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思会 | 名校与名企的“婚姻”,清澜山学校有个好的示范

2017-10-26 辛颖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10月20日,由顶思&i-EDU联合主办的2017国际学校产业链投融资大会在深圳圆满落幕。会上,清澜山学校董事、校长辛颖女士向我们分享了清华附中和华为合作举办和运营的清澜山学校建设规划和运营管理思路。


辛颖

清澜山学校董事、校长


清华附中副校长、清华附中上地学校书记兼执行校长。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毕业至今一直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先介绍一下清澜山学校(Tsinglan School)。


第一,它是一所国际化的(非盈利)民办学校,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将在高中毕业后直接申请海外的大学。


第二,学校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地区。


第三,它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华为合作举办和运营的一所学校。也就是说,这个学校的选址和建设都是由华为公司来完成的。


第四,华为是举办者和出资者。


第五,清华附中是学校的运营管理。


清澜山学校的建设背景


清华附中一体化教育集团结构图


清华附中是一所集团化学校。现在,清华附中主校区包括清华附中清华附属实验学校清华附中国际部三部分学生,他们相对独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在清华附中一体化教育集团中的所有的公办学校,清华大学都允许赋予“清华附中”这四个字。


图中紫色的四个部分是清华附中国际教育,上面的两所:清华附中国际部和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则是清华附中自己拥有的国际化学校。


北京凯文学校和清澜山学校都没有赋予“清华附中”四个字,原因是它们的品牌不属于清华附中。


清澜山学校之缘起


这是我们在2016年3月份和任正非先生会面洽谈时候留下的照片。当时,他说华为的终端要从深圳搬到松山湖,将会有几万人口迁到松山湖,但是松山湖缺少可供他们选择的国际化教育,希望清华附中能够帮他们到这里办一所国际化学校。


之后,任正非到清华大学会见了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的主导下,我们开始着手筹建学校。从2016年3月份我们会面到2017年8月开学,这是一个非常快的筹建过程。


清澜山学校的发展规划


我们选址在松山湖地区,华为投资控股筹建这所清澜山学校,校园建设、启动资金、政府支持都是由华为提供。任何一所学校在一个地区需要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清华附中则需要提供建校的支持、管理 44 34575 44 15232 0 0 2839 0 0:00:12 0:00:05 0:00:07 3028体系、课程方案等。


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在幼儿园开始采用双语教学方式。清华附中国际教育有十年的历史,所研发的中美合璧课程将在这所学校落实实施。


总体设想是在华为松山湖园区打造一个品质比较高的国际化学校,面向华为员工子女以及周边地区招生,培育英才。由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领衔的教学及管理团队负责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的校训是“尝试一切可能”,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勇敢的去尝试。


我们培养的目标并不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要进入国际顶尖一流大学,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们希望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的学校能够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把自己真正建成一所名校。清澜山这个平台给老师和同学,甚至给全社会一个机会,让每个和这个学校有关系的人都能够有一个人生出彩的时刻。


一期校区:华为南方公寓


上图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校区。它的前身是华为南方公寓的会所。这个会所的体育设施非常丰富,刚好可以满足学校的需求,我们开始把它改造成一所学校。整个工程是从2016年暑期开始,2017年6月份交工。


二期校区:松山湖南部


二期校区是在松山湖南部,占地124亩,地面建筑面积接近6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2万平米。届时,它将是功能十分完整的国际化学校。



我们的建校目标和愿景是,希望能够成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领跑者。


我们给自己定了十年规划目标:


希望三年内学校将初具规模,确保抓好教育教学质量;


五年内学校良好运行,实现自负盈亏,引领国际教育教学创新;


十年内成为中国地区国际教育的领跑者,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周边的学校和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帮助作用。


清澜山学校的运营管理


广义的学校运营管理应该包括学校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资金投入、学校管理、人员管理、课程设置,甚至包括学生发展管理等等。


清澜山学校作为一所比较特殊的民办学校,由一个非常知名的学校和一个知名的企业合办。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华为本身在尽量地降低它对这所学校的影响。它确实只想办一所学校,吸引他的员工来到松山湖工作、读书,并不想从这个学校中得到什么,或者并不在乎这个学校未来是否盈利赚钱。在公开场合,华为从不会提到这所学校,也从来不会干涉这所学校的运营和管理。


所以,便使得它和其他学校不同。在资金和选址方面,它没有压力,但是却有其他方面的压力。作为名校和名企合办的学校,对学校的教育品质要求也非常高,我们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便是双语教育。国际化学校所接受的学生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海归人员子女,在国外接受过教育,回国后不能和公办学校衔接,于是便选择国际学校。


第二类是家长不认可中国的传统教育,希望去国际化学校。


第三类是逃离公办教育。也就是说,在公办教育没学好,转战国际化学校。


这三类学生同时来到学校,怎么完成他们的双语教育?单就英文学科,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悬殊,如何提高他们的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团队花很大的力气在做这件事。


