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卢梭的困境:当正义背离自由

2017-07-02 沥泉 思想酷

喜欢就点击“思想酷”,打开置顶公众号功能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239年前的今天,法国思想家卢梭去世。卢梭是一个褒贬不一的人物,比如歌德说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有人则说卢梭的思想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假如罗兰夫人事先知道卢梭设计出来的乌托邦最终将演变成一种血醒的暴政统治,当年她就不会有勇气走上断头台了。您如何评价卢梭?今天推荐一篇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供您参考(2788字,阅读约需7分钟)。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文末还为您推荐了先知书店独家策划的西方政治学入门必读经典系列“西方政治学经典套装”,一起来思考思想和政治的紧密关系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或18910623426,为了我们走得更远,请尽快关注这两个号码!探讨更多真问题,欢迎您在孔夫子网搜索“千字文华签名书店”。想每天读到同类好文,请关注思想酷



卢梭的困境:

当正义背离自由

思想酷丨原创·首发



1778年7月2日,66岁的让-雅克·卢梭去世,留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传世名作。他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

卢梭无疑是不朽的,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美国宪法均大量引用卢梭的名言。这体现了其作品优秀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这位上帝派来的天使有两个翅膀,一个是哲学的,一个是文学的,从而飞翔在思想的璀璨群星之中,探索着人类的终极意义。

然而,西方思想界并不忌讳质疑和批评他们的伟大导师。有观点认为,卢梭推进了现代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性的危机,他不仅是民主自由理论的先驱,也是集体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源头。他构造的政治价值体系,实践中经常表现为群众运动式的政治,并同民粹主义和个人崇拜结合,演化为独裁主义和狂热主义,成为恐怖专政的理论基础。其中最严厉的批评,应当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希特勒来自于卢梭,罗斯福来自于洛克”。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下卢梭神性背后的魔性,他的洁白双翼之上,是否染上了点点的黑色。

他将自由与权威

捆绑在了一起

熟悉卢梭著作的读者,都会被卢梭的文中磅礴气势所感染。卢梭式的雄辩充满了激情与灵性,一气呵成又飘忽不定,善于调动读者的情绪,有着勃发的生机和铿锵的力量感,是激情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然而罗素对这种感情的煽动性是警惕的。他批评卢梭“排斥理性而支持感情”,说“我宁愿要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以及老一套货色里的其它东西,也不喜欢发源于卢梭的滥弄感情的不逻辑。”

而希特勒最擅长的正是煽动大众心理,他深信人是感性的动物,会在情感的左右下被动接受洗脑,因此,宣传工作成了他无往不胜的武器,他精通演讲的技巧,善于利用群众在情感、性格和知识上的缺陷,把握和煽动群众情绪。他喜欢运用夸张的语气和激昂的肢体动作,并大声喊着极具感染力的口号,来激起受众的感情共鸣。观众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希特勒的魔杖起舞,将他视为意见领袖和绝对权威,失去了独立思想和理性判断,只想着要模仿和追随领袖,渴望在他挥舞的旗帜下凝聚成一个钢铁般有力的集体,在辉煌的共同想象中丧失自我,从而忘记自身的软弱和渺小。

利用群众的盲从和崇拜,他打击异己,唆使群众攻击异己和异见,逐步掌握了权力。他利用德国人对一战失败的不甘和痛苦,将德国塑造成受害者和反抗者,煽动其信徒对想象中的压迫者进行复仇,从而稳固自己的权力,并将兵锋指向整个欧洲,造成了巨大的浩劫。

希特勒的演讲与失去自我的狂热观众

这让人想起传播学中的魔弹效应,宣传家用精心设计的信息与情感刺激来控制和洗脑受众。比如把正面情绪与自己的国家和政党联系在一起,把负面情绪与敌人联系在一起,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普通民众缺乏理性的自我调控能力,如果媒介形成的刺激和本我一起触发行动,自我和超我将难以阻拦,像被子弹射击一样灌输思想、情绪和动机。魔弹效应并未被心理学界证实,但在信息不对称、思想多元性不足的社会里,在民粹和街头政治中都经常出现。

