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教师 | 教师节特辑:五位各有千秋的国际学校老师,哪位最让你心动?

顶思 2019-05-01

连接改变教育

第33个教师节来临,顶思祝全天下园丁们教师节快乐。由顶思联合全国多家知名国际学校、教育集团、媒体等机构,共同启动的“神奇教师”系列活动即将步入公共评选阶段。今天要介绍的分别是: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孙琳琳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易丹老师;句容碧桂园学校贾翠翠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尹骁予老师;苏州领科海外教育学校曾泽剑老师



她,谦虚好学,律己宽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创新力,出身于教育世家及从业十五年的教育工作经验让她热爱校园,钟情校园。


在西外这所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里成长成熟,并积累了丰富一流的团队、人脉和海内外优质课程文化资源,用文字和文化的力量,传播教育人的汗水和梦想。


孙琳琳

课堂是星辰,也是大海!


所在学校: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

所教年级:10—12年级

所教学科:中外经典文学比较欣赏(上海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国际课程本土化市级课题)

毕业院校:吉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艺术鉴赏

工作年限:16年

国际课程教学和管理经验:16年


我眼中的创新课堂


一、课堂主客体异质多元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们,共同学习,不同的文化视角与生存经验都成了共同分享的学习内容与过程。教与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测评及考试闭环,而是一个多元异质、开放包容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育时空的自由切换


学校的时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与固定的上课时段。各种国际国内的行走课程与师生交换计划,远程互联网的教育网络与平台,能将世界上的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且切换自如。 


三、教学方法通感立体


声色香味触法的综合移觉,未来课堂更注重人的全面感官体验,跨界课堂、灰度空间、营地教育和充满仪式感的综合活动将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可听、可观、高感知的互动成果展示也是多维度的。


我致力于在课程中寻找和链接基础教和高等教育的临界点,开发了校本课程,在创新实验室的课题建设中,我的国学经典教室“文字窗”及西方文化窗口教室“竹欣阁”咖啡吧成为校园文化示范窗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努力创设文化通感的情境,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如斯洛文尼亚孔子学院、英国luton school、瑞士蒙塔纳学院、华师大全国校长培训中心、台湾道禾书院等多国学者们交流学习的舞台。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堂

(个人陈述)


一、未来的课堂是流动的,是星辰也是大海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课堂也是有生命力的,我的总校长最经典的若干句话中,有一句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他说:“教育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对话就像吃饭、睡觉和爱一样,是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而未来的课堂,应该在流动中构建任何一种“对话”的可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师生与文本、环境,自然草木万物生长,情绪心流在课堂的场所内碰撞发生,流动的课堂,不仅是空间的移步换景,也可以是时间的切换,意识的流转。在不确定的时空中,人才能看见更美的星辰和海洋。


二、未来的课堂可以像过日子一样


未来的课堂应该是若干个根据师生学习主题设置的场馆,甚至像一个家。


独特的人文、数理、审美、科技、运动场景教室、工作坊将成为师生交互学习的共享空间,而空间的主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要开放一些给家长和社会,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模拟甚至重构知识的学习和反馈。


比如,哲学课堂可以论辩在古希腊“柏拉图之角”,人文沙龙可以发生在巴黎左岸的咖啡厅,科技创想比赛可以发生在迪斯尼“明日世界”智能馆,戏剧课可以在莎士比亚故居,这些仅靠校园空间的模拟是不够的,还要在行走课程中,设定好游学部分的学习路线和内容。


未来的课堂,其实更像过日子,每一天的主题,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空间切换,过好了每一天,教育的时空就充实饱满了。


三、未来的课堂,以人为本,更要惜物惜福


课堂不是竞技场,也不是角斗士的预备赛,未来的课堂会更关注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存的方式。课堂是环保的,教材的载体纸张与智能学习和技能工具将逐步平衡比例。学生在跨界知识的学习和体验中,将会更加注重学习本身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课堂需要对教育有深度思考的师资团队,而深度思考往往来源于对母语文化的深度阅读经历,建设理想的未来课堂,需要若干双“想在大地上开满窗子”的眼睛,需要一双勤劳柔软的手,需要一颗诗意而朴素的心,更需要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