第二个挑战是课程体系。任何一个课程体系,不管多么成熟和完善,都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毕竟老师、学生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尽管我们在清华附中有多年的研究经验,但是放在这里仍然会出现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师资培养。不管是中教还是外教,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一所新的学校,都会面临理念统一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所国际学校在满额运转情况下,租金占15%,薪酬占50-60%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低于50%,说明学校的薪资过低,必会带来师资匮乏。如果薪资过高,则会给学校运营带来更多压力。


但是,只提供高薪资是不够的,并不是所有高薪招来的老师都能在学校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同观点、理念的老师,需要通过我们的师资培训统一思想和认识,共同为我们的教育使命奋斗。

  

第四个挑战是多元文化管理。这存在于中外籍老师之间,他们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出很多文化方面的分歧,也存在外籍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这些问题在国际化学校都是比较明显的。



此外,还有自主学习方面也是挑战。大部分国内孩子都不会自主学习,被从小灌输的教育习惯所影响。在培养自主学习方面,到底有哪些实用的手段,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现在我们的学校,每个班只有20名学生,必须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最后,家校关系也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家长对学校的关注也会更多,希望看到更多的东西。我们现在敞开怀抱,让家长适当地参与到学校一些工作或是活动当中来。


我们开放学校食堂,早上和晚上家长们都可以在学校食堂用餐,让家长对学校产生“家”的感觉。虽然只开学两个月,却已经开办了四次家长论坛,和家长们一起学习教育理论,共同在教育之路上成长。


除了上面我提到的这些挑战以外,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可能还需要解决好这八个问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学生发展指导

课程与教学管理

教研与科研管理

组织领导艺术

现代学校管理规划

学校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

学校品牌创建与管理


它们都非常重要,创建国际学校离不开它们。如果一个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在这个行业中的人们所遇到的阻碍也会随之减少。如何让国际化教育做得更好,需要大家在一起想办法。


只要国际化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我相信每个国际学校的招生就都不成问题。大家同在这个平台上,需要共同进步。我们很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也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得国际化教育这个行业能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一所国际学校的运营周期大概有这样三步:


投入期

(包括理念、课程、人力、时间、财力的投入)

转化期

(学校实施所有理念的过程)

产出期

(学校所有设计的实现过程)


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际学校是一个投资很大的产业,转换的过程非常漫长。许多知名的国际学校,都还在转换的过程当中,没有学生毕业,没有实现盈利。


在整个运营的过程中,国际学校需要靠谱的团队,更需要可靠的投资人。盈利不能急于一时,否则就会降低招生质量。也不能靠缩减人员开支盈利,试想一下,如果你招进一个便宜的老师,可能导致十个学生不满意进而转学。但是,如果你招了一个身价不菲但是特别牛的老师,可能会吸引十个甚至百个学生入学。


在老师方面,我们比较强调教师的情怀和学习。之前,我经常对学校的老师们说:老师千万不要偷走学生的梦。因为,公办学校的老师总是觉得孩子做的一些事会耽误学习。可是,他现在可能做的一些事可能就是未来的职业,所以你要支持他,教他合理的调配时间。


在这个学校,我们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够保护甚至建立学生的梦想,赋予孩子们做梦的能力,之后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希望老师们成为热情钻研的筑梦人。


通过对中外教师课堂的对比,我们能够明显地发现中国的课堂容量特别大。但是,外籍教师却不是这样,他带着孩子蹦蹦跳跳,一节课可能只教授一个知识点,但学生们却是充满快乐的。


我们到底是想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是快乐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想教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内容,不去保护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得不偿失的。外籍教师所给予的快乐和愉悦,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愿景。


因此,老师方面,我们需要让他们转换观念孩子方面,则希望他们乐学、善思,同时勇于追梦,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


清华附中为清澜山学校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系统,包括

管理团队

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家校工作方案


我有个数据,说出来大家可能会吃惊。为了清澜山学校,我们从北京请来29个老师,我们都举家南迁,包括我和所有的管理团队。当然,松山湖风景很美,没有雾霾,虽然有湿气和台风,但是我们都在慢慢地适应。


对清华附中来说,国际化教育方面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常常这样形容,“公办教育以及为高考服务的那些传统教育,就好比许多许多车同时走在一条拥挤的大马路上,而我们国际化教育则是试图在辅路上超车。”虽然前途坎坷,存在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对教育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国际化教育战略


王殿军校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提出,名校应该具备三大责任:


第一,为领袖人才奠基。他说,作为一所知名学校,网罗了最优秀的人才,当然要为领袖人才奠基。如果只是培养合格的公民,那么这些好孩子就被你培养坏了。


第二,引领教育改革创新。这也是他一直在做国际化教育的原因,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加国际化,能够距离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更近。


第三,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我们承担了这么多公立学,又举办了这么多民办学校,希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起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作用。



上图是清华附中发起的高中诚信联盟,联盟中的学校需向所有的招生单位证明,所开具的成绩单是真实可靠的。


在未来国际教育,我们希望不仅仅只是为有出国留学理想的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梦想。也就是说,中国本身的公办教育也应该有国际化品质。我们希望为中国学生提供具有国际品质、世界水平的教育,能够促进中国教育真正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并不是说要把公办教育打倒,而是带着他们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