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资建设、学校制度管理…教育的4个关键问题,看人大附中翟小宁如何深度解读

2017-12-04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播种,在人的成长中播种“善良”,使人变得更好,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成就他人、服务社会。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在接受《人民教育》访谈时,提出上述观点。在校园文化、制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他也强调“善“的价值引领,以“善”激发“善”,激励师生自主成长、幸福生活。


本文授权转载自人民教育(ID:irenminjiaoyu)


教育的使命是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守正出新,不要完全拘泥于古代的一些形式,要从精神内涵上加以传承。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播种,在人的成长中播种“善良”,使人变得更好,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成就他人、服务社会。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主成长起来的。


——翟小宁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是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我去非洲参加今年的G20国际顶尖校长峰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贫民窟。


内罗毕的贫民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路上随处都是污水,房子是板子搭起来的,人口特别密集。我们首先参观了他们的一所学前学校。这所学校也是用板子搭起来的,两层楼,进去以后很暗,必须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才能看清,教室非常简陋。那些孩子眼神中有很多的迷茫和自卑。看到我们去,他们表演了一个节目,有一个孩子打着用废弃的桶做的“鼓”,另一个孩子带领五六个孩子赤脚跳舞,他们的节奏感特别好,表现出很高的音乐素养。


但是就在这所学校门口,一个用板子搭起来的“门”上画了一棵幼小的树,写着:明天之树种子学校。在那样一个贫民窟里,有了学校好像就有了希望,而且是“明天之树种子学校”。学校有一块很小的空地,几个贫民和孩子在玩耍。一个三四岁的黑人男孩,眼神中充满快乐。但是看到六七岁快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眼神就变得特别迷茫、无助,也特别自卑。当然,即使在最贫困、最恶劣的环境中也有快乐,也有他们的幸福。但是,如果他们的命运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变,可能他们的快乐慢慢就会消失,代之而起的可能就是悲剧的人生。


到八九岁时,他们的眼神又变了。在离开贫民窟时,我们看到一些四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就不一样了,看到我们之后主动打招呼,跟我们握手,特别活跃,眼神里没有了迷茫,而是有了热情,甚至还有了一种亮光。我想,尽管是贫民窟的学校,如果经过几年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变化,生发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善意,就是教育最了不起的地方。


之后,我们这些校长在一起举行圆桌式座谈时,我谈了这个想法。当一个孩子幼小的时候,当他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的时候,当他以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他所生活的环境的时候,他的快乐还是存在的。但是当他长大以后,当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和所处的环境以后,就有了很多的迷茫、无助和自卑。但教育使这些孩子有了改变,激发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各国的校长都特别赞成我的这个主张,后来这个观点上升为我们第二次研讨的中心话题,共同探讨教育如何培养爱心、激发善意。我总结了两条。


01

要从人类经典文化中寻找教育的资源

在人类文明的黄金阶段,东西方同时出现几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是仁爱,释迦牟尼是慈爱,西方倡导博爱,这种崇尚“爱”的价值观对人类的发展影响深远。教育应该是在人的成长中播种一种爱,播种一种善良,这种“播种”要到文化经典中寻找。我觉得教育的根本在于价值引领。不管是哪里的孩子,如果激发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他们可能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良性的影响。教育要让人看到希望。


02

爱心要通过体验来培养

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中体验到这样一种爱的价值,这非常关键。


人大附中有一个孩子叫张弛,在学校时是“根与芽”公益社团的社长。她发起了关爱单亲家庭的慈善活动。在与单亲家庭孩子交流的时候,其中一个女孩的诉说和她的眼神给张弛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后来考上耶鲁大学后,张弛继续做慈善工作,自己主动到非洲、到难民营做志愿活动。她发现难民最需要的是教育,就想办一所难民学校,于是回国筹款,现在已经筹到20多万,差不多能建一所比较简单的难民学校了。她说还要设计一套适合难民孩子的课程,在难民学校推广。


张弛现在在耶鲁大学学的是建筑艺术,她希望以后做公益建筑,包括学校、医院、车站等。她觉得建筑空间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不同的空间可能对人的一些意识、人生观有所塑造。她的第一个作品设计的是医院,希望把这个作品用到难民营,方便难民就医。


这个例子说明,不管我们的孩子将来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这需要在中小学甚至更小的时候播种。


还有一个人大附中毕业生,他在北大本科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而是去了甘肃支教。他给学生上物理课时惊讶地发现,那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火车。他很震惊,后来发起了一个公益组织叫“西部愿望”,每年帮助西部的一些孩子实现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其实主要是来北京游学,与北京的孩子进行交流,每年第一站都到人大附中。


这个孩子就是现在共享单车OFO的总裁以及合伙人戴威。他在北大时加入了骑行社,后来发现骑自行车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就产生了共享单车的创意。我觉得这个创意完全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人的一种生活形态,是开创性的。


这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想说要有爱的精神,第二个是想说要有创新精神。但两者并不是分离的。戴威是把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结合到了一起;张弛也是这样,她去难民营奉献爱心,不是去一次就完事,而是要设计一套课程,创办一所学校,这也是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的结合。


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好,更有良知,更善良,更有爱心,而且将来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成就他人,服务社会,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使命首先是这个。


如何在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培养人才?


