情等,没错,这些都是同理心的范畴,原来在我讲同理心之前,我也以为同理心不就是换位思考吗?其实只有换位思考还是不够的,当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完美关系》中,其中有个剧情是一位富二代撞了一名快递师傅,当时留了1万元,没有报警也没有送医救治,导致后来昏迷不醒,富二代找公关公司帮他了结,而且还声称快递师傅当时答应1万元私了(其实是富二代诬陷的),给外界造成了快递师傅想要钱的不良形象。这时卫哲(公关公司合伙人)去医院找快递师傅的儿子沟通此事,希望给些钱私了此事,说拿到钱是最实惠的。而快递师傅的儿子觉得富二代做得太过分了,不仅没有及时把他父亲送医,而且还诬陷说接受1万元私了,他就想讨回一个公道,还原真相!面对卫哲希望通过钱来私了这件事,他反问了卫哲一句:如果你爸爸被撞了,你会接受多少钱来私了这件事吗?

当他问完,卫哲哑口无言。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是我们本性,但是如果能够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看待事情已经向前一步了。
 

当然同理心不仅仅是换位思考,还有感同身受。即真的能够理解对方当时的心情,感受,情绪,感受她的愤怒,悲伤,不满,自己就像对方的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对方的这些情绪和感受;同时还能把这种感同身受回应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真的被理解了!比如卫哲如果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情绪),你想要的不是钱,而是公正、尊严(真实诉求)。”这样对方才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不会情绪那么激动!

同理心看似很简单,就是一句话“理解他人”,其实则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换到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换位层面);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观点(认知层面);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情感层面);还有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回应给对方,同时对方能够get到(回应层面),这真得是一项高段位的能力! 


2.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理解,被他人理解是人类共有的需求。我会将同理心应用在很多方面,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跟朋友的聊天,跟家人的沟通,跟下属的一对一沟通,跨部门沟通合作,司机的沟通,教练对话中等方方面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自己运用同理心的经历。

 

亲子关系中的运用

 

我想为人父母都非常能够理解,在跟孩子的相处中,让家长抓狂和无助的场景很多很多,如果在亲子关系中能够多运用同理心,会跟孩子的关系更亲近,自己的心情也会更平和。

 

最近疫情的原因在家办公,天天跟儿子相处,他刚上二年级。有一天,他有个阅读理解的作业要完成,给他交待好之后,我发现他迟迟不肯开始,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上个厕所,就是不肯开始写阅读作业。看到他这样我有点着急,因为他还有很多学习任务要完成,而且我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时我感觉到有点烦躁的情绪了,我用严厉地声音问他:“怎么还不开始写阅读理解的作业呢?”
这时听到他怯怯地说:“我不会...”
听到这话,我更不高兴了,我说:“你还都没有看呢,怎么知道不会啊?”
他又小声地说:“我不会阅读!”

当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阅读理解是他语文学习中比较薄弱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丢的分最多,他在面对阅读理解时不太自信。当人面对“艰难”的任务时,本能的反应是逃避,拖延,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这时我换位到他的角度去看待阅读这件事,揣测他的心理活动:自己在阅读这方面一直比较薄弱,妈妈让我写这个作业,我有点发怵,不想写。

 

当经过简单换位之后,我烦躁不满的情绪没有了,我开始理解儿子各种拖延的行为。这时我心平气和地问他:“妈妈知道阅读理解对你来说可能会有点难,妈妈面对难的事情时有时也会拖延,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这时他抬头看着我,流露出略带诧异的表情,说:“能让姐姐辅导我一下吗?”
我说:“可以啊,你去问问姐姐,看看姐姐是否有时间辅导你。”

这时他开心地去寻求姐姐的帮助,在姐姐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阅读作业。

 

跨部门沟通协作中的应用

 

有一次跟一位同事沟通一件事,我比较着急,想尽快约见,而对方因为一些原因,一直定不下来,我有些不耐烦,直接催促对方赶快定下来,以便我安排其他事情。结果对方说:你这样让我有些压迫感。当对方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确太着急了,过于关注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我直接回复:如果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我感到非常抱歉,我的确有点着急了,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会等着定时间(表达自己的意图,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我认为跟你的沟通更重要,所以想跟你先确定下来…当对方看到我这样的回复也表达了理解,对话很顺畅地结束。

 

跟下属沟通的应用

 