未来已来,未来还可以走多远?惜人惜物才是惜福,也许,知识爆炸的时代,未来的课堂需要更冷静的顶层设计,以及做更多的减法。



易丹,全能型英语教师,英语听说读写词汇语法等各门课程均可以胜任。


她专业素质过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优异,词汇量丰富,具有九年英语教学经验,对SAT阅读写作有深入研究,对中国学生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她善于启发学生,课堂激情洋溢,富有感染力,对学生认真负责,所教学生均考入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芝加哥等世界顶尖名校。


易丹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


所在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所教年级:高二

所教学科:综合英语

毕业院校:四川外语大学研究生院

专业:英语


我眼中的创新课堂


一、作为华师附中国际部综合英语学科创始人,我撰写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将真正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与备考托福SAT考试完美衔接。


二、切实结合学生能力和需求,编写整理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SAT阅读教材。


三、改革传统的老师为主导的阅读课堂,设计各种阅读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分享和提问,提倡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和”学会问好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课堂里来。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堂

(个人陈述)


在如今这个信息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以手机作为强刺激源,微信朋友圈,各大媒体平台,无数 app 竞相吸粉企图占据我们的心智空间。高中生作为最富有激情和求知欲的年龄群体,也是最容易被误导和煽动的。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授业解惑,如何传道于学生,如何真正授人以渔。


批判性思维,这个名词已不再新鲜陌生,但它所提倡的理性分析判断的能力能够帮我们认识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齐,从而帮我们搭建自身与信息之间的第一道过滤网。


那么,如果能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并帮助他们逐步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我认为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任教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学生夯实词汇语法基础,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以备考 SAT 考试。


我的教学大纲里有三分之二的教学安排都是英语阅读,当然主要是针对 SAT 考试的阅读。我们的阅读课会从 SAT 考试题库里选取大量好的文章来作为阅读材料,涉及小说故事,历史文献,社会评论,科技类说明文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业已让我对大多数阅读文章烂熟于心,但也同时充分感受到很多文章的精髓和魅力,尤其是字里行间闪烁着的批判性思维,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课堂上当我无数次地带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精读文章的时候,我听到了来自自己内心的声音:我要分析的不仅仅是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要传达给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精妙之处,让学生看到作者如何透过现象探索问题本质,如何多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


我一直给学生强调阅读课的关键: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会问好的问题。在分析每一篇阅读文章之前,我都要求我的学生预习文章。


为了避免学生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地浏览文章勾完选项,我提倡”浸入式阅读”,以作业的形式完成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学生在理清作者思路排除词汇障碍之外,要发现自己在文章理解上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琢磨作者分析问题的角度,逻辑推理过程,论证手法,论据意图等,让学生提前感知作者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和步骤。


在课堂上我会变换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分享观点和讨论。比如抽签分组,组内讨论我提出的重点问题,然后以组为单位回答问题,鼓励其他组评价或者校正或者补充问题的答案,最后我再给出问题的答案,尤其重点指出某些理解有偏差的原因。


再比如,以组为单位做 group presentation, 每个组员负责文章的某一部分,充分讲解此部分的阅读理解要点。其余同学认真聆听并且准备发问,问题问得好会得到加分奖励,比如某个问题展现了某个学生对文本成熟准确的把握,或者纠正了台上同学的重要理解缺陷,或者激发了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等。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发现自己对于文本理解的问题所在,比如词句障碍,逻辑混乱,过份主观推断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开始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别人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否准确有效?为什么别人跟我的想法会有差异?别人的观点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还是单凭主观臆断?我该如何一针见血地反驳别人的观点?


所以我希望我的课堂能以阅读材料作为载体,让学生领略作者批判性思维的严谨和理性,同时通过对文本理解所展开的讨论,去锻炼和培养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希望学生在课堂以外面对形形色色的资讯,可以避免照单全收,人云亦云,而是理智地反思证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拨开云雾积极寻找现象背后的实质。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让人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思考选择,改变思维方式。那么,让这一点一滴的改变在课堂里萌芽显现!



从重点高中到国际学校,她对执教一直保持很高的热情,带领中学科学组学习IB理论,开展组内“如何做好衔接课程”的微课题,完成科学校本课程图。


全球背景驱动教学,以概念为核心,以知识为依托,教授学生丰富的学习技能。


贾翠翠

Follow your heart, be yourself. 

