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yifengfabu Intro 宜丰县官方政务发布、时政新闻递送、民生互动平台 解放前,在宜丰天宝古村,家中有女出嫁时,青豆、仔姜、橙片、状元红都是传统嫁女必备点心,以寄托娘家人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福。因此,一些慧心巧思之人便在橙片上做着各式寓意丰富的花样。如今80岁的漆丽华奶奶靠自制的一些简单工具坚守着这种美好期望40余载。她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去读书,上老年大学。 漆奶奶命运多舛,其父解放前曾为宜丰迪莫学校教师,1937年创办了双峰小学并担任校长,同时也是双峰乡的乡长。解放后父亲因曾为伪官吏被镇压,兄长坐牢,母亲带着四个未成年孩子遭受驱逐,家被贴上了封条,藏书全部烧毁。 如今,漆丽华奶奶独居的益新翁祠,原为民国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刘师舜的故居。该屋建造主人是一对寡妇姐妹,她们一心想家业兴旺发达、子孙满堂,故将居所取名为益新翁祠。老屋人丁兴旺时,住了八户人家60余口人。如今只剩4家6口,全是70岁以上的老人家。 漆奶奶育有七个孩子。长子早逝,幺儿在一场意外中丧生,给漆奶奶留下个刚出生103天的小孙子。漆奶奶悲痛欲绝,幸好有老伴的关心体贴和五个女儿的安慰,才慢慢走出老年丧子的阴霾。可惜几年后老伴也离她而去。 小孙子刘嘉诚寄托着她全部的希望,倾注了她全部的爱,也是她生存的勇气。今年儿媳要带小嘉诚改嫁本乡东港村。想到从前人丁兴旺,如今孤寂一人,漆奶奶百感交集。远在四川的小女儿担心她患上“空巢综合症”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嫁在本地的大女儿也隔三岔五的来看望。 去年夏天入伏之前家里来了只流浪狗,漆奶奶给它盛了一碗饭。俗话说“喂狗三天,记三年……”狗狗牢记这“一饭之恩”,从此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开始陪伴着漆奶奶的孤独岁月。今年入伏,狗狗产下一窝狗崽子,天天吱吱嗷嗷的整个家也热闹了起来。 解放前,天宝古村的青豆、仔姜、橙片和状元红是传统嫁女必备的点心。因此,一些慧心巧思之人便在橙片上做着各式寓意丰富的花样,如:十二生肖、龙凤呈祥、百蝶穿花、喜鹊闹梅……“莲生贵子”是一朵莲花带枝桂花,寓意生的孩子多个个是贵子;“笔定如意”是一支笔架在如意上。这些奇思妙想很多已经失传,寄托娘家人对新婚夫妇美好生活的祝福,同时也体现娘家人对女儿的宠爱。 如今此艺濒临失传,当年古村手艺最好的属文婆婆,但其十个子女未有一人得到传承。究其原因是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女人生小孩都买不到红糖的年代,谁还会去学这技艺呢?等到80年代初生活好转,文婆婆已经老眼昏花,同时期会做花的老前辈们也相继去世。 漆奶奶凭着残存的记忆及聪慧,自创了一些花式。她常常感叹“太可惜了,我现在做的连文婆婆的边都挨不到,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橙片上做花这门手艺绝传了” 每年适合做橙花的时间很短,初伏之后的十几天,也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早了橙太嫩,做出的花样容易变形,晚了则橙子已老刀切不动,久煮不烂。 用破碗锋利的豁口刮去橙表面的粗皮,可以较好的保持橙的鲜绿本色。这是做橙片的第一步,细节决定品相。尽管有人发明了一种专门刨橙片的工具,但漆奶奶还是坚持手工刀切保持手感,根据不同的花样需求切出不同的厚薄程度。切好的橙片要放入水中浸泡,防止天气过热橙片脱水萎缩,也是为了漂去橙片的部分苦涩味。 漆奶奶就是凭着这些自制的工具,几块破碗,一堆磨得锋利的铁皮、一些手剪的花样、一把刀和一块枮板,或雕或切或剪,完成一个个寓意美好的图案。 消费主义时代有很多做食品的模具可供选择,但使用模具做出来的花式失去了手工的灵性。手工制作橙花可以根据大小不同的橙片,按取材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发挥做出不同的花式。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因而很难找到两块完全一致的橙花。这也是制作者注入食品中的人文情怀。同时橙花具有健胃消食、下气化痰、散寒燥湿的功效。 小的可以做铜钱,大的可以做双钱、并蒂莲、香蕉、兰花等造型,这其中包含了漆奶奶的独具匠心,那些美好的花形花样都酝酿在她的心里。她也希望有心人能够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做好的橙花要放到柴火大锅里煮大约半小时,放入适量的明矾和铜。明矾是为了防腐、久置不会生虫,铜是让橙片耐煮曝晒依然保持原生的绿色。煮好的橙片放置于清水中漂洗多次去涩。 洗净的橙片沥去水份,放入白糖中让它吸足糖份,然后摆放整齐放置烈日下曝晒。至表面微干后可再次吸足糖份后再晒。如此反复三、四次,直至橙片完全晒干为止。一般一斤橙片要消耗八两白糖。 因为古村仅剩漆奶奶会做橙花,经常有人请她帮忙,要么嫁女要么送贵友,最远的馈赠送到了韩国。做橙花的整个工序耗时相当长,夏日高温酷暑,漆奶奶又有怯夏的毛病。用她的话来说,每到做橙花的季节她都会大病一场。尽管如此,看到大家喜欢这些寄托美好期盼的精致点心,她依然愿意用自己的辛劳来成全他人的美意。 解放后漆奶奶曾有机会去县图书馆上班,但因为成份问题被耽误。现在她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女儿们赡养和每月80元的农保,过日子必须好好调算计划。但她帮人做橙花却从不收取费用。她的亲戚们也同样没有一个好身份,在那个要防止互相串联、彼此划清界限的时代,几十年没有联系亲戚们就慢慢断了往来。因而她对前来找她帮忙的朋友、熟人、邻里倍感珍惜。在她看来是大家瞧得起自己。 50年代漆奶奶是村里青年突击队成员。当年的口号是“向远田进军,向荒山宣战”。突击队员总是把最好的山、最好的田、最好的地让给别人。如今高速、新农村改造征地,他们队所得的补偿款,因为地差、地少得到的补偿也最少。尽管如此,在天宝古村房屋、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上,漆奶奶是全村第一个签字表示支持的人。 漆奶奶四岁随父学习《燕诗》,懂得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辛苦操劳。七岁听哥哥吟《琵琶行》就能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至今仍可一字不漏倒背如流。 漆奶奶嫁到天宝有61年,无意中得到一本《幼学琼林序》影印本如获至宝。干完家务活,剩下的时间漆奶奶总是抱着书本,穿越时空,重温父亲在世时的读书光景。她说,晚上一个人很害怕,容易想起过去的种种经历而不得眠,常常半夜起床背书。 生活的磨砺并没有消除她对学习的渴望。想到当年因为没有书读,看到其他孩子背着书包走过家门口,她就哭,一直哭了好几年。如今她虽已是耄耋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去老年大学读读书。正如她常说的: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堂堂正正一辈子…… (图文来源:宋卫华)   看完宜丰上半年“成绩单”,有点小兴奋  分享!天气这么热了!你是不是该去这个地方个避暑了?   棒!今天宜丰全城总动员,助力文明城创建 责任编辑: 陈淑敏 新闻热线:0795-2764036 投稿邮箱:yftx200607@163.com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