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嘉双语总校长彭敬慈:国际化教育,是教孩子有“国际心”| 思访谈

2017-07-04 罗歆媛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近日,顶思专访了海嘉双语学校的总校长彭敬慈。彭校长指出:国际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拥有“国际心”;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任意想象,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强调中西课程的相互融合,是二者的取长补短,融合创新;一个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与学的合力,并且学更加重要。此外,彭校长更是鼓励学生视学习为己任。


 文|罗歆媛

编辑 | 王永倩


2017年,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走出了第一批高中毕业生,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韩国、以及北京和香港的知名大学录取。经过11年耕耘,从2006年创校时的44位学生,发展到今天超过1100多学生的12年一贯制国际学校,海嘉开始谱写“海纳百川,嘉言懿行”的第二个十年篇章。


一向低调的海嘉学校何以发展如此迅速,并赢得了众多家长的青睐与信任?国际化教育的大潮流下,什么样的教育才算真正的“国际化”?带着种种疑问,顶思专访了海嘉双语学校的总校长彭敬慈。


在采访中,这位深谙香港双语教育和国际课程的专家,谈到了他对IB课程和“何为国际化学校”的深刻理解:他谈及国际化学校最重要的是“国际心”、谈到双语教育中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IB课程教孩子成为好人和拥有幸福的能力……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剥开课程的表象,从更高层次将教育理念的融入其中。


彭敬慈


彭敬慈博士三年前加入海嘉,而立之年,便获得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香港大学课程学系的高级讲师,有三十多年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在担任海嘉双语总校长之前,他曾任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总监、香港教育学院创校副校长、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评审工作小组主席、香港教育委员会学校教育检讨小组主席等重要职务。


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首先是要有“国际心”


来到海嘉之前,彭博士一直在香港教育界工作,对香港教育发展历史以及体系制度非常熟悉。他用“多元化”一词来形容香港的国际化教育发展:


  • 1997年回归祖国以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香港的教育是以英国制及英国方式为主。在当时,英式为主的国际化是自然也是常态。


  • 20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化教育便扩展为所有学生都要学到九年的英文及具有英国色彩的英式为本的课程。


  • 同时,政府为了方便吸引外国专才到香港工作,提供不同国家课程的国际学校纷纷成立,例如英童学校、美国国际学校、法国国际学校、德国瑞士学校等等。但这些学校仅仅是学习这个国家的课程,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化学校。


  • 进入21世纪,香港政府开始鼓励课程弹性及多元化,允许一些学校做自主创新课程,这些受政府资助但亦可收学费增加资源的学校(称为直资学校),会多投资一些于课程与教学中,这些学校不仅仅有本地的课程,也逐渐加入国际课程,比如IB课程。


直接资助计划(Direct Subsidy Scheme),简称直资,是一个在1991年开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资助计划,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计划目标是以促进优质的私立学校发展,为鼓励学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学及资助学校以外的更多选择。教学以开放式为主,以提高私立学校的教育质素。受此计划资助的学校称为直资学校,有相对高的自主权,可自订课程、收费及入学要求,接近私立学校。直资学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资格学生人数提供的资助。

来源:维基百科。


彭博士认为香港的国际化教育便正是由英国课程开始,一步步逐渐发展起来的。但英国课程或者美国课程,在彭博士看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课程”,因为国际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拥有“国际心”


以IB课程为例,IB课程拥有两大目标:“国际心”和“世界和平”,在21世纪相互紧密联系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中,IB课程要求不仅仅是学习不同的知识,还要学会关心其他世界各地的人和事,它的目标是透过教育,创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基于这些理念,彭博士认为“国际心”的培养是国际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IB课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目标非常明确,要培养学生十个毕生的素质和素养


海嘉毕业生素养


其三,IB课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看法——不是学生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而是要学生主动地创造知识。


第四个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个真正的国际化课程,不仅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此基础上,第五个特点便是培养学生很好的思考能力,特别是可以活用批判性思考,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


思维的六个层次中,创新既是结果也是过程


彭博士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引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Bloom)思维的分层来说明他对这个过程的思考。


布鲁姆将世界各国的课程目标归结为三类:


思考Cognitive

态度Affective

技巧Psychomotor


彭博士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三者均衡发展的,思考不仅仅是记忆、理解、应用,还要求学生有更高层次的思考,包括分析、综合、评鉴。


Bloom’s Taxonomy (图片来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好的教育是老师心中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学生心中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找到自己的有效学习法,不断创自己的知识与心得。


因此,IB课程的优点在于要求学生对事物用适当的价值观进行高层次的评鉴,教会学生分析、综合与评鉴,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也是海嘉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又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彭博士认为,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任意想象,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以国家体育馆“鸟巢”为例,我们每个人都去过体育馆,也见到过树上的鸟巢,但如何把这二者综合起来便是创新的过程。


国家体育馆(鸟巢)


又比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学得够全面,彭博士创造出一个清楚道出什么是语文的概念模式,指出语文有三个层次: 其中第一层次是沟通,第二是文化承传,第三便是美的表达(亦即是文学)。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要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语文背后的文化以及语文的美。

