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永别的那一天
黄彦工作室在北京宋庄某村,他说不喜欢住在都是同行的艺术区。现场聊天时我手机随拍了几段视频,分享一下。
“毕业之后比较惯性开始做雕塑,到08、09年做不下去了,怀疑自己做作品的方式,然后开始琢磨为什么要做艺术?艺术对自我意味着什么?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雕塑、绘画,慢慢转向画一系列的绘画作品,我们还聊到13个映像项目,以及收集那些关于孩子成长的日常生活物品,比如两年多使用的2000多块婴儿尿布。
“之前焦虑主要是想出名,所以后来做不下去。从附中到央美雕塑系,一路惯性下来的。雕塑系毕业在当时干活钱太好赚了。”
“做自己的事情才能不急不缓,有一种力量让我一直推进。”
再后来,我们谈到作品《寻找永别的那一天》。
黄彦 部分作品
我的生活 -书籍
我的生活 -原始记录本
2012 年11月1号,我开始记录我生活中的事件及发生的时间:我以分钟为单位(一天1440 分钟),记录自己每一个独立行为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例如:0:00-0:09(品茶);0:10(步行);0:11-0:14(扫地)。这样,我生活中每一天的事件组成和时间分配就很具体的呈现出来。当回看这些具体的信息,发现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非常的陌生。这种发现促使我对时间、事件的思考,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生活中的时间分配。我将持续记录,以呈现一个真实的生命过程。
寻找永别的那一天 2014.10.1—
当我得知我妈妈去世的消息,朋友的爸爸去世的消息,身边的朋友去世的消息,我第一个反应是我想不起来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或者说最后一次交往的时间。我觉得,这个“第一反应”说明了他们和我的最后一次见面或交往对我很重要。所以我想做一件事情,就是通过记录确定那些我在意的人或物永别的那一天。
局部
2015年2月14号-2015年5月20号 布面油画
局部
2015.7.12-2015.11.22 布面油画
局部
2014.4.1-2015.7.3 布面油画
一块斑驳的墙,一片云彩,花的地板,我经常能在里面看见一些形象,我觉得这是直观的感受,也是潜意识里的一种取向。我在油画布上做好各种肌理效果,冷静面对画面,把直观影像到的记录下来,不管是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只做一个客观的记录,这也许能反映我的本性。每个作品都以时间命名(比如《2011年10月20号——2012年2月20号》)。同时我也进行短时间的记录,比如我的调色盘,一个石头,一个破碗,我把即时即刻在具体对象上的直观影像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持续的计划,我想检验这些影像是否有所变化,当我的价值观在改变的时候,他们又会是什么;或者人生碰到重大转变的时候,他们又会是什么。这个计划是认知自我,感觉自我,呈现自我的一个方式。很需要注意的,是我在制作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冷静和客观。
13个映像-郝强
13个映像-何健丹
13个映像-黄彦
13个映像-金海慧
13个映像-赖圣予
13个映像-李锐
13个映像-李威
13个映像-李文峰
13个映像-厉槟源
13个映像-彭晖
13个映像-王一凡
13个映像-谢墨凛
13个映像-叶楠
13个映像-原始底稿
在若干个画布(统一尺寸20cm-20cm)上印上同一张图片(混沌斑驳,见原稿),再请若干志愿者(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自己的直观影像)参与创作,请他们各自在画布上记录自己直观所见。我想通过这个实验检测不同的人在同一基础上的直观影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