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再见!我们的二中

2017-08-12 八戒 芜湖大江网

-《芜湖记忆》Vol.2 -


毕业八九年年了

可能时常会从她的门口经过

但从未想过要再进去看看

直到某天看到


突然再回想起二中的种种

似乎还是记得当初的心情和模样

有种声音驱使着我再回去看看

我的母校——芜湖市第二中学



地处芜湖市中心地段的她

虽没有隔壁十二中的“辽阔土地”

也没有后面卫校的”美女如云“

但它深沉的历史厚重

却承载着这个城市的繁荣变迁



1

今年二中70岁了


芜湖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47年

算算今年她正好70岁了

当年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革命烈士戴安澜将军

学校命名为安澜职业学校

           

 

1950年初

改为芜湖市立中学二分部

(本部为芜湖市第一中学)

1998年6月

芜湖市第二中学和第十中学合并为

“芜湖市第二中学”



原二中和十中校址分别

为二中本部(高中)和分部(初中)


2

一天吐槽800遍 也不允许外人说一句不是的是母校


记得刚入校

眼里的二中又小又破,满心嫌弃

没有标准的体育场

也没有华丽的图书馆



但记忆里的她

并不因此而变的不出众

青春的印记雕刻偏偏就在那看似

青苔满墙的破旧里



水泥操场上的篮球架

和教师办公楼前两棵与二中同岁的洋槐

在岁月的洗礼中,依旧耸立在那里

见证着那一份纯真

铭刻着老二中人的印记


       曾经我们也穿着蓝白校服从这栋古巴楼穿过

偶尔也会徘徊一下两边的玻璃展墙

走上双开的楼道

看一眼正装镜里的自己

年轻真好


 曾经我们也从两边的巷道跑过

冲向最后面那个绿漆的球场

如今摸摸肚子上

 怕是碰不到那个篮筐了吧?



围墙上厚厚的爬山虎

却还是那样鲜绿


我不记得曾经叛逆的自己

在这里吸了多少根“小树”

也不记得同桌“老吴”跑进水房

冲了多少碗足以香死全班人的泡面



我只记得就是在这片绿茵茵的花架下

我送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朵玫瑰


    曾经无数个昏昏欲睡的下午

   把头埋在高耸的习题册里

 好像坚守堡垒的士兵

    窥视着黑板上硕大的“倒计时”


我不知道多年以后这里

还会留下我多少气息

但至少课桌上雕刻的“名画”

抒写了青春懵懂的年华



 转角的礼堂

是毕业典礼的嘉奖

挥汗三年的时光

换来那一纸梦想的殿堂


 不多的记忆残存在这里

似乎我从没进去探寻

只是在某个傍晚

仰望那深灰的红星

恍惚中它似乎又闪了一眼

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读书郎,少年人,难忘发奋挥汗时

背古诗,记单词,期末考试大意时

抢篮板,进三分,下课放学抢位置

常补课,最烦人,不知何时能成人



3

说到这些味道就必须提到二中

圆仙园、大口九、吾饮良品、避风塘…

是二中的你一定喝过

提到那些年芜湖的奶茶文化

都不得不提到的二中

我记得当年买的第一杯双皮奶就是在这


如今老圆仙园搬走了

避风塘也没的了

但是当年双皮奶的味道

是如今任何一家奶茶店都找不到的



那时候早上上学

总是爱吃“鸡毛山锅贴”

现在原来的摊子已经拆了搬到了斜对面

我从三毛五吃到现在的七毛钱

一如既往的味道就像当年一样


搞滴个醋,加点水辣椒

外加一碗甜浆

一顿早饭我能吃15个




二中门口的平锅炒面

配上一碗鸭血汤

几乎是二中人甚至芜湖人的早餐标配



还有这家江城美食园

名字不响,店面不大

但是蒸饺的味道绝对是芜湖一绝

别人不知道

二中的你不会不记得


如果你是咱老二中

那你绝对忘不了北门

下面的马义兴牛肉面


马义兴的烤鸭

排队也是常有的

切过肯定哈想切


虽然离开了二中

但美食还是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


4

未来的二中迎来新建设


未来

我们的二中现因其属于古城改造范围

将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并进行改造



根据规划该校区将停止使用搬迁至原师范学校位置

且新校址规划方案已报市规划部门审批

计划2017年年底开工建设

据悉,主校区将会把原师范学校的推倒重建

预计于2019年9月开学投入使用

新址效果图


而芜湖市第二中学不仅将会有新的校址

而且还设置了分校区

具体位置在花津桥北侧下桥处紧靠上二街清真寺

也就是芜湖市第二中学花津桥校区


新址效果图


每一个从二中毕业的人的心里

一定都有不同的回忆

如果你有空

记得再回去看一眼它

看看你坐过的课桌

看看你奋战过的球场

看看你翻过的围墙

然后去吃一碗平锅炒面

再买一杯”圆仙圆“的奶茶

它一定还是那个味道


编辑:吃吃

图片来源:八戒

未经允许 禁止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