双语是双文化,是构建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


不同文化的熏陶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海嘉,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的很多老师都参加过义工服务、NGO组织,他们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同时,仅仅学习英文是不够的,双语是要将中英文并重。彭博士谈到了他对中文的独特体验,他认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是极具魅力和深度的,比如在很多成语,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准确的含义,倘若换一个字,含义就十分不同了。


因此,海嘉十分强调不同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双语学校学习不同的语言,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去分析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与不同语言、文化的同学沟通交流,从中吸收、借鉴优点,这个过程是构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强调中西课程的相互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产生出思维的火花,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是二者的取长补短,融合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的价值观。


重要的是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源于资料,我们了解到彭博士一直很强调“学与教”的新模式,在这次采访中,博士也向我们详细讲述了他对二者关系的思考。


什么是教?过去我们认为教就是传授知识,而现代的看法更加广泛、全面。教是以学习为重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历。


采访现场


彭博士举了一个他曾经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个例子:


“以前我做学生的时候,老师在教授什么是昆虫时首先说昆虫是一种生物,身体分为三个部分 - 头、胸、腹。有触角、有翼、有六个脚,然后画个图,说这个便是昆虫,大家都要记住。桌子上都是昆虫的标本,以此证明老师说的是对的。但是学生一下子就懵了。


现在要调转思路来教,因为我们是提供学习经历,一开始我们带出今天的重点是学习昆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动物,大家知不知道他有什么特征?桌子上有很多类型的昆虫标本,你可不可以发现它有什么共同地方?


你让学生主动发现,分组出来做报告。报告说有触角,翼,六个脚等等。


老师说总结的很好,但是还有其他没发现的,比如分为头,胸,腹,然后做个昆出特征的总结,巩固学习。学生经过实践,就理解得很清楚,并且记得很深刻。


我们科学说的发现(discover),就是要这样,从个案开启,这个其实背后也有理论的。”

 

Eggleston教授将每一个学习经历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理论性还是活动性;

第二,是老师主导或者学生主导;

第三,是发现式的经历或者是传授式的经历。


学习经历Eggleston’s Model Learning Experience


而在刚刚的昆虫学习中,有三个不同的经历:


一个是动手实践的经历:活动性; 发现式; 老师主导

一个是报告的经历:活动性; 发现式; 老师主导

一个是听老师讲的经历:理论性; 传授式; 老师主导


彭博士认为一个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与学的合力,并且学更加重要。最好的教学是全年的各种学习经历在Eggleston的模式里每个方面都有,既不是完全的学生主导,也不是完全的教师主导,视乎需要,不同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经历的体验机会。

 

在海嘉课程体系中之所以用IMYC及IGCSE(而不是IB的MYP)衔接IBDP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历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彭博士强调一个学生经历不同课程体系的学习,会学到更多。海嘉小学采用中国、美国的课程,学生在双语的熏陶中学习不同的文化。


到了初中学习IMYC课程,每年以多个大主题(Big Ideas)强调各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之后高中首两年以英国剑桥的IGCSE课程加强学术基础,然后到了高中最后两年采用最强调国际心、建构与自学的IBDP课程,为大学学习做最好的准备。


虽然A Level、AP和IBDP课程都是让学生为大学学习做准备,但IB课程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将大学的学习方法放入到中学来学习。这也是海嘉在高中阶段选择IB课程的重要原因。


鼓励学生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


在采访中,我们和博士聊到了最近热门的一篇文章,关于中产阶级的教育鄙视链。针对目前很多人提到的教育分层问题,彭博士认为其实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视学习为己任”(Learning responsibility is on the student)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能忽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心态”和“动机”很重要,学校和家庭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多种经历给学生,鼓励学生要靠自已。此外,学生的实践经历和服务经历在培养中更加重要,这也是海嘉一直以来非常注重的方面。

 

最后,彭博士提出了他对“幸福”一词的独特思考。幸福其实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日常生活中的喜悦、快乐以及欢欣是比较“外在”的,在这些基础层次中,外因起主要作用,我们往往比较“被动”。而到了更高层次的满足、完满以及幸福,内因发挥更大作用,这些层次则是“主动”的,感觉是由“内而外”的。

 

因此,关于“幸福”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强调“主动性”、“从内而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帮助鼓励孩子主动地去定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被动的因应家长老师的要求。鼓励学生不单只是达到目标,更要超越目标,才能够有最高的满足感,实现由内而外的幸福。这比有效达到他人定的目标所产生的感觉更内在、更深刻。

 

后记:跟彭博士的对话也让我们体验了从喜悦到幸福的升级,彭博士不仅是教育家也是科学家,采访中彭博士总是不经意间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些物品就能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教育理论,并且因为担心自己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还经常停下来跟我们确认表达是否准确,又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帮助理解。交谈下来,我们不仅了解了彭博士所倡导的“国际心”教育,而且深深为彭博士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风范所折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