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12学校的跨学科项目,美式辩论是个好选择吗?

2017-10-10 吴微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辩论、戏剧和STEAM似乎是跨学科式学习最成熟的三种模式,其中又以辩论的学术含量最高。本文作者走进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联赛总决赛,近距离观察“国务院”式话题是如何推动中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究美式辩论对中国学生意味着什么。


文 | 吴微


成为专家需要练习一万小时”的理论用在教育中毫不过分:最优秀的学生,都会在学术与能力方面投入不止一万小时的时间,进行持续的努力和练习。但是,用这一万小时来学什么,是差别所在。


如果是体制内的学生,未免要去学奥数。但另一路以“课外活动”为形式的学习正在迅速进入我们视野。“美式辩论”算得上其中影响最广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匹配美国大学的学术能力和跨学校社区式学习。并且,它正在从国际化路线的学霸人群,辐射到更多公立学校的孩子。


现在的教育看起来有很多问题,不仅中国是这样,英美教育也在多方寻求突破。一手创建可汗学院的萨尔曼·可汗,在其书《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中,将当代教育的诸多问题,归到一个根本的症结上:


起源于普鲁士人的K12学校制度是否适合今天的学生,以及,必将进入社会发展湍流的未来学生?


K12教育制度的重大问题

"一对多、分科制"课堂为何已亟待改革?


K12学校制度的问题看起来主要有两点:


  • 一是局限于课堂中无差别的“一对多”教授方式;

  • 二是“分科制”。


如果不假反思,我们很容易觉得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这样的学科独立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回溯我们认识的原初状态,我们需要认知的世界从来都是一体化的。很多数学的知识,本不该抽离物理的情境,正如语文的学习,必然和其他人文学科浑然一体。


▲萨尔曼·可汗在书中提出,传统K12教育的“一对多”、“分科制”已亟待改革


跨学科式学习,已经成为所有创新型学校从不同角度去探索的方向。而说到跨学科式学习,在已有的各种尝试中,辩论、戏剧和STEAM是看起来最成熟的三种模式


· 戏剧可以看作文科导向的综合项目,在一台“剧目”中融合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设计,乃至工程搭建;


· STEAM则是理工导向的综合项目,顾名思义,集成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


· 美式辩论则像是思维方式上的项目式综合训练,以辩题兼容社会科学,并训练孩子的信息搜集与综合、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表达和沟通等能力,对接大学的学术要求。


在一所典型的英美国家学校里,戏剧和辩论都是历史悠远的教育形式,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有戏剧社团和辩论教练与课程,而融入中国课程之后,这两种形式都赋予出更多学术意义;而STEAM则在最近几年里从欧美渐入中国,成为一种大热的、且更符合未来科学教育要求的课程。


在这三者之外仍有很多探索,但目前这三类所包含的学术丰富性,仍是其他“实验性”课程所无法超越的。而在这三种“跨学科”教育样式中,又以辩论的学术含量最高


辩论赛是"深度学习"的好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对辩论最直接的想象,是两队人各据立场,唇枪舌剑,决胜的关键是“脑子快、口才好”,但最近几年,我接触到越来越多“打辩论”的孩子,对辩论的看法越来越有所不同。


8月12-14日,是今年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联赛总决赛的日子。错过了前两天的比赛,最后一天,我抱着围观学霸的心情,一早赶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1. “国务院”式话题如何推动中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届比赛议题是“总体而言,向亚撒哈拉非洲国家提供国际援助是利大于弊”(Resolved: On balance, Foreign aid is more beneficial than harmful in sub-Saharan Africa)。


——说实话,几年教育记者生涯,我已经见惯了看中学生讨论“国务院”式话题。至于如何正确评价这件事?我现在的看法是:“放眼看世界”对于中学生一定是必要的,但讨论是否有意义,在于学生投入了多少真正的“研究”的时间。


▲学生们在练习美式辩论。


到达场地之后,我跟随主办方进入一间正在打比赛的教室——


这是一场16进8的比赛,高中组的倒数第四场比赛。正方和反方辩手各有两人,两边学生轮番以流利的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论证。