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守正出新,不要完全拘泥于古代的一些形式,要从精神内涵上加以传承。


比如古代的礼,礼的本质是什么呢?礼就是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特别好的一种距离。强调“礼”,不是说要回到古礼上去,不是说要回到古代的仪式中去,而是要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古化,那样也不会被接受。人大附中实际上是一所非常开放的学校,现代文化十分浓郁。但当你深入了解的时候,会感到我们的文化内核对中国价值观的坚守是非常强的。


我比较注重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就是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读名著,读经典。这个“读”要少一些人为的解释,多一些原典阅读,就是素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一些特别好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影响。


人大附中学生必读一本书《论语》,初衷是读《论语》,做文明有礼的学生。到了高中就是原典阅读。读了以后,大家交流,写体会。我们还有个“君子日”,把孔子诞辰日作为“君子日”,学君子之行,修君子之风,倡导君子人格。实际上,我们的做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结合到一起。这里有一个基本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现代世界文明有机结合。


比如在“礼”这个问题上,我们并没有找人讲古礼是什么,而是请了多位教师讲现代文明礼仪。礼仪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价值引领。讲“礼”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尊重学生,所以人大附中特别强调尊重个性、尊重人的理念。


我在家长会上谈尊重,列了十几个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禀赋、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追求、尊重学生的梦想、尊重学生的特长,等等。后来我自己都觉得吃惊,列这么多干什么,就是因为我从心灵深处觉得对孩子确实应该尊重。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禀赋是什么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尊重他的感受和选择,给他自主的选择权。人大附中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讲,学校尊重个性的理念让他学会了要尊重别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实际上是尊重,这么理解就不会泥古了。


一个现代人是汲取着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而成长的,但他又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有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成长的某个方面绝对化了,就可能在教育上无法进行全人格教育。就是说,我们在推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时候,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应该培养现代人,培养“现代君子”。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现代”包括现代意识、现代文明。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我们要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汲取现代世界文明的成果,营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既有根又有开放的视野,使学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成长,成长为有中国魂、道德心、领导力、创新性的未来人才。


如何管理一所学校?


人大附中的管理是激励式管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解放。


人大附中从来不搞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步骤。把教学步骤限定死了,怎么教课?每篇课文不一样,教学目标也不一样,但语文教学有它的根本,比如说必须要多读,没有大量的阅读,不叫学语文。只有在母语的海洋中浸泡才能成长起来。再一个要多写,其他的都不重要。


我们主张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人而异。我们提出,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中学里的大学,就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主张。


人大附中的管理,包括各个方面,都要解放。


一所学校,如果上班时间把大门一关不能出入,下班时间把大门一开让教师从里面出来,这样的管理是不行的。教师职业是良心活,要解放心灵,尊重教师。所以,人大附中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历史教师李晓风读书特别多,他的特点是一讲到底,但学生特别欢迎这种讲法,因为内容的思想含量比较高。历史能讲得好玩也可以吸引学生,但是真正的智慧一定是有思想力量的,学生是可以感受到这种力量的。有的时候不是他们感受不到,而是我们讲不出来。你把这种力量彰显出来,学生会被折服,从而真正尊重知识、尊重这门学科。其他教师教历史可能有一些新的做法,比如让学生写论文。尊重教师,就是让每个教师都发挥他的特长。


学校的管理有几个层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文化引领,文化引领的关键是价值引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我们学校最看重的——使教师的思想变得越来越符合教育这一事业的要求。


我们还有一些激励机制,比如年级组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就是要把真正优秀的人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还有就是传承,我们鼓励教师传承学校、教研组的优良教育理念和风格。例如历史教研组追求求真务实的风格,上课就是把事情讲清楚,而不是单纯讲效率。


对于教师的发展,我概括为两点:


一是事上磨炼,如果发现了好苗子,就给他压担子,给他一个平台。学校对他的信任,反倒激起他的活力,从而把整个学校激活了。


二是境中体悟,让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断反思、体会,再实践,然后提升。


我们学校新来的教师说,他们这几年在人大附中读的书比在研究生阶段读的还要多,在人大附中教研组的研讨,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制度设立的本质应该是激发人的,而不是学校规定检查教案,就以教案判定教师。我们特别注重教师的人气指数,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拥戴程度、同事好评的程度等。如果说评价不高,那也不能简单做判断,而是需要深入调研、访谈,是师德有问题还是不适合这个岗位?要找准真正的原因,发挥每位教师所长。这就是激励管理。


当然,仅看人气指数还不行,还要看本质,看德行,看水平。教师群体里的领袖非常关键。人大附中的发展为什么有后劲,就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好。我们有一批好的带头人,我是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


优秀教师该如何培养?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主成长起来的。


但在这个自主成长过程中,学校能不能有所作为呢?当然有。学校文化引领很重要,其中环境因素特别重要,环境要把人的本质中美好的方面激发出来。


一个好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首先要有爱心,人实际上都有对爱的需求,也有爱别人的需求。这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质的东西。


作为学校来说,要用善把教师生命本质中善的一面激发出来,以尊重和爱把教师生命本质中的爱激发出来,然后在工作中得以体现。这样,这盏灯亮了,那盏灯亮了,整个灯都亮了,这个环境就光明一片。


很多教师到40岁以后,都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倦怠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重复一项工作,或者觉得这个工作没有意义。


我们学校不在琐碎的管理上做文章,这就使教师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教师的课堂是自主的,教学也比较自由,可以不断探索。就是说,教师可以用一种研究的态度来做教育,这就有意思了。


我们的教研组长有的四五十岁了,依然充满乐趣,而且研究的领域特别有深度,没感觉他们身上有职业倦怠,他们与年轻人在一起,把自己的积淀转到带领年轻教师成长这个方面来,也很有成就感。我们学校一位高老师今年52岁了,备课都备了30年,每次上课还备课。问她,你还需要备课吗?她说,不备不行,每天都有新东西。她上课不是重复,而是在不断地创造、超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