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佳音】信而好古,敏以求之── 论「文化」与「自信」

2017-01-08 石佳音 珊闵远望

编按:由大陆的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于去年12月18日在厦门召开。《远望》同仁石佳音及张玮珊受邀参加并在会上发言。鉴于蔡英文上台后不断要求延续两岸交流,去年10月6日她在接受日媒访谈时更公开提出「鼓励双方年轻人交流是一个领导人应该有的态度」,可见得台独根本认定两岸目前的交流方式是对他们有利的。此所以在马英九当政八年期间,两岸交流继长增高,台湾社会却不断绿化。现在两岸交流如果仍不改弦更张,继续只重「业绩」不重「成果」,则心灵仍难契合、统一仍难圆梦。但是,要以文化交流来反独促统,首先必须建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优越之处,然后还需明了哪一层面的交流有助于改变台湾社会久已错乱的国家认同,否则难免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爰于此,我们将本刊同仁在该论坛中的发言稿刊载于此,以就教于国人。

本文作者石佳音,為台灣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中华琉球研究学会理事长。此文刊载于《远望》3卷1期(2017年1月号;总340期)。


自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提出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以来,这个词语日益流行。但是,「文化」是什么?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之间孰先孰后?这些问题若不探讨清楚,那么或者无法真正建立「文化自信」,或者「文化自信」将流于口号而无补于中华文化复兴。

首先,「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也就是共享此文化的民族所追求的个人及整体社会的目标与意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核心价值,并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对自己所传承的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之自信,就是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自信,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自信。因此,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学习、继承、发扬其优秀成分的能力,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有文化自信才能传承文化

但是,人们是否一定要先从传统文化中学习、继承到其中优秀的成分,才能开始建立文化自信?若如此,那人们又是如何得到「从传统文化中学习、继承到其中优秀的成分」的能力?这正确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的?

实际上,「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二者互为因果:一方面,「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并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固然可建立「文化自信」,但是,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信」又是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并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以我个人的心路历程为例。我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的认识,就是得之于焚书坑儒的秦始皇的启发。

1991年春,我第一次来到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我站在一号坑前,面对那一大群面容沉着、真人大小的兵马俑,真实地感受到:在2200多年前,中国人已能组织如此壮盛的军队,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治理整个中国,绝非易事!很显然,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一定很有自信。这种自信绝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经历百年国耻的现代中国人所能轻易体会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到这种自信,就绝对无法看懂古代的中国人!由此,我再联想到:早于秦始皇的孔子对他所传承的西周思想文化,必然也极有自信。《论语》上的文字,一定反映着孔子深信不疑的道理,断非随口说说。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孔子这种自信,也一定看不懂孔子。

于是,我开始试图体会孔子的自信,并重读《论语》。果然,许多在中学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的句子,突然变得既有道理、又如此理所当然。原来,我们必须先相信一部经典必有深意,然后才有可能读出其中的高明之处。


信而好古,敏以求之

进而,我发现这也是孔子的治学方法。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由「删」、「定」、「赞」(辅助说明)、「修」四字,可见孔子对于上古的文化思想是有所取舍的,并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且,正因其取舍高明,才被尊为「集大成」者。那么,孔子取舍的标准从何而来?这是来自于他对古人文化思想精髓之理解、掌握,所以他才能去芜存菁。而他之所以有此眼光,则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向古人学习。其原则,就是「信而好古」,「敏以求之」。

此二语出自《论语》〈述而〉篇中的两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信」,是相信古人(古圣先贤)必不欺我,所述必有可观者焉。此一信心,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之价值的自信。读古书(经典)必先有此信心,然后才有诚意尽力发掘古人之智慧。若心存疑古(如钱玄同、顾颉刚),则古书、古事无不可疑。以此心态做考证、考古则可,若以「疑古」心态研读思想性的古书则万万不可。若不信任经典中必有大道存焉,则根本没有动机深入思索体会其中道理,那么即使书中确有古人之思想智慧,也无从体解。

至于「好古」之「古」,不是指远古的一切,而是指古书、经典。唯有经过时间汰选,才知何为经典。「敏」者,敏捷、黾勉;朱注:「汲汲也」,描述其勤奋貌。

信而好古的孔子,对古籍经典勤奋研读。先由「信古」(相信经典必有深意),产生「好古」(爱好研读经典),然后「敏以求之」,自然能体会古人思想中的高明之处,于是对古籍进行去芜存菁的「删」、「定」、「赞」、「修」,而使上古文化的优秀成分得以传承、发扬。虽然孔子自谦「述而不作」,实际上「述」(传承)中有「作」(取舍),且正因其能「述」,故其「作」必有所本,在源头活水之中不断反本开新。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学习的典范。

关于「信而好古,敏以求之」的重要性,清儒芮长恤在其《匏瓜录》中说的最好:「今人性分与古人同,古人所能为,皆我之所当为者也。不好古,则聋于前言,昧于往行,师心(按:尊奉自己的心智为师)而已。好而不信,慕其人,难其事,不惟以古人为不可几及,且将曰古之人亦未必果如是神奇敻绝也。信不及,故行不尽,此今人所以远逊于古人也。」


「信」然后「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举两个近代人的例子说明「信而好古」的重要。其一,是熊十力教训徐复观;其二,是李炳南训诲净空法师。

据徐复观回忆,他在1943年穿着少将军服到重庆北碚勉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他老先生叫我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我说那早年已经读过了;他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过了些时候再去见他,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他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我接二连三的说出我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他老先生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这一骂,骂得我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脑筋里乱转着: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熊十力的意思,便是读经典之前要先相信其中必有大道,然后才能读出道理来。这种信心,就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没有这种自信,读古书就读不出深刻的道理。并且,不只学习中国儒家经典是如此,学习任何思想传统都是如此。

即以佛学而言,净空法师回忆道:「我是出家两年才受戒,受戒之后到台中礼谢(李炳南)老师,见到李老师的面,李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你要信佛!』我听了以后很错愕。他就给我解释,他说:你学佛这么多年,也出了家,今天受了戒,为什么我还提出这两个字来告诉你?这两个字真正不容易!信佛,才能有成就。特别是净土宗的信愿行,你不相信,你那个愿就不是真的,你的行也不会得力,所以一定要相信。相信经上给我们讲的句句话都是真实,你只要照作,依教奉行,决定得利益;你如果违背,吃亏的是自己。所以信太重要了。他告诉我:自古以来,许多出家人一生都没有做到『信』字。由此可知,『信』之一字,真正是难!你还有愚痴、还有悭贪,这就不信。真正信佛的人决定不会有贪心,真正信佛的人心地决定清净。心为什么会清净?信心清净!迷心就不清净,迷是混浊,就是愚痴暗蔽,而觉心是清净的。」可见:学习佛学,也必须「信而好古」。

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基础

王阳明在〈咏良知〉中批评那些缺乏文化自信的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在2015年9月接受凤凰网历史频道访谈(《走近台湾本省统派青年》)的张玮珊,则因具备了文化自信,将此二句诗改写为:「回首自家无尽藏,何需持钵效贫儿」。我们就是要先具备对于「自家无尽藏」的深厚自信,才能发掘、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更进而以此文化自信转变那些「沿门持钵效贫儿」者。

习近平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是大陆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正确的评价。但是,此一「文化自信」不仅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成果,而且其本身就是决定我们能否「传承五千多年文明」的前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就是起点。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