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场顶级盛会:国务院副总理抵青,青岛再添城市定位!

凤凰青岛 青岛政情 2019-06-26

翻开历史的长卷,就会发现机遇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人如此,城市亦如此。


一年前,青岛有幸成功举办了第18次上合峰会,为城市带来积极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就是所谓的机遇。


一年后,青岛再一次被命运所眷顾,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在青岛盛大启幕,此次会议规格极高,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贺信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陈冯富珍女士、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等领导与嘉宾悉数参会。


据悉,参加此次大会的嘉宾达到2600多名,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数十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与前政要,还有近百位专家、学者,可谓盛况空前。


对于青岛而言,是继上合峰会后的又一次发展机遇,而从盛会前后一系列事件与布局来看,青岛未来城市新定位已浮出水面。


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开启

新机遇又一次青睐青岛


6月11日,与青岛中考同期拉开大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如约而至。虽然较中考而言,后者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笔者来看,性质却一样的,中考是为初中学子设置的升学大考,而健康大会更像是以康养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于青岛的大考,如何把握这次机会,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本次盛会的舆论聚焦点之一。


在盛会开幕的重要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内文中提到:“希望大会能够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交流互鉴,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为全人类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随后,在孙春兰副总理的致辞中,点明了中国围绕健康产业,深耕的四个重点。即: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科技在医疗健康中的作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显然,来自中央的期许,为举办地青岛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引。而上一次上合峰会结束后“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期许,依然清晰的在耳边回荡。


历史的经验告诉青岛,机遇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城市。


放眼全球,卫生健康问题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紧密相关,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资金投入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任重道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健康产业孕育而出,已经成长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青岛方面,围绕医养健康的新定位,也开始了相关的产业规划布局。


紧锣密鼓

青岛加速布局健康产业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青岛健康产业相关政策、项目陆续发布。


2018年9月,青岛大健康产业园核心区落户市北区;

2018年11月,青岛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发布;

2019年1月,中国首个健康小镇:投资450亿元的绿地国科健康科技小镇正式签约青岛城阳区;

2019年4月,印发《健康产业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19—2022年)》,建成2-3个产值过百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目标到2022年,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700亿元,成为城市重要支柱产业。


就在本次大会召开前夕,市委书记王清宪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和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升洙,代表青岛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在会谈期间,王清宪特别介绍了青岛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希望通过日韩在医养健康、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与青岛在产业、科研、人才等领域实现深入合作、互利共赢。而福田康夫和韩升洙也先后表示,将积极促成双方在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合作。


康复大学(筹)落地山东揭牌仪式(图片来源:华夏时报)


紧接着在博鳌全球健康大会开幕首日,康复大学正式落地青岛,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女士共同为康复大学(筹)揭牌。


据悉,康复大学建设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4个国家级发展规划。山东层面,也将其纳入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有了顶层设计的加持,意味着学校在全国医疗领域的高含金量,下一步,与其层级匹配的顶级师资力量自然会陆续到位,为学校建成运营、培育医疗人才打下基础。


人才:硬件到位后的“软件短板”


进入2019年,青岛表达了对人才集聚强烈的诉求。毕竟贵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山东经济中心城市,青岛已经拥有太多需要发挥效能的政策与项目,却因为工业生产制造企业较多,大中型高新技术、互联网企业较少,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相关人才可选择的机会不多,加之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旅游城市都带有的高消费特质,让近年来很多想在青岛发展的人才,望而却步。


让十五大攻势下的青岛,人才变得价值连城。


同时,青岛可以凭借自身城市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带来更多产业项目,但健康产业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驱动,这就更显得康复大学落地的重要性。


从学校建设定位来看,未来将成为国家级多功能创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意味着康复大学将对相关医学专业人才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但要注意这仅限于求学阶段,假如国家和山东省把最好的师资力量投入康复大学,也只是为高校提升了作用与竞争力,并不会对青岛打造医养健康新定位产生更多的帮助。


为何全中国的大学生人才都向往留在北上广深,不光是城市的中心地位,还有集聚中国大部分资源的显著优势。因为它们给予的薪资待遇和就业机会,实在太过诱人。


所以,一场盛会过后,留给青岛需要思考的,不光是要打造健康产业、建设运营高校,还要思考如何把这些人才留住,给予他们毕业后在这座城市扎根的理由与条件。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住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青岛政务资讯、人事变动

及重大时事新闻发布平台

欢迎搜索“青岛政情”订阅

青岛政务第一资讯尽在“青岛政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