第一排坐着3位全美演讲与辩论联盟(NSDA)的评委老师。阐述结束之后,三位评委老师分别给出点评和得分,然后根据总分得出胜负。


这一轮比赛,获胜的是持“援助导致腐败”观点一方,10年级的葛彦言和11年级的王子维获得晋级,前者来自沪上一所知名民办双语学校,后者则来自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公立学校。


根据美式辩论的规则,葛彦言和王子维在三个月前拿到议题,开始准备,但实际的准备时间并不可能拉那么长。在临近比赛的最后几天,他们会集中看资料——这中间有主办方提供的资料,也有自己找的。


对于主办方提供的背景资料,王子维和葛彦言有不同看法,王子维觉得那些多数是背景介绍,帮助不大,观点还是要自己去找,而葛彦言则认为,真正有用的是那些资料的来源,出自什么网站,然后去网站上搜寻别的链接。


“我甚至看了一整本书。”王子维说,他在纸上帮我写了下书名:Dead Aid: 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 Better Way for Africa。他说:


你必须要多看资料和书,如果比赛中,如果你的对手看过什么最新资料,而你没看到,那输掉比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我们用到的很多例子和逻辑都是这本书里的。”葛彦言说,“实际上听下来对方也看了这本书。”


▲《Dead Aid》封面


狄邦教育副总裁、NSDA中国区总裁朱非一对我说:


以赛带练是推进美式辩论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为了要赢得比赛,中学生辩手会去广泛地看书、搜寻资料,想赢得比赛的心态,促使他们投入地深度学习。


5年前,狄邦教育将NSDA赛事引入中国,朱非一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


2. 美式辩论的流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决赛三天,像葛彦言和王子维这样的参赛学生有400多人,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基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近百所全国知名中学。


除了像“总决赛”这样全国级别的比赛,从校际比赛到区域赛,每年美式辩论会有近百场比赛,参与学生累计达1.5万人。实力不同的学生在辩论圈中有自己的圈层,有刚入门的新手,也有像王子维、葛彦言这样已经打了3、4年比赛的“前辈”,也有“大神级”的偶像派,“比如李耀实,当他开始辩论时,你很难不为他的风采倾倒。”朱非一说。


五年前刚引入时,朱非一最担心的是美式辩论赛的“存活”——“美国上百年积累,辩论已经形成成熟生态,几乎好一点的学校,都会有辩论社团和专业的辩论老师,而五年前,美式辩论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大多数学校都觉得辩论课内容很好,但也许学术性太强,中国孩子做不了。


但五年之后,从北京人大附中、上海中学这样的学校开始,美式辩论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学生们在练习美式辩论


朱非一提到的李耀实,就是首批参加美式辩论的学生之一。他去年从人大附中毕业,被牛津大学录取。他还曾是第二届、第三届NSDA全国总决赛冠军。


朱非一说:


所以这也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当一个上海的新辩手谈及’偶像’,很可能是个北京的学长。学生在他的中学阶段需要一个偶像,这是人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既然这样,与其崇拜韩国明星,我个人觉得,因为学术能力崇拜一个学长可能更健康。


自2012年美式辩论引入中国以来,这项赛事在中国高中生群体中,形成一种颇有趣的、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群落”:


中学生在其中探索自我价值,以及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与沟通,并建立友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再是被安排、被设定好的“校园宝宝”,而成为具有自己文化和目的感的一个群体。


“我在打辩论的这几年,最难忘的经历是,有次跟着一个后来被康奈尔录取的学姐去打山东赛区的比赛。去之前也完全没底。我们提前一天到,第二天打了四轮,然后像开挂一样都赢了,最后我们组拿了冠军。那一战之后,我就再不是辩论届的’菜鸟’了。”王子维说。


“你们去山东打比赛,父母会跟着去吗?”我问。算算时间应该是他的初中阶段。


“当然不会啊!”王子维看了我一眼,仿佛很奇怪我这样问。


我觉得美式辩论这几年之所以会成功,得益于’坚持’二字。首先是学生的坚持不懈,然后是父母的“坚持不管”


▲美式辩论赛获奖合照。


用“坚持不管”的方式让孩子成长


在比赛间隙的时候,还真的让我采访到一位朱非一所说“坚持不管”的家长。 


葛彦言的爸爸非常亲和,聊了两句便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和很多“隐形父亲”不同,葛爸爸是一个少见的“全职爸爸”,深度陪伴女儿学习、生活,而妈妈才是职场强人,转战京沪。