秉持本心 做好自己  


所在学校:句容碧桂园学校

所教年级:10年级

所教学科:化学

毕业院校: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

专业:物理化学


我眼中的创新课堂


、全球背景教学以全球背景切入课堂,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二、 概念驱动教学以重大概念和相关概念来凸显重点知识,深化学科理解。


三、探究学习方法:以概念为核心,知识为依托,开展探究式教学,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堂

(个人陈述)


科学是一门思维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为有创造力,批判和反思意识的思考者,它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构建起课堂学习和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一门具有智力挑战的学科学习中,它会培养学生发展交流,多元文化和全球参与等方面的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学习离不开科学的核心---探究。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要素,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探究,观察,实验,反思,不断的对问题进行解答,质疑,再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体角色中解放出来,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引路人。


教师需要构建探究问题,层层深入。例如:


-教师可以基于一个事实性的探究问题:细胞的结构是什么?


-进而引发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宇宙是如何构成的?


-最终延伸到辩论性的问题:谁应当有权修改和控制基因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把控整体教学和学习的方向,能够合理组织并安排学生的学习顺序,能够深入构建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案例的学习中发现科学与道德,伦理,文化,经济以及环境之间紧密的依赖的关系。


这样面向未来的课堂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它力求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为建设更美好和和平的世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乐于与人交流、沟通,口头、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强,致力于国际教育行业发展。


一直把如何开发一个通过学习数学来适应英语批判思维作为教学探索的目标,致力创立问题情境的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磨练思考工具,希望他们最终在课堂的收获是综合素养的提升。


尹骁予

Don't Make The Future Bigger Than It Is. Make It Count!


所在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所教年级:6-12年级

所教学科:数学

毕业院校:美国森林湖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专业:音乐数学


我眼中的创新课堂


一、从知识点到学习方法的过程


为了学生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为他们塑造学习环境,最终把学习化为不经意的过程,而不是单向、分割的知识传授。


二、课堂即舞台,在情境中表演


数学课堂也可以有“角色扮演”,学生不仅找到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并且能够动用“数学化”的思维体验决策过程。“表演”活动在不经意间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赋予学生舞台来施展表达和创意,同时锻炼学生间相互合作,这般课堂交流热情四射。


三、数学课堂的目的为了提升说理能力


数学是讲理的学科,数学课堂的目的是提升说理的能力。我不断向学生传递关于“数学是理性说理”的理念,并且开发提供学生话题,动用数学思维来进行阐释和论述。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堂

(个人陈述)


成为国际教育一名学科教师以来,不自觉地感受着教育行业的日新月异。


如我这样在国际教育行业工作的中国教师,如果都能够认为自己是这个行当的新学生,抱着积极学习和汲取的精神,把国际教育当成是我们自身的学习任务。


“终身学习”不是一个口号,是一种坚定的态度,是要从教师出发,在学校的环境里通过各类教学活动传递给新生的观念。


既然服务于倡导思考critical thinking、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造creativity(简称“4C”)的国际教育行业,教师们要尽力在日常工作中自我实践这些技能,贯穿地创造服务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这样教育过程,无论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变化,是信息爆炸还是人工智能的天下、课堂的内容也许会随之而改变,但一定有课堂不变的追求和目标。


以IB课程大纲上提的十大培养目标为例,诸如探究者、交流者、思考者等等等等都是基于能力素养,而不光是认知等学习技能。


我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了解真正国际课程渗透的高阶的学习能力和涵盖的学习方法与生存技能。这也是我完成自己从一名过去的学生向一名面向未来课堂的老师作的思维转变,并且坚定地认为,基于素养和技能的课堂才是我们要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相对还是传统的讲授式。我尽力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在10年的预备微积分课堂设计了一个关于向量的学习项目,学生的任务是进行相互教学。


整个项目贯穿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分学生小组进行。各组学生需要先组内学习一个章节,制定教学计划,把他们自己通过自学的内容教授给其他的同学。


如此他们要负责教学、布置作业、讲评作业,这样每一组相当于负责了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小组教学时,其他听课的学生还给他们的同行老师评分,也给建设性的建议。


场面非常热闹,学生非常投入。学生自己选用的讲课方式。当时我也是听课的一员,注意到的一些细节,比如为了更好联系章节之间前后的内容,负责前面章节的学生主动地将概念重点总结在黑板一旁,以便后来章节的学生可以借用,学生当时发扬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合作精神,正是我们课程目标里的社交技能。


