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霓虹灯下的哨兵”故事是如何传遍全国的?

李滨芳 档案春秋 2021-04-28



经典老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根据沈西蒙等创作、前线话剧团首演的同名话剧改编。1963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改编摄制为剧情片,并于次年正式上映。电影围绕陈喜、赵大大、童阿男、春妮、老班长等入城后的经历而展开,讲述了解放初期战士们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闹市中,拒腐蚀,永不沾,保持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本色的故事。


作为“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故事原型,58年前的今天,1963年4月25日,驻守上海的某部八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光荣称号,“霓虹灯下的哨兵”故事传遍全国......

“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图源:央视《国家记忆》栏目)

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



1949年7月,正值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酷暑时节,刚解放不久的上海,位于市中心的南京路上依旧人群熙攘,香风扑面。这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商业街,融会中西,华洋交杂,错落着千百座霓虹大厦、舞榭歌台,时人称这里为“十里洋场烟花地”,便可以想见其繁华程度。解放之后,这里仍是最为绮丽热闹的一片街区。



这天的南京路,正如常上演着轻快的舞步和旖旎的风情,然而这派喧闹之外却前所未有地响起了整肃行军的响亮口号。数位身着军装的解放军官兵,以训练有素的矫健身姿在这片街区展开了巡逻站岗,引起路人纷纷注目。这支正在执勤的连队,就是当时接到命令进驻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八连。
承担这一重大使命的八连,其前身原本只是一个组建于小山村的普通连队,队员都是来自胶东贫苦农家的子弟。1947年8月,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的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这几十个志愿参军的农民子弟编组成了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不久之后,又改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1949年6月,上海刚一解放,该连又被改编为三营八连,准备进驻上海。
整编完成之后,八连却并没有立即开入市区,而是先在北火车站月台上露宿了三夜,又先后在跑马厅后的马厩、苏州河畔废旧仓库里潦草地住了一段。在此期间,连队上下每天一遍遍背诵着《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将这些内容熟记心中。直到七月,才被分配到南京路值勤,在青海路刘家公馆居住。
上海解放,人民解放军部队行进在南京路上
初来乍到,上海的一切对于这些来自农村的年轻战士而言,都是无比陌生而新奇的。浮华的十里洋场处处都洋溢着快活的空气,起初连队上下尚且能严格保持军中作风,但时间久了,有些战士不禁开起了小差,对歌厅、影院出双入对的摩登男女心生艳羡,当打扮时髦的女人路过时也忍不住投去目光。这种松懈的情绪在连队中悄悄滋长,一些战士开始模仿起了“小资情调”:有人一次花好几块钱国际饭店“开洋荤”,有人到价格不菲的高级理发店理发,还有人不抽老叶土烟,跑去买名烟雪茄……
常年风餐露宿的战士们住进刘家公馆后也很不习惯,许多先进设施都不会使用。自来水、电灯、抽水马桶……面对这些物件儿,朴实憨厚的八连战士们完全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甚至还要专门跑到外面去找厕所。据说,战士们曾在淘米做饭时犯了难,没有河,也没有井,只好在抽水马桶里淘米。结果令人哭笑不得:米粒越淘越少,捞也捞不到,只好把马桶给敲碎了。
连队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引起了八连首任指导员张成志的注意。于是在党支部会议上,他严肃申明: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就没有退路了,全连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随后,连队及时展开了反腐蚀斗争,开展思想教育,纠正不良作风。为了不再“闹笑话”,还组织大家学习了城市生活知识。
一番整顿下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八连战士们的思想觉悟得到提升,大家纷纷表示一定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将“两个务必”铭记于心。时刻谨记并实践着“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箴言,他们逐渐恢复了本色,守住了初心。
油画《南京路上好八连》,李长文绘