谈到家庭氛围,父亲和女儿都觉得没什么“鸡血”的地方,家长宽松,孩子自由——就算有焦虑的地方,爸爸也默默憋在心里;但和父女两人聊彦言的“辩论之路”,你会得到两种非常不同的印象,女孩子描述自己打比赛的经历,爽朗欢快,而爸爸则清清楚楚记得女儿打比赛的所有重要时间节点、女儿比赛回来跟他聊的比赛细节,以及她所经历的成长。 


当我们站在教育探索的角度上,在美式辩论的项目中看到学术的意义、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等种种能力时,葛爸爸看到的是女儿如何在辩论中收获坚持、友谊与勇气。


▲辩论赛奖杯


葛彦言刚开始接触辩论,是因为一个闺蜜打比赛,缺搭档,就拉着葛彦言参加,爸爸也很鼓励。差不多刚入门,还摸不着辩论是什么的时候,彦言尝试性打了4场比赛,之后得到一个机会,可以跟随NSDA的项目去参加哈佛/斯坦福辩论邀请赛。


去哈佛,去就去了,现在说起来似乎就是增广见闻了一趟,但是回忆起来,彦言还是记得当时备受打击的心情:在辩论台上,彦言感觉自己被全面碾压——不战而败,输在心理上


辩论的对手都是美国中学生,一想到站在对面的都是英语母语的孩子,彦言感觉一下子慌了起来。她鼓足勇气说了一段,突然听见临时“搭伙”的拍档在身后发出一声长叹,潜台词是伤人的失望与抱怨……彦言顿时感觉又伤心又泄气。


回国之后,彦言有点想放弃辩论,但来自爸爸和同学的鼓励,还是推动她再去试试。随着她开始有更固定的搭档、打过更多比赛,她的信心又开始回来。


“对她影响最大的应该是2016年4月份去美国盐湖城的比赛。”葛爸爸说,他对女儿的“转折点”记得非常清楚。那次也是跟王子维搭档,彦言拿到国际组季军。


"我觉得蛮好的,之前她看到美国孩子上场,心理上会慌,现在觉得也不过如此。"


保护永远不会让孩子破茧,失败才会。



实际上当家庭选择国际化教育路线,心理上的准备往往比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准备更重要。虽然之前一直有留学先行者反复强调这一点,但没经历的人,很难理解心理上的准备到底要落在哪里。彦言分享的故事,让我突然对这一点感同身受。 


在参加美式辩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卡’在不同的点上,但突然有一天,你会觉得’KUANG’得一下,就打通了,但你也很难讲出来,打通的原因在哪里。


彦言这样描述她的“质变”。而在葛爸爸看来,彦言从一个稍有些内向的女孩,经过几年历练之后,开始变得更开朗,跟父母有更多话题分享,同时也变得更有主意。 


“她热爱文学,爱看奇幻小说,接下来还打算自己拍一部小电影——我觉得都挺好,随便她。有时我们建议她读什么课外班,她现在会拒绝,而且会一条条摆出拒绝的理由。我觉得也挺好,这是把辩论用在生活中的。”葛爸爸说。


实际上,当我们决定引入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也是考虑,美式辩论本身是一个特别有教育意义的项目。在我看来,一个教育项目是不是真的好,不是看短期帮孩子提了多少分,而是20年之后,30年之后,这些学生还是觉得,这件事对TA有意义,有帮助。”


当我与朱非一谈及引入美式辩论的初衷时,他这样对我说。 


“美式辩论在中国发展的这5年,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我问朱非一,我觉得也许他会说,看到孩子被名校录取,并且在国外学术能力也很强。结果他说: 


是看已经去了英美大学的首届打辩论的孩子,回来主动给我们做志愿者、去组织赛事。


在他看来,这样才说明,这批早期参加美式辩论的孩子,经过时间的检验,仍然认可美式辩论给她们带来的益处。


在上外双语教学楼外面的地上,主办方将历届辩手和老师的寄语,做成红色的纸条,贴了满地,有一条是朱非一的,上面写着: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世界冠军,而是一个能从失败中超越自我的人。


本文来源:爸爸真棒(ID: babazhenba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