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事利董事局主席屠红燕:柔软的力量

2016-04-21 原创 时髦客Smoker



屠红燕,万事利董事局主席。曾获中国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中国民营企业新一代二十大领军人物、浙商风云人物荣誉。她,四岁时,母亲沈爱琴创办了笕桥绸厂,也就是万事利的前身。她,三十出头,真正接过了母亲手中的接力棒——万事利。


在屠红燕的带领下,万事利集团完成了在产业、产品、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等领域的创新转型。挖掘丝绸的文化、环保以及艺术价值,大大拓展丝绸的应用领域,从丝绸面料、纺织服装到丝绸文化产品、丝绸生活方式,一路引领行业发展。万事利在她手里成长为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万事利的国际品牌之路以以北京奥运会为支点,屠红燕借此成为万事利现象的导演者。利用体育和事件营销做强万事利品牌,努力把万事利丝绸打造成为“中国丝绸第一品牌”。屠红燕带领万事利牵手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学生运动会、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等,成功导演世界顶级盛会上的万事利现象,实现丝绸元素与世界盛会的成功对接,将中国丝绸精彩演绎于世人面前。




2016年,万事利集团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挑战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置的五大任务,即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虽然完成过程会较艰难,但这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国家的重要调整策略,所以万事利会再次顶住压力,争取早日达到目标。


面对2016年的行业大势,屠红燕分析,即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对集团来说是一大机遇,希望它能为集团创造出新红利。目前,万事利集团正在积极参与G20峰会相关设计项目,届时,杭州丝绸将向全世界展示杭州所蕴含“柔软的力量”。





时髦客对话万事利董事局主席屠红燕




时髦客:丝绸行业的趋势?


屠红燕:谈到近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势、创新方向,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表示,原料基地化、技术高新化、品牌国际化、人才梯队化、产业和文化一体化,从产品制造中心转向创意中心、时尚中心、制造中心,这些都是如今整个丝绸行业重要的前进趋势。

 

时髦客: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屠红燕:文化与商业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形式,但是它们并不冲突,反而可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文化只有跟商业结合才更能显现出其价值,商业在文化的指引下,才会有灵魂、有追求。通过商业,文化才有载体,才能传承。现代企业必须让文化和商业水乳交融在一起,才会有更加长远的未来。

 

时髦客:怎么看待传承?


屠红燕:传承是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从母亲手中接过企业的指挥棒,这个过程不只是母亲给女儿的财富和责任,也是两代企业家之间的使命与升华,它并不顺利。我们在经营管理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别,相互尊重和妥协是最重要的。在不断地沟通和妥协之后,两代企业家之间的磨合会朝一个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我和母亲也会吵架,好了又吵,吵了又好。虽然吵架,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家族的传统企业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而且能够很好的接班,最关键的是血缘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的。




时髦客:供给侧改革对万事利的影响利好?


屠红燕: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供大于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产能过剩,二是企业还不能捕捉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因此,以万事利来说,企业在产业瘦身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要继续致力于丝绸主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的精简。中央‘供给侧改革’的策略十分实在,其内涵也正是万事利集团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企业要走出去,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着力终端消费市场,通过品牌构建迈向中高端,才能带动初始环节的复兴与提升。

 

时髦客:万事利2016年下半年的发展思路?


屠红燕:万事利集团去岁末就明确了2016年的发展思路。集团产品结构的调整着力于产品结构多元化,跨界融合“丝绸+其他产业”。为达成目标,集团的线上商城会与更多新媒体、大活动策划相结合,线下不断拓展零售渠道、加盟体验店,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共同实现新发展。

 

时髦客:怎么评价丈夫李建华?


屠红燕:首先他是个是“教授”,因为他研究丝绸文化上十年,富有创意和激情,作为万事利集团总裁,他在营销领域和商业模式的创建上都很有见解。我是理性层面的考虑更多,也更有执行力,最擅长抓产品细节。虽然工作如此互补,但我们在家里基本不谈工作,我们一起工作非常默契。





时髦客网红达人频道副主编:珍妮


Smoker全球网红时尚新媒体中国时尚综合服务提供商传播来自服饰、美和互联网女性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