另外有几位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拓展了书本里的知识在物理里的应用,把自己得到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入他们的课堂演示里,这样也发挥了这部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当时,最令我欣喜的,是我们一位学生,他想方设法帮助大家更快记住关于向量的要点,于是他为向量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完整,也很押韵。


当我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挥、表达他们思考的结果,激起了不仅是他们的热情,甚至还有创造力,对知识的鉴赏力。


另外,虽然我整个单元的设置跨度有两周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认识到了相互合作的需要甚至是必要性,他们是利用了一切聚在一起的机会,密集地探讨。


我所看到的课堂的延伸,超越了固有的时间的限制,而且我相信他们教室的空间之外也在进行共同学习,这个项目跨越了教室和课堂的范围,实现了学习状态的连续。


面向未来的课堂,在我看来或许不一定是高科技或是崭新的理念,课堂的意义在参与者赋予它的意义。


作为面向未来的教师,我极力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学习者的位置,我也探究着,如何不是去用一种把知识填满学生脑袋的方式,而是用汲取知识的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正如我一如既往相信学生,我也相信当我们师和生的目标相一致的时候,课堂能够促使学生思考也热爱思考,能够自学也能组织工作,有社交的意愿,有创造的才能的。


一副学生自主的学习的画面是我现在在努力去实现的课堂的状态。希望老师的位置是融入这个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并不一定花哨,也许就是简单却丰富的。



他是人文学科的耕耘者和全能手,在过去的三年中,借助于学校的平台以及自己的努力,IB,CIE和AP的各个历史科目都亲身教授过,而且学生的优秀率(IB 6-7;AP 4-5分;CIE A和A*)将近50%,他非常为自己能够帮助中国学生在历史等人文学科取得高分而自豪。


他是教育创新的观察者和实践者,曾作为Life Learner候选人参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LIFE峰会,发起和推介自己的“APP教者计划”,并且在微信个人公众号(AndyEduLab)定期发文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阅读,计划长期更新自己的实践和心得,以建立和深化教师社群的交流为长期目标。


 曾泽剑  

热心的教师们,联合起来!


所在学校:苏州领科海外教育学校

所教年级:9、12年级

所教学科:历史,全球视野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专业:哲学、宗教学


我眼中的创新课堂


在我的课堂中,科技永远是课堂有效运作的骨架。在数年的实践中,我探索发现了一系列的软件“组合拳”和相应的教学法,帮助我的课堂在学生输入和输出、教学反馈以及形成数据化方面流畅运作,既促进教也促进学。


当然科技只是手段,创新课堂更为核心的是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要素:浓厚的兴趣,相互砥砺的师生关系,必要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我课堂主要关注的部分,而课本内容的记诵反是其次。大量的背景知识融入,和当下的生活和议题相结合,以及针对技能的训练,是我的课堂常规。


人文教育少不了表达和辩论,在这一点上,我努力形成自由的课堂: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展示白板,以及每个学生都可以制作自己的大张海报陈列在教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并不是教室居高临下的地方,而是相互讨论和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学习共同体非常重要。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堂

(个人陈述)


未来的课堂,看似会和⽬前流⾏的互联⽹技术和科技相联系,但我并不完全认同。未来的课堂,是否充满科技的元素并不重要,它只有⼀条判断因素:这样的课堂出来的学⽣是不是会⽐教师更加优秀? 


我们长期的课堂环境,都是存在“弟⼦不如师傅”的魔咒的:以教师为中⼼的课堂,知识是以灌输的方式存在的,独⽴的思考是标准化考试不允许的,所以弟⼦⽆论如何努⼒,⼤概都不能⽐教了⼏⼗年的⽼师更优秀。


何况,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会把⾃⼰思维上的局限和惰性都教给学⽣。这样的教学,⽆论如何⽤科技辅助,出来的学⽣都不可能是我们所期待的。


孩⼦必须⼀代比⼀代强,弟⼦也必须⽐⽼师强。这就是未来课堂的⼀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如何做到弟⼦⽐师⽗还强?