卢梭擅长对政治采用感性和激情的表述方式,为后来的群众运动领袖提供了魔法范式。罗素对此评价,“(卢梭学说)在实际上的最初收获是罗伯斯庇尔的执政;俄国和德国的独裁统治一部分也是卢梭学说的结果。至于未来还要把什么进一步的胜利献给他的在天之灵,我就不敢预言了。 ”

他让个人与集体的分界

变得模糊不清

在见惯了人治社会种种不公正后,必须承认契约论是西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法制与公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思想中,契约论逐步成型,后经霍布斯、格劳秀斯、斯宾诺莎和洛克的完善,最终卢梭成为集大成者。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认为,为了共同的目标,契约缔约者必须让渡自己的权力于集体。每个缔约者都这么做,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从集体中获得大家让渡的权力而不会利益受损。他相信自由是人的特征,却又主张将人的权力让渡与社会,这构成了广为争议的矛盾性。

他希望存在一个道德的、集体的、公共的国家,认为国家作为一个道德主体,与个人相比始终拥有绝对的优势。对公共意志的想象让卢梭认为,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那人民全体可以迫使他服从。这些论断后来成为集体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英国保守主义大师柏克批评了《社会契约论》,他怀疑国家模式是否可以由上层随意选择和建构,反对通过先验的、抽象的理论对国家随意的重构和设计,从而危害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和个人意愿和自由相比,国家的一些集体主义做法是不可接受的。而卢梭对人民正义性的盲目崇拜,柏克认为是多数人暴政和极权主义的开始,是无视文明社会基本原则的一种开倒车的行为。柏克因此总结出自己的代际契约论,反对卢梭将政治想象为政府意义上的国家,而希望更多关注公民社会,即人民共同体意义上的国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是文明社会的根本体现。

卢梭与柏克的冲突,也是激进与保守、正义与自由的冲突,并随着法国大革命走向了分歧。卢梭对正义的信仰最终在法国大革命中实现,而柏克的英式自由主义传承则捍卫了英国的繁荣与稳定,两种国家形式虽然实现了共存,余波却不断激荡,带来近现代无数的政治革命和国家兴衰,继承卢梭的是德国、法国和俄国,继承柏克的则是英国和美国。


背离了自由的正义

必将走向极端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有两个基本价值始终被贯彻,一是自由,二是正义。正义代表了价值取向,而自由除了价值取向之外,还涉及程序和手段的取向,即任何行为都不能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

在保守主义者看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有着自己的内生逻辑和秩序,并非暴力革命者或社会运动家可以轻易理解和掌握,我们应当尊重社会演化。统治者热衷的上层设计往往危险而自不量力,强加的暴力革命带来的也大多是悲剧。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正义的呼声中保持冷静,守住捍卫自由的底线。

卢梭的困境也是正义的困境。当价值正义高高在上、从而挣脱程序正义的约束时,很容易走向初衷的反面,通向地狱的道路往往由善意铺就,对正义的追求始终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是多变、复杂和不可信任的。正义冲动让群众倾向于盲目改变秩序,从而被野心家所利用,利用谎言和煽动鼓动失意者的不满,刻意煽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来制造冲突,让群众沉迷于制造敌人和攻击敌人的危机感中,进而实现虚假的团结。在这个过程中,正义被偷换为个人私欲,人民的名义遭到利用。这样的例子在法国、俄国、中国反复发生,让社会不堪其重负,留下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纪念卢梭、回望大革命硝烟的同时,希望我们也能记住他和大革命的教训。攻占巴士底狱的群众身上无疑闪烁着正义的曙光,“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震撼整个世界,但当雅各宾专政的铡刀高高举起时,也就同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先贤的初衷渐行渐远,激进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暗流在巴黎的激荡,将它变得面目全非。众所周知,几年后法国人所呼喊的,已经不再是巴黎街头的“自由,自由”,而是炮火与鲜血中的“皇帝万岁”。

思想者不仅是追求真理的“圣职者”

更是决定人类命运的“预言家”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思想者?

思想者如何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

先知书店独家策划

西方政治学经典套装

西方政治学入门必读



注:本文为思想酷原创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朋友们多多分享转发。思想酷目前正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内容编辑和作者,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薪酬从优!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或18910623426,酷哥在这里香茗以候!



思想酷

新锐思想集散地

微信号:sixiangku2016

新浪微博@先知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