有一次和一位下属跟合作团队一起沟通事情,过程中,合作团队同事希望我们给予一个课程的支持,我也觉得可以给予支持,但是下属坚持说最近事情排得太多,这个事情不在她工作的优先级上,无法支持,让我和合作团队的同事都感觉她有点往后退缩的感觉,当时我观察到她情绪有些激动,有烦躁,有失落也有委屈。会议结束后,我单独找她沟通,我说:我看到刚才在沟通的时候你有好像有些失落和委屈,发生了什么?当她听到我说这句话,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她说:作为我的ledaer我希望你跟我站在一起,支持我,结果你反倒不理解我,我这段时间特别忙……

 

看到她委屈的样子,我把椅子拉得更加靠近她,跟她肩并肩,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说:“抱歉,我当时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只关注对方的需求了。可以跟我说说吗?最近在忙些什么?看看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什么支持?”

 

后来下属的心情逐渐平和下来,也跟我道歉说近期没有跟我及时沟通,所以我对她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不是特别了解,未来会加强沟通。

 

运用同理心的方式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先处理好对方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引导谈话氛围从“情绪化,不安全”再到“理性,安全”的氛围当中。当人被情绪裹挟的时候,智商就会降低,通常也会背离谈话的初始目的。同理心可以让我们引导对话的方向,从而更加有影响力和掌控感。


3.
如何修炼同理心?

培养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他人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这有点像是盲人摸象,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到的,但不一定是真实的,全面的。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视角,要用多元视角去看,这样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加接近真相。当我们尝试着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感受,有很多我们原本无法理解的就会容易理解了。
 
当你看到一个人特别小气,抠门,你非常看不惯。但是当你知道他从小家境贫寒,父母感情不和导致他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在他上学最需要钱的时候家人不肯支持他,他只能自己去想办法找人借钱这样的经历时,或许就能理解为何这个人这么在乎钱。因为钱能带给他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可以不认同他的一些做法,但是起码可以理解为何他会形成这样的行为了。
 
从以我为中心单一的视角看待问题,到可以站到对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我”扩展到“我们”是非常大的进步,如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所说,从“独立我”到“互赖我们”,从关注个人,到关注到他人,这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具有更广的视角和更大的格局。 
 
放下评判,同理心倾听对方
 
这个修炼是最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容易升起对他人的判断。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看世界,这个有色眼镜是由我们所受的教育,过往的经历,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价值观等等因素构成的,每个人都戴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那副眼镜。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所以我们会升起很多情绪,互相抱怨,指责,不理解,争辩等等。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当别人说了一个我们认为很愚蠢的观点,我们内心常常会冒出一个声音:有毛病!脑子进水了!
 
当我们看到一位同事开一个重要的会议迟到了,我们本能地会下一个判断:这个人太不尊重大家了!这个人真不守时!尤其是信任度不高的同事,我们更容易得到这样的判断。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开车的经历,当我们正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发现有车插队你会怎么想?大部分可能会想:这个人不守规矩,真没素质。从而心生怨气,不让他插队进来。
 
如果再问一个问题呢?你是否开车插过队?我相信大部分都会点头。那么你插队的时候,在想什么?
“请帮忙让一下吧,今天出来的晚,没有想到这么堵车,着急赶时间,开会马上要迟到了。或者孩子生病了,着急往医院赶……”
 
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合理化的,而同样的行为发生在对方身上,我们就会心生嗔怪,指责。所以如果真正做到同理心,我们就要不断放下自己的这些评判,带着一份好奇和善意,去用心了解对方,倾听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专注地聆听对方,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动作表情中透露出的各种信息,他的情绪变化,语音语调的能量变化,不仅听他嘴上说的信息,还要揣测他内心真实的需要和诉求。这里推荐一个工具:萨提亚冰山模型。可以运用萨提亚冰山模型不断进行练习,简称“走冰山”。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冰上以上,这是我们容易观察到的信息,而冰山下面的情绪,想法,期待和需要通常才是他更真实的一面。有的人会表达出来,有的人不会表达,但是我们通过不断地训练捕捉到。

就像我前面说的儿子的例子,我观察到冰山上的行为是:一直拖延不肯开始写作业。如果我只停留在这个层面的信息,我就会生气,不满,甚至愤怒。但是当我意识到冰山下面的这些信息时,我就能更好地面对和运用同理心。
 
我感受到他有慌乱、不安的情绪;他怯怯地说话声音说明他不自信,不断变换行为方式说明他不够专注,他只是在拖延,不愿去面对那项学习任务,他不是不听我的话,也不是在跟我对抗。
 