战士们都有三件“传家宝“


在和平年代,闹市之中,八连战士们仍延续了从前战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士们人人都有三件“传家宝”:草鞋、自糊信封和针线包,衣服鞋袜破旧了,就自己动手缝补;各班自备“三箱”:修理箱、木工箱和理发箱,桌椅板凳坏掉了,自己用工具修好;扛着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到十几里远的郊区开荒种菜;节约下的衣服和钱都捐给灾区百姓,身体力行地诠释并发扬了“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的五个一精神。
八连战士们参加劳动归来
八连战士为百姓理发
面对十里洋场的种种诱惑,八连战士也不再产生动摇。平日里,有的路人会偷偷在值勤战士身边扔下钱、香烟和手帕,想看看战士会不会捡来私吞,还有些艳丽的女人故意抛来媚眼,分散战士的注意力。对于这种别有用心的考验,连队上下不为所动,踢开故意扔下的财物,斥退无理纠缠的路人,主动上交捡到的物品。
久而久之,上海市民都看到了这支人民子弟兵艰苦朴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意,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和赞许。“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便是市民们对八连作出的极高评价。
八连战士在执勤中帮路上的菜场职工推车
油画《南京路上好八连》,罗田喜绘
而八连事迹之所以最终名扬四海、家喻户晓,最早要追溯到一篇通讯报道。
1956年的某个夜晚,八连所在团机关俱乐部主任兼报社通信员吕兴臣恰巧看见了这样一幕:大上海川流不息的繁华夜景之中,一名身姿笔挺的解放军战士正在站岗,手持钢枪,目视远方。他将这幅动人的画面拍摄下来,交给了负责《解放日报》“人民子弟兵”栏目的张锦堂。张锦堂为这张照片取名《南京路上的哨兵》,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很快便“走红”了。
此后,受到鼓舞的吕兴臣愈发积极地挖掘八连事迹,望借助新闻的力量将其作为榜样事例传播出去。但他文化程度不高,只读过四年书,起初张锦堂要他写一篇新闻稿,他总是十分担心自己写不好。回去之后,他鼓起勇气根据八连战士用针线包缝补衣服的事迹写了一篇稿件,在张锦堂的指导修改之下,这篇《针线包》又顺利刊登在了《解放日报》上。
《针线包》
在这之后,吕兴臣愈干愈勇,撰写了一系列以八连为中心的新闻故事,比如《行军锅》、《工具箱》、《一分钱的故事》和《三十八个补丁的衬衣》等,全都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好素材积累得多了,张锦堂萌生出了将其串联起来的想法,同事方远提议将这些小故事合并成一篇完整的通讯,得到了一致赞同。张默组长向《解放日报》的总编辑魏克明、副总编辑王维提出,以“艰苦奋斗”为主线将八连事迹汇总成一篇通讯,得到了上级的批准,还答应将其特别安排到头版头条,并配以社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张默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并邀请部队通讯员吕兴臣加入。起初吕兴臣的写作方式不得要领,只是将先前的小故事简单地堆砌拼凑在一起,尽管写了一万七千字,但可读性不强、质量不高,初稿遭到了否决。但他并未气馁,在张锦堂和张默悉心的专业指导之下,他决定沉下心来,花费半年的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采写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扎实的筹备工作使得吕兴臣的第二次写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成文经过张锦堂等人的压缩修改,最终顺利通过审核。1959年7月23日,这篇耗费了多人心血的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终于登上了《解放日报》的一版头条,同时配以《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社论,向上海市人民展现八连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事迹。
《解放日报》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篇通讯刚一见报,就在上海新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劳动报》、《文汇报》与《新民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好八连艰苦奋斗的故事一时在上海人民的口耳相传中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八连故事走上舞台、银幕