四个字:教育赋权(Empowerment)。


21 世纪的课堂⾥⾯,教师已经没有办法成为知识的拥有者了,我们的知识已经没有边界了,可是我们的很多教师还把⾃⼰当做权威,⼈为划定知识边界,这对学⽣是有害⽆益的。


解决办法,就是我们和学⽣⼀起成为知识的分享者,摒弃掉传统的“我是拥有者,你是被动接受者”思维。


既然知识实际上没有办法再被传输,那么我们教师还教什么呢?我们教给学⽣能⼒,⽽不是死板的知识。


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和教育的⾃主权⼒交还给学⽣——把传统教育下教师包办的⼀切,⼀点⼀点通过放⼿交给学⽣⾃⼰去探索和学习。


教育赋权,就像是《圣经》中上帝造⼈的过程——呼⼀⼝⽓,尘⼟化作⼈,真正独⽴地具有⾃我灵魂的⼈。 


赋权就是教师赋予学⽣以⾃我和独⽴的灵魂,让他由芸芸众⽣的⼀员变得独⼀⽆⼆。


独⼀⽆⼆的灵魂⾄少包括这三种⼒量(power): 


好奇心的⼒量:在⽆边界的知识海洋中,必须引领学⽣⾛出“舒适区”,指给他看到⽆垠世界的极⼤丰富和连接。给学⽣打上⼀个好奇的惊叹号,将会产⽣⼀辈⼦的动⼒。这⼀点是所有教育赋权2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权”——⼀旦世界向你展开它令⼈惊叹的⼀⾯,你会知道你的世界永远地改变了。 


自我负责和自主的力量:在⽆边界的知识中,学⽣需要明⽩⾃⼰的探索道路和他⼈的⼀样,都是独⼀⽆⼆的——问题必须由⾃⼰提出,解决⽅案也必须由⾃⼰探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借助教师的指导,⽽不再是依附于教师来学习。驱动⼒不在教师的鞭策,⽽在于⾃身和⾃身的构建。


自我学习的力量:除了有学习的内驱⼒和对⾃⼰负责之外,学⽣也需要掌握如何学习的技能。有效学习的技能,更像是⼀⻔⼿艺,需要教师像⼿艺师傅⼀样,⼿把⼿指导学徒来完成⼀系列难度加⼤的任务,最终⼜⼀步步放⼿,从⽽让学徒们最终出师,⾃主开设业务(⽀架式学习)。


好奇⼼+驱动⼒+学习能⼒,这样的学⽣才可以说是⼀个有着⾃我灵魂的⼈,能够在⽆边界的海洋中⾃由遨游,⽆需教师做更多的⼲预了。 


⽽在赋权下的教育历程中,每个学⽣都会有⾃⼰独⽴的灵魂,有⾃⼰的道路,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每个⼈的知识都是独⼀⽆⼆的。


我们的教育和学校,不再是等级森严的灌输体系,⽽是⼀个有⽆数“专家”的共同体。在这个知识共同体中没有传统的⽼师和学⽣,只有⼀个⻆⾊——学习者。


因此,也没有弟⼦不如⽼师的魔咒,只有彼此个性共同成⻓、社群越加丰富的祝福。


所以,在未来的课堂或者说教育社群中,有两项⾄关重要的能⼒,这两个能⼒是教师和学⽣都应该极⼒培养的:学习⼒和社群⼒


学习⼒能够让⼈成为知识⽆边界海洋中的专家,也打下⼀⽣幸福的根基;⽽社群⼒则能够帮助学习者把⾃⼰的想法迅速传递出去,发挥社会和群体的能⼒,实现更⼤的变⾰。


我认为未来的课堂必须围绕这两种能⼒的培养⽽设计和组织,也唯有持续培养这两项能⼒,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有“弟⼦⽐师⽗强”的⼀代⽐⼀代强的教育愿景。



2017年8-9月,顶思联合全国多家知名国际学校、教育集团、媒体等机构,共同启动“神奇教师”系列活动,聚焦国际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挖掘双语学科教师的精彩故事,分享充满创意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此次活动即将步入公共评选阶段,而后将邀请由国际学校校长、教学主任等人组成的学院派评审团,负责专业评分;和由网络大众组成的大众派评审团,参与网络投票。从教育创新、学生发展、团队贡献和个性指数四个方面,综合评选出首批最具代表性的“神奇教师”!敬请期待!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