他可能的想法我经过询问以及换位思考大概有了了解,他觉得有些难,担心自己做不好;他的期待是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他内在深层次的需要可能是“理解、支持、陪伴”。我看到了冰山下面的,他自己没有表达,甚至有时也并没有意识到的真实的诉求和想法。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就能够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了。
 
冰山模型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坚持使用会帮助我们找到那把通往人心的“金钥匙”,当然还有对情绪的觉察,感知,命名等,以及对需要的深层次理解。当我们能够探到一个人需要的层面,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更能“视人为人”,因为需要是滋养我们生命的要素,是我们人之为人每个人都需要的:爱,安全,支持,关注,认可,陪伴,信任,公平……
 
敢于道歉,主动担责
 
这些年,敢于道歉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修炼之一。对于我这个从小争强好胜,很少服输的人来说太不容易了。记得之前在婚姻关系中,跟孩子他爸吵架的时候他就经常说:你就没有错的时候!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有些羞愧。家里从来不是一个争对错,论输赢的地方。过往很少道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并不认为自己错了,认知层面没有意识到;二是事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主动道歉,觉得那样很没有面子,虚荣心在作祟。
 
随着阅历的增长,现在越来越敢于道歉了。认知水平在增强,同时也放下了虚荣心,面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关系的建立。前不久跟孩子他爸沟通,因为一句话问得有点突兀,而且透露着对他的不信任,结果他反问并质疑我:你什么意思?怀疑我是吗?我知道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不该那样问他,是我激怒了他。这时我听出他语气的背后的升起的愤怒,我探到了他的需要是尊重,信任。这时我赶紧道歉说:不好意思,如果是我这句话让你感受不舒服了,我向你道歉,我当时没想太多就说出口了……
 
后来他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语气逐渐缓和,我们开始理性地进行沟通。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道歉对方是可以感知到的,而道歉的背后体现地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电视剧《完美关系》中有个片段,一位入职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老员工因为在度假期间还在忙碌工作,结果过度劳累而猝死。事发之后公司不但不承认是因公死亡,给予的赔偿很少,只有3个月的工资,还认为家属要求过分,无理取闹。之后家属通过发微博等等手段,希望引起关注,为她老公讨回公道,同时希望公司承认她丈夫是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而致死,并向公司索要更多赔偿。事情初期闹得非常僵,彼此不能理解,公司认为家属不可理喻,家属认为公司不近人情!到最后因为种种公司高层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公然向家属道歉,承认员工的贡献,同意给予更多补偿,还表明会给即将出生的孩子每个月生活费,他们永远是公司的一员,在那瞬间,所有的关系和解了。不仅跟家属的关系和解了,也赢得了更多员工的心! 

道歉,真诚地道歉,体现的是主动担责,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慈悲心,视人为人
 
最后一个方法是培养慈悲心,同理心是一项能力,更是一种品质,背后体现的是“视人为人”的价值观和理念。视他人跟自己一样,都渴望快乐幸福平安,都不想面对痛苦,失意,悲伤。都希望被尊重,理解,认可,欣赏;都有脆弱,恐惧,胆怯,迷茫的时候。
 
这个练习是我在google的《Search Inside Yourslf》情商课的时候学习到的,名字叫“Just like me”就像我一样。想象一个你关心的人或者你不喜欢的人,想象他就在你的对面,把以下这些引导语说给他听。每次做这个练习我都会泪流满面,我仿佛更能感同身受他人的感受,更能与他人的内心连接。
 

引导语如下(可以在正念时自己默念)

这个人有身体、有心灵,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有感情、情绪和想法,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
经历了悲伤、失望、愤怒、伤害或者困惑,
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在一生中,
曾经历了身体和情绪的痛苦与折磨,
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希望远离痛苦和折磨,
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希望能够健康、被爱,
并且拥有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就像我一样;
这个人希望能够幸福快乐,就像我一样。
我希望这个人拥有健康、快乐、平安,
因为这个人同而为人,
就像我一样。
(出处:根据《SIY》书籍改编)

5.
结语  

同理心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冲突和矛盾;可以让我们跟各种关系和解;可以让我们更加洞察人性;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用户或客户;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平和,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慈悲和拥有智慧;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

 

一起来修习同理心吧!

--------- PUHUI NOTION ---------
本文作者
-
刘胜红
滴滴 | 资深培训专家

我是刘胜红,滴滴学院资深培训专家。22年职场经历,13年互联网大厂培训经验,DISC/情商/4D领导力认证讲师 ,讲授10几门领导力和通用素质课程。

编辑 | 钱维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