好八连故事真正走向全国,传遍千家万户,则要归功于《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享有盛誉的话剧。
自从《解放日报》关于八连的那篇通讯走红后,便引起了上海警备区党委首长的高度重视。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的王必成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八连的培养和宣传,争取让八连的精神在全军、全国发扬起来,还产生了将其搬上舞台的初步想法。
1960年初,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向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沈西蒙介绍了好八连的事迹,并拜托他可否为八连写一部戏。沈西蒙是新四军出身的剧作家,具有丰富的剧本写作经验,曾担任著名电影《南征北战》的编剧。他跟随王必成到八连参观后,就被战士们的精神风貌深深感染了,提出要在这里当兵一段时间,熟悉连队生活,寻找创作灵感,于是他就被编入了八连二排四班。随后,为了作品能够呈现出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与贴近现实的剧情,前线话剧团二队队长漠雁和其他演员也来到八连,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作为报道八连事迹第一人的吕兴臣,也受命参与剧本的创作。
最终,在沈西蒙、漠雁、吕兴臣的集体创作之下,剧本于1961年完成了,在前线话剧团排练时正式定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但是话剧在试演时却引起了风波,有领导批评这是“一株毒草”,原因是剧中一些人物和剧情有“资产阶级作风”的嫌疑,是在给解放军的光辉形象抹黑,有些领导甚至下令禁止将该剧本外传。
耗尽心血而成的话剧面临着夭折的危机,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改变了这出戏的命运。1963年1月,周恩来总理来到上海视察,受上海市领导邀请观看了《第二个春天》和《枯木逢春》两部话剧。观看过程中,沈西蒙恰好被安排到了周总理旁边的座位。次日,周总理与沈西蒙进行了谈话,特意询问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情况,并鼓励他:“不要一下子作结论,开始不足,看后还可以修改,改好了就是了嘛!”
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了周总理的青眼,这部剧顺利地起死回生了。之后的排演审核变得无比顺畅,一路亮起“绿灯”,《霓虹灯下的哨兵》得到了在总参礼堂演出的机会。这天,周总理与邓颖超也前来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亲自走上舞台,与每一位演职员握手祝贺。据记载,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部剧,曾在百忙之中抽空观看了七次,还组织了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和戏剧界名人周扬、田汉、曹禺、老舍等观看这部话剧。周总理还指示一定要把该剧搬上电影银幕,并且特别关照:电影要用前线话剧团的原班人马,并点名让既熟悉部队生活又熟悉上海的王苹担任该片导演。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照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海报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周总理同样记挂在心上。1963年4月12日,他在中南海接见了八连指导员刘仁福,并详细询问了连队的情况。4月25日,国防部正式授予了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社论与《南京路上好八连》长篇通讯。八连事迹在全国迅速传播,引发了争相学习八连精神的热潮。
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左)代表国防部向八连授旗

1963年八一建军节,从未为任何连队作过诗的毛泽东主席亲自挥毫写下了一首杂言诗《八连颂》,表达了对八连精神的充分肯定,此后这首诗便成为了一代代八连将士们的骄傲。之后,西彤、柴本尧创作的歌曲《南京路上好八连》也应运而生,八连事迹化作了朗朗上口的歌声在民间传唱,感染并激励着一代代人。

八连颂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如今,八连虽然不在南京路上站岗了,被改编为了第七十二集团军特战旅,但好八连的精神早已被融入红色基因里传承至今,形成了不可磨灭的榜样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强调,“‘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八连红旗处处飘,就这样飘动了半个多世纪,并将继续高高飘扬。


参考资料:
[1]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网.【新上海的70个瞬间】第17集:“南京路上好八连”[EB/OL].http://shhongse.com/news/1099.html,2019-07-11.[2]乐楚.“南京路上好八连”是怎么闻名全国的[J].党员文摘,2020,6:50-51.[3]任卫新.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J].词刊,2020,1:38-46.[4]搜狐网.刚解放时候的上海什么样?带你重温“上海解放一年间”[EB/OL].https://www.sohu.com/a/316144299_100191050,2019-05-24.[5]澎湃新闻.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上海解放后最初的两个月[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89549,2019-05-20.


编辑:梨央、小瀛洲


好文

推荐

“特工伉俪”陈尔晋、王曼霞:深入敌营十余载,却倒在了黎明前的血泊中


“红色一公里”,带你重回1921


政务

速递

 走进上海市档案馆,探寻党史学习的“初心密码”


打造“数字档案”应用场景,让红色文献“活”起来






扫码关注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