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金源】政治正确的「湾生回家」

2017-01-12 林金源 珊闵远望

编按:「湾生」是指1895年至1946年间在台湾出生的日本人,包括日台通婚者所生下之子女。(许多大陆移住台湾的父母,则为他们在台出生的儿女取名「台生」。)「湾生回家」是2015年在台湾上映的一部纪录片,记录湾生被遣返日本后,仍把台湾当故乡,时时思念在台的亲友及旧情。很多湾生到了晚年终于一偿宿愿,回到魂萦梦系的台湾,台人对湾生亦极其友善,反应台日的「族群融合」。此片不但票房不错,还获电影金马奖。推动此片的人物是一位自称拥有日本血统的「田中实加」,她另出版一书与此片同名。最近「田中实加」被揭穿根本就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陈宜儒。在此事件之前,缅怀日治美好岁月以及台日融合的氛围,早已弥漫全台。「海角七号」和「KANO」就是助长此类氛围的两部名片。连马英九都公开赞扬「海角七号」。

 *本文作者为远望杂志社社长,原文刊于2017.01.03中国时报

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为何敢冒道德上的大不讳,假扮不曾存在的日本人「田中实加」,写出、拍出赚人眼泪的书和电影「湾生回家」?因为,此举符合政治正确,有市场。

容我先述中岛幼八的故事,他是真实大陆版的「湾生」。中岛的父母是日帝侵略、殖民东北的共犯。日本战败后,中岛母亲贫病到无法养活自己小孩。东北的善良农家,明知婴孩是侵略者的后代,但基于怜悯与善念,还是抚养中岛长大成人。和中岛同村的,还有15个日本遗孤,他们都受到良好照顾。中国人的善良和宽待,使16岁的中岛拒绝生母的召唤。中国老师劝他「为中日友好做贡献」,中岛才愿返回日本。日本诸多对中国的负面报导,让中岛耿耿于怀。在日宣扬中国人的善良,成为他毕生努力的目标。 

中岛和「湾生」的故事,看似类似,本质却异。前者阐扬的是中国人的宽大善良,以及日本人的感恩图报和反省赎罪。这些行为符合普世价值,有助人类和平。

湾生回家(还有海角七号、KANO)共有的元素,则是缅怀日本统治,缅怀无可挑剔的私人情谊。至于国族的大是大非,表面上闭口不谈,实则暗藏玄机。田中实加另一畅销书叫〈我在南方的家〉,海角七号把台湾称为「国境之南」,完全是在宣扬日本观点,也让台人习以为常,愿把台湾当做日本一部分。

极不对称的是,媚日派和台独派努力塑造日人如何爱台、把台湾当做家、湾生如何可怜,但绝口不提被日本歧视、凌虐的台湾人有多不幸。我们欢迎任何人把台湾当家,但他须待台人如家人,他不该坐视自己的政府害两岸阋墙。

台日一家亲带给日本的好处是,台人不但完全不计较日据殖民带来的苦痛,还对战后的日本谄媚至今。但在日本刻意挑拨两岸关系的国际局势下,台日越亲,隐含的却是台海两岸越远。日人爱台,常会爱出如此结果,这是中岛怎么爱中国也爱不出的结局。

本文不敢论断湾生回家、海角七号、KANO的背后是台独,或日本右翼。但这些作品造成的效果,会让台独和日本右翼窃喜,则无庸置疑。中岛幼八的感恩图报和与人为善,相对来说却是如此素朴和真诚。不思悔过仍想利用台湾牵制中国的日本右翼,和为了反中宁可认贼作父的台独,永远利用不了中岛。

陈芳明说:「田中实加」利用台湾人历史失忆症撒谎。他说得好,可惜不完全。台湾人不只是历史失忆,而且是选择性失忆,更重要的是国族认同错乱,「田中」因此才能得逞。

「湾生回家」在大陆不会畅销,13亿中国人大概找不到一人会精心策画假冒日本人。但在台湾,不应发生的事都发生了。一人的造假,固然令人遗憾,但是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了「田中」,却更值得台湾人深思。


公眾號更名說明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